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堪忧的状况,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刻不容缓。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实践我发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来进行心理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提高高师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和培养高师学生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能力,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心理咨询和治疗;优化心理环境;心理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3.
浅谈学生心理素质薄弱的成因○王寅青据媒介报道,我国的中小学生较之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生而言,自理能力、抗挫能力及创造能力较差。这种脆弱的心理素质是无法面对21世纪挑战的。更为严重的是,由低下的心理素质衍生出的各种心理障碍、心理失衡、心理缺陷,使学生无法成...  相似文献   

4.
未来的竟争是心理素质的竟争,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新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一个目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21世纪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在学校中呈现出来独特的心理素质是随着社会的变化与时俱进的,教育必须以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依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只有灵活运用心理辅导的知识,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才能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和施教,采用减少重复,明辨是非,减少挫折,激励上进,消除歧视,营造和谐,减少纷争,车富集体活动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江西省临川市一中邓斌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学生的思想情绪极不稳定。根据1995年上海市对1648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约有15.4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可见,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消...  相似文献   

7.
有人曾断言, 21世纪的残疾人很可能不再是肢体残缺者或盲聋哑人,而是那些心理素质差的人。他们不适应高速、高科技、高竞争的工作方式,不适应与早期经验格格不入的社会生活,在沉重的心理负担下,他们最容易患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今天的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若不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是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因此,要通过对教师、家长、中小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并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一、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   1.开发智力。 通过…  相似文献   

8.
王建平 《宁夏教育》2005,(11):10-10
一、切实提高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  相似文献   

10.
张静 《考试周刊》2012,(56):108-10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寻找教学契机.创造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基础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入手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小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走进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心’育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治班方略。我选择此治班方略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基础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入手,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小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时期是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王新波 《今日教育》2009,(11):13-1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竞争加剧,文化多元却良莠不齐,迷茫和躁动带来的困扰对每个人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如此。为了给每一位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诊断当下其存在的误区,以先进理念指导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的教育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过80年代的啼声初试、90年代的稳步发展.现在可以说开始进入了一个蓬勃向上的发展时期。但如果仔细审视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我们在发现许多丰富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也意识到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发展与培养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适应能力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在校中小学生中因心理素质较差而导致适应水平偏低或适应不良的比例相当高。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的改进与完善,探索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实验证明,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活动和心理辅导与训练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外部育人环境的改善和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伴随学校办学行为的不断规范和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愈来愈重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重要内容的心理素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强学生的心理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抗挫折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挫折磨练得机会越来越少,这势必造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