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辛走了,阿拉法特走了,而这一次似乎轮到了沙龙。沙龙中风导致的以色列政局突变,不禁使人想起1995年的以色列。当年秋天,奥斯陆和平协议的缔造者、以色列总理拉宾遭到犹太极端分子的暗杀,致使工党政府陷入混乱。在不久后举行的选举中,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击败了拉宾的继承人佩雷斯,出任以色列总理。当前以色列的情况与十年前何其相似--沙龙新组建的前进党群龙无首,而在一旁虎视眈眈的,仍然是内塔尼亚胡。拉宾撒手离去,他与阿拉法特在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和平协议日渐沉沦。而今天,人们再次提出这样的疑问:没有了沙龙,以色列撤出加沙给以巴局势带来的一线生机, 也将随着以色列政治的重新洗牌而逐渐消失吗?  相似文献   

2.
现在中东的空气里弥漫的全都是伊拉克的硝烟,但是在若隐若现之中,偶尔还可以听见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传来的沉闷的爆炸声——尽管这种声音已经如此地细微。伊拉克是短暂的,而以巴才是长久的。 经过了这么多年,以色列的主角已经换了许多次,从拉宾到佩雷斯到内塔尼亚胡到巴拉克到沙龙,但巴勒斯坦的主角永远只有一个:阿拉法特。2月14日传来的消息说:阿拉法特准备任命一个内阁总理。 似乎在众多的压力之下,巴勒斯坦有  相似文献   

3.
↙ 2003年11月6日,以色列议会在耶路撒冷议会大厦举行特别会议,纪念前总理拉宾遇剌8周年,这是以色列总理沙龙走上主席台准备发表纪念拉宾的讲话。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看守政府总理沙龙在 2 0 0 0年 1 1月 2 8日当选为新一届利库德集团主席。关于这一事件 ,在我国媒体上出现了两种报道 ,对其当选原因作了两种不相同的判断。《新华每日电讯》1 1月 3 0日刊发新华社记者明大军、聂晓阳 1 1月 2 8日发自耶路撒冷的新闻分析《为何内氏未能击败沙龙》指出 ,内塔尼亚胡首先指责沙龙在执政期间国内经济严重下滑 ,后来又批评沙龙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立场 ,并声称自己一旦当选总理将立即驱逐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沙龙说 ,“安全不是靠口号实现的” ,“时机比什么都重要” ,“巴勒斯坦建国是难以回避现实”…  相似文献   

5.
国际速览     
沙龙试探布什中东政策 美国总统布什3月20日在华盛顿接待到访的以色列总理沙龙。他表示,美国不会用强迫手法促成中东和平。 这是布什和沙龙先后上任以来首次面对面会谈。 布什表示,美国将与中东国家合作,但他拒绝回答有关美国是否会听从以色列的意见,在巴勒斯坦结束暴力示威之前不邀请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访美。 布什上任以来,人们一直在猜测,他对中东问题的态度与克林顿相去甚远。克林顿政府在中东事务的斡旋上花了很大功夫,力图促成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6.
自从以色列总理沙龙“史无前例”地派出坦克和装甲车,将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围困”在约旦河西岸已控城市拉马拉以后,国际社会普遍对这位曾经在国际政坛叱咤风云多年的巴勒斯坦领袖目前的  相似文献   

7.
追赶陨星──采访以色列总理拉宾葬礼王岩(1)1995年11月4日晚,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特拉维夫参加一场庆祝和平集会的现场,被一个年仅25岁的犹太极端主义分子枪杀。拉宾这位中东和平的缔造者之一,在他同以色列和平的支持者们同唱一首赞美和平的歌曲之后饮弹身亡...  相似文献   

8.
本·埃利泽率领以色列工党的退出,导致沙龙的联合政府摇摇欲坠,而内塔尼亚胡的东山再起,使得以色列国内政治势力的争斗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9.
拉宾倒下了 1995年11月4日,当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特拉维夫参加完一个大型和平集会,正准备上车离开之际,在台阶上遭到一名枪手的袭击,他身中3弹。 保镖和工作人员立即把浑身是血的拉宾送到医院抢救。一群以色列儿童点燃了蜡烛,围坐在医院外的人行道上,对着摇曳不定的烛光为拉宾祈祷。此时,世界上有无数人都屏住呼吸,希望听到“拉宾脱离危险的消息。”  相似文献   

10.
新闻榜     
沙龙:以色列总理四面楚歌 以色列首席检察官3月28日正式建议起诉涉嫌卷入“希腊岛腐败案”的以色列总理沙龙。刚因暗杀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而受到整个伊斯兰世界谴责、甚至被一些极端宗教组织当作报复靶子的沙龙,如今腹背受敌,四面楚歌。 以色列总检察长马祖兹将在一个多月内决定是否起诉沙龙,一旦沙龙被提起诉讼,他将很可能被迫辞职。 此前,沙龙早就被卷入“希腊岛腐败案”:据检察院的报告,以色列房地产商人阿佩尔为让政府支持其对希腊一岛屿进行旅游开发,1999年以聘请沙龙之子吉拉德为顾问的方式,行贿时任以色列外长的沙龙。以色列最高法院已令吉拉德提交与腐败案有关的文件。  相似文献   

11.
作为以色列的第一公子,奥姆利一直充当父亲沙龙的“私人顾问”,同时,他还穿梭于沙龙和阿拉法特之间,充当沙龙的信使  相似文献   

12.
约旦,从地图上看,只能算区区小国。可是,它在世界上的名声却是响当当的。这其中的原因,不少人大概也知道,那就是它的前国王侯赛因在巴以和平进程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曾经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一道,在华盛顿见证了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签署闻名于世的关于巴勒斯坦自治的《原则宣言》。作为一位国王,侯赛因还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1993年9月13日。华盛顿白宫南草坪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他的宿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国际社会的注视下,相互伸出手握在一起。新闻记者的镁光灯闪成一片,无线电波迅速把消息传向世界各地。巴解与以色列握手言和,结束了两个对立民族的相互仇视和20多年的狂风骤雨。 国际社会对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虽然盼望已久,但对它的“突然而至”却甚感迷惑。就在几天之前,试图一手包揽中东和谈的美国还对谈判陷入僵局束手无策,众所周知的和谈调解人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还对恢复第11轮会谈一筹莫展。仅仅几天的工夫,形势变化得如此之快,实在令人又喜又疑。最近,法国出版了名为《和平的狂人》一书,解开了巴以迅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这次空前规模的围剿行动被认为是沙龙政府对阿拉法特的最后一战,是其把阿拉法特边缘化政策的继续和升级,意在从心理上压服这名老对手.  相似文献   

15.
哈马斯是横在巴自治政府“喉咙”里的一根鱼刺,还成了以色列沙龙政府手里的一张牌,它使阿拉法特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16.
名刊要览     
美国《时代》5月28日以色列之王内塔尼亚胡是自本-古里安这位以色列建国之父之后执政时间最长的以色列总理,他如今已经没有全国性对手,其支持率达到50%。在这个全球各国当政人物纷纷遭遇选举失利的当下,他却一枝独秀地位巩固。凭借着高支持率,内塔尼亚胡有机会让自己建立长期历史功勋,但不是通过危及以色列安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1986年唐师曾考入新华社。 1987年拍摄万里长城步行活动。 1988年在秦岭拍摄野生大熊猫。 1990年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探险4个月。 1990年独自潜入伊拉克,辗转交战双方。 1990-1993年任新华社驻中东记者,采访加利、卡扎菲、穆巴拉克、阿拉法特、拉宾、佩雷斯、沙龙等。 1995年参加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神农架寻找野人”。  相似文献   

18.
肖实 《新闻天地》2011,(2):34-35
摩西·卡察夫,65岁,以色列前总统,强奸和性骚扰罪名成立。2010年12月30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地方法院的这条判决震惊了全球。如最终罪名成立,卡察夫将面临最高16年监禁。卡察夫曾是以色列人的骄傲,是从下层平民到总统的杰出代表,更曾被誉为以色列“第一公民”。这是以色列“可悲的一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法院宣布判决结果后说。  相似文献   

19.
中东和平进程在4月份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而此时以色列国内政坛却突生波谰。4月16日,以色列警察当局向总检察长鲁宾斯坦国家检察官阿尔贝尔提交了一份有关“巴龙丑闻”案的调查报告,建议起诉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上图)在任命政府官员时有欺诈行为并辜负了公众的信任。  相似文献   

20.
2012年5月8日,在中国访问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不会忘记,二战期间上海人帮助犹太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为他们提供了避难场所的历史,以色列对上海永远心存感激,其实,从宋代开始,犹太人就在河南开封定居,至今,开封不但生活有犹太人后裔,还留有不少与此相关的遗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