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风景线     
江苏太仓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配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邮票发行,江苏太仓市邮政局启用“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刘家港”风景戳日戳1枚。风景日戳主图为太仓浏河镇郑和纪念馆楼前的“锚泊瀛涯”雕塑。1985年7月11日,为纪念郑和首航580周年,弘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将“天妃宫”后  相似文献   

2.
南京静海寺     
静海寺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平安归来而敕建的佛寺。史载:“文皇命使海外,平服诸番,风波无警,因建寺,赐额静海。”其意为四海平静。静海寺濒临大江,初建时基址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明代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主要内容有:在北京举办郑和下西洋600 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展览,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专题片《1405郑和下西洋》;在上海举办"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举办不同主题的航海暨海洋知识竞赛、讲座、夏令营活动,由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主办;分别由上海市、福建省和江苏省举办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4.
从新加坡到马来西亚吉隆坡,会途经一座叫马六甲的小城,这座小城不仅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市,也是马来西亚和中国最有渊源的城市。郑和七次下西洋,就有五次过访了马六甲。还有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是明成祖朱棣将汉丽宝公主下嫁马六甲苏丹。和中国有着如此久远的渊源,马六甲,到底是怎样的一块土地呢?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是,"来到  相似文献   

5.
5、郑和下西洋纪念日是哪天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航海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大会。与此同时,我国港口、涉海设施、航海在各地的船舶挂满旗,当日上午9时,中国籍民用船舶和中国航运公司经营管理的非中国籍船舶鸣笛1分钟。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详细分析了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的先进事迹,从传播学角度看,郑和下西洋与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传播活动不同,它是有组织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双向文化传播活动.以史为鉴,我们应该注重加强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从郑和下西洋的文化传播过程汲取有益于武术传播的营养,为中华武术的传播更为宏观久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叶伟奇 《收藏》2010,(4):132-133
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郑和作为明王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远航10万余里,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和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奇迹。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了中外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郑和船队不仅满载着丝绸、陶瓷等中国特产,还带去了巨额的国际贸易硬通货“永乐通宝”(见图),受到当时各国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徐冶敏 《上海集邮》2005,(10):14-15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统称为“宝船”;也有按用途细分成宝船、马船、粮船、座船、战船等。狭义的宝船指船队顺最大的海船,供主帅乘坐和载运宝物。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28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当年郑和访问过的马来西亚于7月21日发行一套“马中交往六百周年”纪念邮票,共4枚加1个小型张:面值30分的2枚,一枚为“郑和的宝船”;另一枚为中国明朝皇帝赐予马六甲苏丹的印玺;面值50分的为郑和与马六甲苏丹商谈贸易的场景;面值1元的是“凤嬉牡丹”图五彩瓷盘。小型张面值2元,邮资图为马六甲13-15世纪使用的2种钱币。小型张边纸图案与50分邮票的图案相同。  相似文献   

10.
2005年6月28日发行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的最大特点就是还原历史,特别是3-1中的郑和就是一位友好使者形像。  相似文献   

11.
8月8日《中国远洋运输》我国海域辽阔,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优异的航海技术和业绩。郑和七下西洋,其宝船之庞大,技术之高超,航区之广远创造了辉煌的航海成就。鸦片战争后,我国的航海业在外国的控制与掠夺下,历尽屈辱,萎缩不前。  相似文献   

12.
《体育博览》2008,(11):34-35
人类的15世纪是一个大航海时代,郑和七下西洋,达迦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而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六百年后,人类对海洋的向往依旧,海的那一边是什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亲自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3.
太仓港古称刘家港,在长江入海口南岸,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交汇点,元明时期号称“天下第一码头”,被誉为江南“金太仓”,也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港口开发区辖区水道总长约54公里,分为:浏河水道、白茆沙中水道、白茆沙北水道;岸线总长38.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19.19公里。凡能进入长江口的船舶,无需候潮,可全天出入港口,长江口暗沙整治后,第三、四代集装箱船可直达港口。  相似文献   

14.
读今年第3期《上海的烽火墩》一文后,使我联想到上海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烽火墩——宝山烽堠。 上海浦东高桥镇东北的外高桥海岸线因受东海潮汐的强烈冲刷,经常发生大面积坍塌而形成暗礁,使途经此处的船只时常发生触礁或搁浅,因此被视为“魔鬼航道”。 1405-1411年,郑和率领的船队三次下西洋、六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造船业就非常发达,当时有名的造船中心有长安、苏州、福州、广州等十几处。尤其15世纪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的壮举更是标志着我国古代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31日,马亚西亚邮政公司为“马来西亚-中国建交30周年”发行纪念邮票一套。全套邮票4枚加一枚小型张。4枚邮票30分面值的双连票图案分别为马来亚早期帆船和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1元面值的两枚分别为马中友好及两国国旗等(图1、纪念封)。小型张面值2元,图案为马六甲清真寺、灯塔和北京牛街清真寺(图2)。5月31日发行时笔者正在马来  相似文献   

17.
秋实 《上海集邮》2005,(8):42-42
马来西亚于7月7日发行《马中交往六百周年》纪念邮票,全套4种,另有小型张。邮票图为“郑和宝船”、“满刺加国王印玺”、“伊斯兰字中国青花瓷盘”、“凤嬉牡丹图五彩瓷盘”,小型张邮票图为“马六甲13—15世纪使用的3种钱币”,边纸图为“郑和与马六甲苏丹贸易情景”,图中的郑和生有胡须,这是明显的设计错误,因为郑和是一位太监,不可能生有胡须。  相似文献   

18.
风景线     
径32毫米,由杜全山设计。该戳为2005一5一3T紫玉 兰邮票首发式而启用。同时使用“宝天曼·楚长城/辛 夷之乡”风景日戳。(志化) :撇耀撇矍粼纂鬓黔黝 今年是我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 6以)周年。匹兀巧年6月邓日,浙江 省舟山市邮政局启用“绿眉毛”风 景日戳1枚,由毛国伟设计。 “绿眉毛”为一艘仿700年 前浙江“绿眉毛”船而建造的船。“绿眉毛”在我 国船史界被列为中国沿海四大名船之一,直至上个 世纪中叶才退出历史舞台,它是浙江海上运输和捕 鱼的主要船只,因其船头鱼眼上方有一条绿色船 眉,故称“绿眉毛”。该船长31米、宽阔6.8米, 分上下…  相似文献   

19.
朱棣从小自朱元璋那里接受的是封建正统教育,父亲“怨其不知民之饥寒也,尝使之少忍饥寒;怨其不知民之勤劳也,尝使之少服劳事”的教诲一直让朱棣铭记心中。17岁那年,朱棣来到安徽凤阳老家,那里埋葬着他的祖父母,那里也是他父亲小时候为大户人家放牛放羊的地方,人们的生活都很贫困。朱棣在那里住了三、四年,百姓的疾苦和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20.
8月18日,香港邮政署发行1套《中国四大发明》邮票,共4枚。1.4港元的1枚以指南针为主图,司南的勺指向仪器,背景为记里鼓车和郑和下西洋所乘船舰。2.4港元的1枚以毕升像为主图,背景是活字排印的古籍及转轮排字盘。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