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诗品》平议 石遗《北平晨报·芝园》1920年至1931年钟嵘《诗品》平评 陈衍《国学专刊》第1期第4期1926年12月《<诗品>平议》后语 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附录读《诗品》陈延述《东方杂志》第23卷23期1926年12月评右直《钟记室<诗品>笺》许文雨《钟嵘<诗品>讲疏》附录评陈延杰《诗品注》录舟(许文雨)《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7月9日《诗品》补 陈延杰《中央大学半月刊》第9期1930年3月《诗品》释齐(许文雨)《大公报·文学副刊》第134期1930年8月4日钟嵘《诗品》校读记 钱基傅《小雅》第4期1931年《诗话丛语·钟嵘〈诗品〉》郭绍虞《文学》第1卷第2号1933年9月读钟嵘《诗品》札记 王叔岷《国文月刊》第5卷第1、2期1934年11月钟嵘之汉魏以来之诗派 沙少海《珞珈》第1卷 第4期 1934年4月钟嵘生年考 路百占《河南大学校刊》第168期1936年  相似文献   

2.
在清代许多学者就曾关注和探讨过《二十四诗品》结构理论体系问题,然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至今日,此问题仍存有较大争议。通过对《二十四诗品》与《周易》及《道德经》关系的考察,分析了《二十四诗品》中诸品之间的关系。认为《二十四诗品》与《周易》的结构体系有很大的关联性。《周易》中"阴阳递变"和"易变无穷"的观念,《道德经》中"惟恍惟惚,恍兮惚兮"的思想,在《二十四诗品》中都有体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钟嵘《诗品》将与他稍早的南齐诗人王融列居下品,其对于王融多称表字,引起后人争议。《四库全书总目·<诗品>提要》最早提到这一问题,但给出的解释显得含混。结合齐梁易代之史实,钟嵘之所以称王融表字,既非有所私尊,亦非避齐和帝之讳,而是避梁武帝之忌讳。  相似文献   

4.
文体主要是由体制、体势和体貌三个部分构成。《诗品》出现的31处"体"字,最主要的含义指风格,也就是体貌。因此,钟嵘《诗品》对"体"的考察主要是从风格的层面。对《诗品》这种批评文体的特色的研究,应当从体制、体势和体貌着手分析。这种分析对进一步理解《诗品》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1925年陈延杰撰成《诗品注》一书,为钟嵘《诗品》的研究拉开了序幕,迄今为止对于《诗品》的研究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九十余年的研究历程中,《诗品》对于陶渊明的品第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钟嵘在《诗品》中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将陶渊明置于中品,唐以后,特别是宋、明、清以来的一大批学者为陶渊明叫屈并纷纷著文以批判钟嵘品第之失。在文学研究当中对于陶渊明所持有不同的批评态度,是批评家个人的主见,还是受其背后某种共同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的左右?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钟嵘《诗品》研究由寂寞冷落开始走向“欣欣向荣”的发展道路。作为中国文论史上的双璧 ,《诗品》和刘勰《文心雕龙》相继出现在南朝齐梁时代 ,迄今对《诗品》的研究却远不如《文心雕龙》那样广泛、深入。《文心雕龙》研究已形成一门显赫的学问———“龙学” ,召开过国际研讨会。《诗品》研究要在钟嵘的家乡 (许昌市长葛 )举办了一次全国性的研讨会 ,至今尚有种种困难 ,记得《诗品》研究方家谢文学先生曾函嘱我呼吁于南国 ,惜人微言轻 ,有辱使命 ,迄今念念不忘。值得欣慰的 ,伴随着新时期以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7.
《诗品研究》是《诗品集注》的姊妹篇,对《诗品》这一古籍经典,从注、译、选、研究四方面进行“立体地”、“竭泽而渔式”的研究,努力做到材料与义理、宏观与微观、域内与域外、历史文献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本身就是“乾嘉学风”的现代阐释。  相似文献   

8.
钟嵘《诗品》为中国品诗之祖、诗话之源,而清诗话则代表了古典诗学的鼎盛与繁荣。本文结合量化分析和学理分析,拟把作为源流关系的钟嵘《诗品》与清诗话略作比较观照。通过《诗品》对清诗话影响概观、《诗品》对清诗话诗学理论的影响、清诗话对《诗品》诗学理论的反拨三个层面的研究,探讨了《诗品》影响清诗话的综合状况。  相似文献   

9.
王琳琳 《考试周刊》2010,(31):33-3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个繁盛时期。既产生了"体大虑精"的《文心雕龙》,又产生了中国诗学的开山之祖——诗品》。《诗品》对中国诗学的影响,《尤其对诗话这种诗评体制的影响巨大,本文就试将《诗品》与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话作品《六一诗话》进行比较,来管窥《诗品》对《六一诗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诗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评论集,对两汉至梁代的一些主要作家作了分类和评析,并探讨了各位代表诗人的渊源,从而更加清晰地梳理了诗歌的脉络。本文中主要就《诗品》对王融的评价来综述《诗品》的接受,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诗品》。  相似文献   

11.
《诗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评论集,对两汉至梁代的一些主要作家作了分类和评析,并探讨了各位代表诗人的渊源,从而更加清晰地梳理了诗歌的脉络。本文中主要就《诗品》对王融的评价来综述《诗品》的接受,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诗品》。  相似文献   

12.
黄文军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4):45-46,59
"寒族文学观"是指导钟嵘文学批评的根本性文学观念。《诗品》的"寒族文学观"主要体现在对诗人的斟选、品评与审美情趣上。在《诗品》中,钟嵘斟选了大量的寒族诗人,使之成为一个文学群体,并对他们作品所体现出的"骨气""雅怨"的艺术风格进行了高度评价,从而奠定了寒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钟嵘以《诗品》向沈约求誉而遭拒绝 ,其原因是沈约已年愈古稀 ,体弱多病 ,又与梁武帝萧衍矛盾激化 ,处在抑郁心态 ,已无力无心读《诗品》。钟嵘修订《诗品》对沈约的评价公允 ,并非排抑。  相似文献   

14.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文论史上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理论著作。其以自然之"实"写诗品之"虚"的表达形式,使得读者倍感诗意美。而在诗意之后,又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本文主要从《二十四诗品》中的自然观、人生观、宇宙观三个方面挖掘其生态智慧,看《二十四诗品》是如何奏响这曲生态牧歌的。  相似文献   

15.
叶长青《钟嵘诗品集释》1 93 3年由华通书局出版 ,它是我国第一部集注性质的《诗品》注本。本文概述了该书各部分内容 ,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非正误作了举证。特别指出 :该书的自按 ,有的于后人研究《诗品》富于启示意义 ;有的谬误则其不良影响亦大。读者须仔细分辨  相似文献   

16.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采用四言诗的形式写成,言简义丰。《自然》篇在《二十四诗品》中居于第十篇,它所展示出的"自然"境界,是中国古代文人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以老庄哲学为基础,倡导道法自然,反对人工的雕琢和刻意的营造。本文试图在解读《自然》篇的过程中展现其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二十四诗品》中的《自然》一品,用十二句四言诗丝丝入扣、简洁形象地概括出了自然的风格内涵、风格特征,以及形成自然风格的原因。在诗歌创作的层面上,要求创作主体具有真情实感,创作客体为作者喜爱或偶得之景,主客体的统一即情景自然交融。《自然》一品在《二十四诗品》中占重要地位,其内涵渗透在整部《二十四诗品》中,与《含蓄》、《实境》,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比较中更能体现出自然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钟嵘仿效刘勰,以《诗品》向沈约求誉,遭拒绝。原因与钟嵘反对声律有关,但主要是沈约已进入晚年,和梁武帝矛盾激化,处在抑郁心态下的沈约无心读《诗品》。《诗品》对沈约及作品的评价是公允的,并非报私憾。  相似文献   

19.
锺嵘的《诗品》是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品评诗歌的名著.它们都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产生的.这两部独具面目的文学批评巨著接踵问世,前后相映,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典文论的宝库,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增添了奇光异彩."《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即前者博大,后者专精.两相比较,《诗品》比《文心雕龙》自有超越的地方.本文拟就《诗品》的诗歌革新主张及源流观,发表一些浅见,仿记室谦辞,故题名曰辕议.  相似文献   

20.
《二十四诗品》中的《自然》一品,用十二句四言诗丝丝入扣、简洁形象地概括出了自然的风格内涵、风格特征,以及形成自然风格的原因。在诗歌创作的层面上,要求创作主体具有真情实感,创作客体为作者喜爱或偶得之景,主客体的统一即情景自然交融。《自然》一品在《二十四诗品》中占重要地位,其内涵渗透在整部《二十四诗品》中,与《含蓄》、《实境》,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比较中更能体现出自然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