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希特勒上台后,实行法西斯专政,疯狂迫害知识分子和犹太人,使一大批杰出的知识分子纷纷逃离德国。其中有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和杰出的原子物理学家迈特纳、特勒、西拉德等。鉴于希特勒为了侵略扩张,正在加紧研制原子弹,许多迁居美国的正直的科学家十分不安。1939年8月,西拉德和特勒请爱因斯坦出面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美国务必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第一批原子弹。罗斯福接受了爱因斯坦的建议,批准了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管理区”的大规模研制计划。此项计划高度保密,连副总统杜鲁门也是在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因脑溢血病逝,他接任了总统后才获悉的。到1945年7月15日,美国第一批三颗原子弹制造出来了。为了保密,分别叫“瘦子”、“胖子”、“男孩”。7月16日,第一枚原子弹“瘦  相似文献   

2.
《雅尔塔秘密协定》签订后,美国的对苏政策一直处在矛盾之中;一方面,杜鲁门政府不希望苏联通过参加对日战争的机会扩大其在东亚的影响;另一方面,太平洋军事战略又需要苏联的加入。1945年7月上旬中苏谈判开始后,斯大林对外蒙古特别是对中国东北的要求更是引发了美国官员的担忧。原子弹的出现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3.
苏联斯大林:苏联共产党领导人,一战期间是一个布尔什维克的小队队长,后被捕入狱,至革命胜利。科涅夫:苏联元帅,苏军的后起之秀,后来和朱可夫一起打进柏林。一战期间,他是名士兵。朱可夫:苏联名将,一战期间,他在沙俄骑兵部队服役,获得两枚乔治勋章,后来加入红军。美国罗斯福:美国总统,一战期间,他在海军当秘书。杜鲁门:1945年美国总统,一战期间,他是一名表现突出的炮兵军官。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在二战中,成功地  相似文献   

4.
1945年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美国杜鲁门政府着手构建原子能文官控制机制,美国国会对原子能由文官还是由军方掌控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在原子弹诞生一年之际,国会通过了修正后的马克马洪议案,即《1946年原子能法案》。在杜鲁门任内,文官控制原子能机制成功经受住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的考验,成为指导战后美国核战略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5.
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的彻底溃败已经为时不远,在击败纳粹德国后,盟国如何协同对日作战成为当时急待解决的问题。雅尔塔会议前夕,美军已逼近日本本土,对日决战日益临近。美国三军首脑估计,在德国投降后,尚需18个月才能打败日本。倘苏联不出兵对日作战,美国需付出伤亡一百万人的代价。当时原子弹尚未试验成功,为了缩短战争进程,减少美军伤亡,罗斯福希望苏联早日参加对日作战。罗斯福还担心,苏联可能趁美国对日作战筋疲力竭之时,长趋直入中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广大地区,严重影响战后美国控制中国的计划。为此,他希望与苏联达成一项谅解。 1945年2月4日到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在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三国首脑会议。 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为争取苏联早日参加对日作战,减少美军伤亡,竟然不惜牺性中国领土主权以满足苏联的要求。在2月8日罗斯福与斯大林的会晤中,基本同意了斯大林提出的条件,双方还约定对达成的协议保密。2月11日,苏方提出最后文本,当天,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在雅尔塔协定上签了字。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二册第 10 8页的“磨菇云”图 ,图下解释 :“这是 8月 9日 ,美国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爆炸的情景。当日死者 2 3万余人 ,伤者 4 3万余人。”同页讲到 :“1945年 8月初 ,日本还没有投降的表示。美国于此时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按 1945年 8月 6日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掷了第一颗TNT当量为 2万吨的原子弹。杜鲁门为了加强他在远东的发言权 ,再一次指示按原计划投掷第二颗 ,也是美国当时拥有的最后一颗原子弹。 8月 9日 10时 5 8分长崎遭到了原子弹的袭击。所以 ,课本的解释应为 :这是 8月 9日 ,美国投下第二…  相似文献   

7.
邓稼先拒绝高官厚禄我国“两弹”(原子弹和氢弹)元勋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美国要给他很好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希望他能长期在美国工作.但是,邓稼先并未因高官厚禄而动摇他回祖国工作的决心1950年,邓稼先胸怀报国之志,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受命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当时,在外国严密封锁和我国实验条件设备极其落后、艰苦、简陋、缺乏的情况下,他和同志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力合作,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并在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爆炸了氢弹.“两弹…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是十九世纪犹太民族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不但在物理学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是一个反对霸权侵略、反法西斯迫害的坚强勇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酷爱和平的他与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科学家起草了反战宣言,并周游世界进行访问、演讲,足迹遍及法国、英国、印度、荷兰、日本、中国等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深受纳粹政府迫害的爱因斯坦,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和平的向往与日俱、增.为了让世人早日从德意日的践踏下解放出来,他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制造原子弹,抢在德国前面消灭它.美国于1945年抢先制造并成功地试爆…  相似文献   

9.
真爱无私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有位客人前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相似文献   

10.
拿破仑教育了罗斯福●霍家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美国和苏联的科学家都考虑到一种最新也是最厉害的武器——原子弹的研制问题。其中纳粹德国也在加紧研制原子弹。美国的科学家们知道后就四处奔走游说,希望抢在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他们找到了当时迁居美国的大科学...  相似文献   

11.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位客人拜访他的母亲。客人说:“有杜鲁门这样的儿了,你一定感到很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让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土地里  相似文献   

12.
蜘蛛的翅膀     
一佳 《教师博览》2006,(10):34-34
1921年8月24日,对于39岁的罗斯福来说是个不幸的日子。因为身患脊髓灰质炎,他将面临终生残疾的残酷现实,双腿将永远失去行走的能力,他的后半生将在轮椅上度过。命运的残酷重重地给了罗斯福一击。本来,人到中年的罗斯福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有着雄心勃勃的计划和美好的憧憬,而病魔将这一切击得粉碎。  相似文献   

13.
杜鲁门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就背离了罗斯福总统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全面磋商原则。在国务院和军事部门的反对下,杜鲁门仍然要求巴勒斯坦委任统治国英国立即接纳10万犹太难民、支持巴勒斯坦分治,以及在以色列成立后立即予以承认。这一时期巴勒斯坦政策的制定基本上是杜鲁门总统个人意志的体现,其基础是杜鲁门本人的宗教信念和对犹太人苦难的同情,其推动力是国内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活动的压力和公众舆论、国会等对犹太复国主义政策的支持以及赢得选举的政治考虑。  相似文献   

14.
欧洲战事结束后,太平洋战场仍在继续,美国估计至少还要再打18个月,至少要伤亡25万人,甚至可能多达100万人。为了给日本以沉重打击,包括杜鲁门在内的高级官员几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向刚刚研制成功的“可怕的新家伙”——原子弹。美国使用原子弹轰炸日本,有着多方面的考虑。 1.减少美军伤亡,加速日本投降的进程。日本虽然败局已定,但其陆军尚有200-300万人,在中国也有同样的兵力,飞机尚存6000-9000架,而且正在积极准备“本土决战”。这样。美军登陆日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罗斯福总统对美国情报机构进行改组,成立了战略情报局,负责对外情报工作。战略情报局为美国赢得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战争结束后,杜鲁门总统下令解散了战略情报局,代之以中央情报局。  相似文献   

16.
<正>工具是中性的,有利有弊。从世界上发现核能的那一天起,这个问题就有答案了。1945年8月6日,当爱因斯坦在纽约萨朗那克湖边从《纽约时报》一位青年记者口中得知日本广岛遭受原子弹爆炸时,感到极度震惊,他说:"我现在最大的感想是后悔当初不该给罗斯福总统写那封信……我当时是想把原子弹这一罪恶的杀人工具从疯子希特勒手中抢过来。想不到现在又将它送到另一个疯子手中……"我们政  相似文献   

17.
杜鲁门政府在1945年中苏谈判之前和谈判期间,对《雅尔塔协定》的态度有所变化。谈判前,杜鲁门政府尽量晚告知国民政府协定内容,并对中方表示会继承罗斯福的决定,且拒绝解释协定内容和介入中苏会谈。这表明其谨慎被动地遵守协定且向中国施压的态度。当苏联在中苏谈判中提出超出协定的要求时,杜鲁门政府在外蒙古问题上采取了不干涉的妥协态度,在东北问题上则积极主动介入中苏谈判,还就某些内容作出具体解释,以抵制苏联的要求,坚持其对协定的理解,并最终使中苏达成了美国能接受的一系列协议。这种态度变化,源于苏联对待协定的态度、美国利益的考虑和彼时国际形势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8.
1945年3至4月间,驻意大利北部的德国党卫军首领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会见美国驻欧洲情报局主管,探讨在意大利的德军向英美投降的问题,引起了苏联的强烈抗议。此事件史称“伯尔尼事件”。事发之后,美苏之间产生了隔阂,两国最高首脑罗斯福与斯大林进行了一系列书信往来,直到罗斯福逝世,杜鲁门总统指示停止伯尔尼的谈判,事件才告一段落。“伯尔尼事件”中表现出的美苏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战后美苏关系进一步紧张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每当一些美国人看到“杜鲁门”号航母,就会高喊道:“看,我们亲爱的亨利·S·杜鲁门总统出去旅游回来了!”鉴于美国人此种航母情结,许多美国总统均希望在就职期间或卸任后,能够有幸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的新航母。迄今为止,以美国前总统名字命名的航母共有:“华盛顿”号、“罗斯福”号、“杜鲁门”号、“艾森豪威尔”号、“肯尼迪”号,“林肯”号以及“里根”号和“布什”号(正在建造中)。  相似文献   

20.
多年以来,杜鲁门政府的“原子外交”一直是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主要从原子弹的使用、原子能国际控制以及原子外交与冷战起源的关系等方面,择要介绍和评述了美国历史学家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