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少儿版画具有童真童趣、质朴自然的艺术美感。它的表现形式简便,表现过程轻松有趣。本文从少儿版画的基本表现形式、趣味表现形式、特殊效果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论述了少儿版画选材简单、简便易行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藏书票不仅和书籍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版画艺术的表现形式。这类版画制作的藏书票由于与书有关,所以非常适合成为中小学生艺术学习的形式,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读书、爱书、藏书以及情感交流的培养。因此,在小学开展藏书票教学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提起版画.可能你马上想到的是油印套色版画、黑白木刻、水印版画,丝网版画等等。其实,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物质的丰富.版画表现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今天这里介绍的填彩版画就属于版画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综合技法所创造出的艺术效果,正以其独有的美感、灵活的表现形式,丰富着艺术家的版画艺术的语言。本文论述了版画教学中运用综合技法的重要性,介绍了相关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苏和 《内蒙古教育》2000,(12):33-34
目前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绘画部分的比例约占教学内容的50%左右,这部分内容包括了素描、色彩、中国画等,而涉及到版画的教学内容却寥寥无几。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遗憾与疏忽。版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在绘画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牛晋萍 《文教资料》2009,(13):46-48
本文沿循版画的发展痕迹,探寻历史上各朝代版画发展状况,揭示了版画的真正意义在于反映人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通过不同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来体现对美的认识和感悟,尤其是版画的多种样式表达了不同的审美含义。  相似文献   

7.
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能让幼儿从中感受艺术美,创造艺术美,是提高幼儿美术水平的一个手段。版画让幼儿敢于创作,感受艺术的魅力,在版画中树立自信,铸就幼儿灿烂的一面。本文以实际案例为依据,通过对大班幼儿版画水平及现状的研究和教师对学前幼儿美术教育指导现状的研究,分析幼儿版画内容形式单一的原因,并为解决版画“呆板”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版画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版画语言和形象的要求 ,也是为创造版画艺术作品的意境美而服务。版画艺术家应当把创造版画独特的审美境界作为自己艺术奋斗的目标 ,欣赏者则应当用审美的眼光来感受和品味版画的意境  相似文献   

9.
丝网版画和铜版画、石版画、木版画有着共同的独特表现形式;丝网印刷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印刷工艺。民族综合院校上好丝网版画及其印刷课在当代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要上好这门课,除了切实采取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的各种措施外,艺术视知觉的培养非常重要。这种意识可以培养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和审美方面的兴趣。视觉意识强,对事物的观察是开放性的,辅之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共享视觉传播的终极效应,获得视知觉的信息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的进步.版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越趋多元化.“装饰性”便成为了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变形夸张的造型、具有审美意识的形式美法则、富有张力的构图、对比调和的色彩、装饰性的肌理效果等对事物进行一种描绘。这种具有装饰性特征的版画作品是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美好影像。它是所有画种表现形式中比较自由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版画基础教学作为高校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美术教学中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版画基础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改进和探索教学思路与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版画艺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师在丝网版画的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尝试丝网版画的各种表现形式,在惯以具象表现为主的同时,也可尝试着抽象表现的形式,随后再寻求与具象表现相互融合,尽可能多地拓展丝网版画新的表现语言,让丝网版画的艺术表现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祁锟 《文教资料》2007,(9):105-106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能适用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要重构版画艺术新理念,促进中国版画艺术与西方艺术、现代艺术的融合,将民间艺术融合到中国版画艺术中去,实现中国版画艺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目前在杭高校开展的木刻版画课程的调查,以及亲身教授木刻版画课程的经验总结,提出学习和了解木刻版画技法的意义,指出提高木刻版画技法趣味性在当前高校木刻版画课程教学普及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加强木刻版画趣味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宁波美术馆收藏的何永坤版画《哀牢春晓》,表现了地处哀牢山区少数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场景,反映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作品在整体构图上呈现出明快清秀、活泼精致的总体风格,运用绘画语言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少数民族同胞对改革开放发自内心的拥护。透过富有意味的表现形式,充分显示了作品所蕴涵的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诉求,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于中国艺术精神和美学原则的继承和发扬,尤其是在意境的创造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自觉。重新细读这一作品,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仍然就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版画教学中所涉及的由绘画性向版画性过渡是版画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学生在进入版画专业学习之初, 从认识上就做好绘画性向版画性的过渡是非常必要的。在版画创作教学中,还应坚持“外形整、内形碎”形体表现原则。  相似文献   

17.
年过九旬的著名版画家柯克,几十年如一日地把生命的全部力量都投入到版画创作和版画人才培养的崇高事业中,为版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战争年代,柯克的版画作品和时代脉搏共同跳动,用战斗的艺术讴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斗争场景;建国以后,柯克的版画创作在坚持表现时代精神的同时,积极追求艺术的审美拓展,作品的题材更为丰富,表现形式更重视刀法的精致细腻与构图的精美讲究;他的版画创作在崇高与优美的对立统一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晚年的柯克在艺术意境的营构上表现出更为自觉的创新追求,用璀璨的创作成就和德高望重的人格魅力继续谱写着德艺双馨的版画人生。  相似文献   

18.
蔡松立 《教育与职业》2006,(17):158-159
在职业美术版画教学中,用塑料板作为版材,在材料处理、工具选用、制作效果等方面较之其他板材具有一定的优势。塑料板造价低廉,方便易得,解决了学生的板材购买难的问题;塑料版画制作手法简便,易于操作,效果细腻、丰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激活了版画教学。塑料板不仅是版画教学的理想材料,塑料版画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版画画种,在版画创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兰 《大学教育》2015,(8):104-105
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也是艺术发展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着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民族文化与艺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历程。版画艺术是中国绘画中特有的艺术种类,是绘画中重要的艺术学科。在版画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不仅达到教学目的,更是内蒙古地区版画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3):148-149
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分析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以及版画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培育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校园文化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亦是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的过程。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其培育校园文化的功能,大力培育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