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5月,由我主创的新闻专题《老井离横岭三十》获得2013年度山西新闻奖一等奖。这个片子讲述了山西省左权县的两个村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改革攻坚阶段,由于不同的发展经历导致不同的发展理念,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该片以记录为手段,用普通人的故事来探究背后原因,揭示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项政策的重要性,说明在深化改革、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应该由市场来发挥决定作用,政府应该调整思路、找准角色,起到引导作用。此片拍摄历时五个多月,开始拍摄是在2013年立秋节气,当时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但记者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两个村庄的发展状态能说明一个大问题,可以说该片具有政策前瞻性、典型说服性和执政启示性。回想采制和后期编辑的过程,我总结了六点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
一,“独特”性电视与纸质媒体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画面形象的可视性。因此,电视新闻导语与纸质媒体新闻导语相比也有它的独特性。如在记者节当天,丽水各家媒体都以不同的形式报道了与记者节有关的新闻,《处州晚报》的记者写了下面的导语:记者这个职业对于市民们来说是陌生的,也是神秘的,今天是我国第三个记者节,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记者这个职业。  相似文献   

3.
正电视新闻专题《老井离横岭三十里》,荣获2013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总结此片有如下方面可供借鉴。此片最大的特点,也是最难得的一点就是从头到尾带着记者的思考。广播电视每天都在热运行,特别需要冷思考,否则我们就是一个浮躁的媒体。记者的思考深度决定了作品的思想深度,由此也就决定着一个媒体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首先体现在主题的选择。本片瞄准了两个充满戏剧性的小山村,一个是老井村,电影《老井》的拍摄地,在那个时代改变面貌、推进改革中发挥了典型作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用脚写的。”这是在全世界新闻同行中广泛流传的一句至理名言。有一个记者,用他采写的震动了全世界的一本书,为这句至理名言做了最好的诠释。这个记者就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这本书就是《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述评是电视新闻的一种形式。它的出现不仅为电视新闻增加了一种新文体,而且在加强电视宣传的指导性和挖掘报道深度上开辟了新的天地,1993年5月.靖江电视台开办了《新闻追踪》栏目,1995年六月份,该台又将(新闻追踪》改为《新闻述评》。这个栏目在新闻部的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6.
1994年对于山西电视台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丰收年。这一年,山西电视台摄制播放的新闻、专题及电视剧等节目共获28项国家级政府奖。其中述评性新闻《农民要减轻自身负担》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老井”不再是那个老井》获中国电视奖一等奖;经济新闻栏目《经济十分钟》获全国电视经济节目评选栏目一等奖;对外专题片《歌魂》获全国海外电视节目评比一等奖;电视剧《一个医生的故事》获“飞天”(单本剧)一等奖及“94五个一工程”一等奖。此外,  相似文献   

7.
1994年对于山西电视台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丰收年。这一年,山西电视台摄制播放的新闻、专题及电视剧等节目共获28项国家级政府奖。其中述评性新闻《农民要减轻自身负担》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老井”不再是那个老井》获中国电视奖一等奖;经济新闻栏目《经济十分钟》获全国电视经济节目评选栏目一等奖;对外专题片《歌魂》获全国海外电视节目评比一等奖;电视剧《一个医生的故事》获“飞天”(单本剧)一等奖及“’94五个一工程”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分为早间、午间和晚间三个播出时段,从这三个时段的收视时间、收视人群、收视状态和收视需求四个方面解读,分析三个时段的新闻播出内容及居民的需求特点,结合居民的生活为以后安排新闻内容提供支撑。材料早间新闻,如:《新闻30分》《财经新闻》;午间新闻,如:《今日说法》《新闻30分》;晚间新闻,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早间新闻被誉为居民生活的营养早餐;午间新闻又是人们中午休息时段可观赏的节目,被誉为居民生活的"午间快餐";尽管已经开通了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和午间电视新闻节目,但是相对需求来说还是不足的,居民这个时间段正处于上班时间,开机率较低,因此晚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县级广播站编采人员,是《中国记者》的长年订户和忠实读者,从中获益甚多。据我所知,我们萍乡市所有的新闻单位都订有这个刊物,有的单位还做到了人手一册。每逢同行们在一起探讨新闻业务问题,无不提及《中国记者》上的有关文章或观点。有的老新闻工作者甚至将《中国记者》上的文章摘录选编,作为对通讯员进行业务辅导的教材。  相似文献   

10.
我看电视新闻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调查》是山西电视台卫视频道惟一一档有权威性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开办这类节目,能更深刻、更充分地反映社会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加强舆论监督、具有新闻特征和政论色彩,并逐渐培养了电视观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使新闻评论节目更有看头。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故事化在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的《60分钟》栏目,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子栏目《生活空间》首先把“讲故事”理念带入新闻报道,从而一改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单一、刻板的形象。这之后,用故事化的手法去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得到迅速普及。  相似文献   

12.
香港电视新闻采编“游戏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内地的新闻采编相关守则笼统而含糊。业内呼吁多年的《新闻法》迟迟无法出台,有章可循的条例像《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对新闻采编部分是这样的文字:"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这话是不错,但对记者而言,如何做到全面、客观?很明显,内地的条文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3.
苏祝平  王洪 《现代传播》2005,(5):114-116
2002年1月1日18∶50,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60分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正式开播。这一重要的新闻事件,被传媒界视为拉开南京电视荧屏新闻“战国时代”的序幕。在这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南京电视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先后推出《法制现场》、《直播60分》、《直播南京》、《1860新闻眼》等一小时以上的大板块新闻节目,从而使18∶20到19∶50这个亚黄金时段向黄金时段递延了近100分钟时间,南京电视媒体成为硝烟弥漫的新闻战场。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短兵相接,《直播南京》、《法制现场》、《南京零距离》和《1860新闻眼》等四大栏目以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中央电视台8月1日的《新闻联播》栏目中,以头条位置播出了新闻特写《新厂长上任第一天》。这条新闻在目前众多改革题材的电视新闻中独具特色,它有新意,有深度,给人以强烈的鼓舞和冲击力。这个新闻事件是企业家黄关从离开他任职多年的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厂长的岗位,前往上海中国纺织机械厂就任厂长,受到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和上海中国纺织机械厂广大职工自发的热烈欢送和欢迎。黄关从在任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厂长期间,锐意改革,勇于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实验中取得了成功,被经济界称为“二纺机模式”。这个模式作为新闻背景同时介绍给电视观众。这是一条见物、见人、见人心的好新闻,报道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的作者杨继绳,从1968年起在新华社从事新闻工作。他在《记者这个职业》一文中曾经写道:"这是一个卑鄙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制造弥天大谎,欺骗亿万受众;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  相似文献   

16.
张良君 《新闻知识》2008,30(5):83-84
"电视新闻故事化"一词在当今新闻界可谓是耳熟能详,这一理念在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CBS的《60分钟》栏目,我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首先引入了"讲故事"的报道理念,随后用故事化的手法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电视界迅速普及。  相似文献   

17.
4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里,播发了一条“河北驻军某部抢救车祸受伤群众”的电视新闻。画面里,有大同矿务局马脊梁矿党政负责人到河北驻军某部表示感谢的镜头;有车祸发生时干部、战士紧张抢救的场面;也有大同矿务局职工医院全力救治伤员的情景。但观众却不知道,拍摄这条新闻的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电视台记者周峰,竟也是这条电视新闻应该表扬的“新闻人物”。因此,我要补写一篇《一条电视新闻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新闻改革的深入以及受众需求的变化,电视新闻节目正在向融消息、服务和深度报道、评论为一体的板块式方向转移,“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向。可以说,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在我国的出现,是社会和受众选择的必然结果。其表现为:第一、竞争需要把节目办出特色。杂志型电视新闻,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办台方针设置出与众不同的几个固定的栏目,既能显示出自己的风格,又能有较大的容量,让记者可以纵横驰骋,一展身手,如鹰潭有线台开办的《新闻要览》这档节目。其中分别设置了《国内要闻》。《国际要闻》、…  相似文献   

19.
故乡的老井     
夏天来临。口干舌燥,酷暑难当.就自然想起故乡的那口老井。老井位于村庄的最东头,一株百年老槐的绿荫终年覆盖着井口。井沿因经年的风雨显得粗糙,发黑了。  相似文献   

20.
1991年,国内最早的一档早新闻节目北京电视台的《北京您早》开播,电视早新闻节目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真正掀起早新闻热潮的是1993年开播的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这个40分钟的杂志型新闻节目被誉为"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也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大陆观众早间不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从这以后,无论是中央电视台各频道还是各地方台,都纷纷开办电视早间新闻节目。节目形式从最初单一的新闻播报、对前一天新闻的重播到借鉴西方早新闻节目的成熟经验,大多采取了"新闻+信息+娱乐"的模式。至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