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职业教育》2009,(9):16-16
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与时俱进,轨道交通、软件服务外包、动漫、旅游和装备制造等五大新兴产业,今年被列入民生八大工程的职业教育项目,成为未来大型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培育摇篮。  相似文献   

2.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专业群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大类招生,实现基础平台共享、专业方向区分、模块化课程支撑、教学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建设统筹,兼顾共性和个性化培养,更好的对接产业和学生发展;分析装备制造职业岗位群能力结构和要求、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及发展需求,按照“平台+模块+拓展”的模式,构建体现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服务装备制造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分析了制造类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岗位需求的变化;结合智能制造的特点及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探讨高职机电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更多适应产业新要求的创新性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作为美国职业教育主体的社区学院承担着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为应对经济复苏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学院承诺",企图以有条件的免费计划提升社区学院入学率和毕业率,并推动"联邦+地方"模式的社区学院改革。学院承诺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在于:能否采取"多种类、有条件、有选择、灵活性"的免费政策,推动职业院校改革,提升毕业生技能和预期收入水平,从而提升职业院校吸引力,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智能制造产业及人才需求现状,提出了"专业+机器人"的建设思路,通过校企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基地、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打造高水平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队伍等措施,旨在实现先进制造装备技术类专业群协同升级,以适应智能制造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全日制建筑类高职院,迄今已有55年办学历史,为社会培养培训了8万多名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被誉为湖南建设人才的摇篮和百万建筑湘军的"黄埔军校"。近年来,学院坚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才成才规律和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主动适应我省职业教育从"劳务输出主导型"向"服务地方产业主导型"、"规模扩  相似文献   

7.
产业大盘概览 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五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我国力争通过10年时间,形成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产业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智能制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文章调研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市场需求和能力需求,并比较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不同培养模式,发现中本贯通模式在培养智能制造产业急需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能满足行业人才和职教改革的双重需求,拓宽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途径。  相似文献   

9.
由于海洋专业技能型人才总量不足、舟山职业教育基础薄弱、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等原因,导致舟山群岛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遭遇瓶颈。适应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在于: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升海洋高技能人才素质;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海洋人才培养模式;贴合海洋产业需求,推动课程体系改革;搭建平台,创建优质"双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徐兰  麦强 《成人教育》2022,(11):54-59
高水平专业群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高水平专业群在适应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省域层面专业群布点与产业数字化布局不匹配、人才培养目标未能与岗位数字化技能有效契合、专业群建设受制于固化管理理念、区域内较难协同共建专业群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高水平专业群适应性发展的优化思路:合理规划专业群布局,适应区域数字产业链分布;围绕岗位数字化复合技能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数字工作流程构建课程体系;建立专业群与数字化产业同频共振理念,革新管理模式;在区域内推动政校行企多方主体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2011,(21):2
培养信息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信息产业的一所公办高职院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合格高校"、湖南信息产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和理事长单位、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要求高等教育培育出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求的人才。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输出方的高职教育,依托校企协同共育,探索高职人才链与产业链适配,从而适应产业对人才需求,是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明晰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的必然性,分析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现状,有助于我们思考高职人才链与区域产业链适配下的高职校企合作助推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教育普及化的大环境下,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十分重要。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培养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要做到任务引领,构建校企结合、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产教融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路径,将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作为提升职业教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目标。对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培养及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对培养模式改革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此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联合轨道交通类产业协同完成高素质人才培养,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培养、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协同合作,探索高职院校轨道交通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分析高职院校在相应举措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跃升有赖于一支优秀的产业大军,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因此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把握好发展机遇,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制造业升级的人才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可选之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制造2025宏伟目标的不断推进,对装备制造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政、校、企三方形成基于高质量人才培养这一共同目标的有效合力的能力较弱,导致尽管投入不断增加,人才培养却陷入了质量裹足不前、适配性差的"内卷化"困境.通过政府简政放权、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的工教结合与1+X证书制度、构建依托区域装备制造业的教师专业能力评价认证体系来破解人才培养"内卷化"的困局,实现装备制造类技术技能型人才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产业园区是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高职院校融入产业、根植园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提升企业群、产业区和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分析装备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供给的现状,阐述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发展趋势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融入困境基础上,基于深度融入产业园的“三融两生两进”办学模式,“精准设置、聚力共建、集群发展”的专业群建设模式,适应装备制造类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探索适应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路径,以期培养与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8.
《安徽教育》2014,(6):47-47
<正>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是省教育厅直属普通中专学校,2011年被教育部等三部委确定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学校。三年来,学校紧抓建设示范校机遇,更新办学理念、强化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队伍素质、拓展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以文化融合为先导,强化校企衔接。为培养适应汽车制造及相关服务产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我校认真研究汽车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产业体系脊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对于工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SWOT分析工具,对湖南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所面临的内、外在机会和面临的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湖南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运输物流管理系对接轨道交通产业群,适应珠三角地区运输经济产业的飞速发展,培养符合行业与企业需求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现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物流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等4个专业,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与物流管理专业分别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和央财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