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国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由英王亨利八世领导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亨利八世的离婚案是促使这项改革爆发的导火线,但改革阿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深刻社会历史原因,正是这些社会历史条件的存在才使亨利的改革成为可能,使英国的改革得以成功完成;改革巩固了封建王权,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英国中世纪社会历史的演变及欧洲政治局势的变化,对亨利八世宗教改革评价的传统观点─—“不彻底”说提出质疑,高度评价了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对英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英国罗拉德派运动上承14世纪威克利夫宗教改革,下启16世纪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仅在英国史上,甚至在欧洲史上都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亨利八世(Henry VIII)是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第二任国王,在英国的发展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亨利八世被人们所熟知大多是由于他辉煌的政绩、六次婚史和宗教改革。然而,亨利八世不仅是一个对英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国王,也是一个音乐家,至今仍有他的作品流传下来,并在音乐会中演出。亨利八世"国王"和"音乐家"的这两种身份互相作用,对英国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6世纪初,教会仍是英国最大的封建主,是超然于都铎王朝的“国中之国”。亨利八世将个人动机置于建立民族国家的进程之中,进行宗教改革,剥夺教会的地产,并将没收的教会地产大肆出售,从而沉重地打击了教会势力,巩固了英国宗教改革的成果,且对当时英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亨利八世》是莎士比亚于英国宗教改革时期创作的一部历史剧,讲述了英国国教在国王的直接领导下,脱离罗马教廷的统治独立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莎翁对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女王这都铎二君治下的英国持肯定态度,该剧对不列颠人民亦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7.
清教徒     
清教徒是16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国教内部分离出来的宗教派别。16世纪上半叶,英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皇决裂,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以英王首领的国教会(圣公会),但保留了天主教的主教制"、重要教义和仪式。  相似文献   

8.
英国的宗教改革,作为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决战之一,经过了较长的时期。文中论述了亨利八世和爱德华六世时期宗教改革的诸问题,特别是其中萨默塞特主政所展开的宗教改革的一些问题,及其垮台的原因。本文依次论证了亨利八世的中间路线与改革派执政,萨默塞特公爵主政,及其所开展的宗教改革舒缓进程,萨默塞特的倒台;并且指出此后英国改革更为激进、迅猛  相似文献   

9.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前,英国教职界既向罗马教皇纳税,也向英国国王纳税.国王的征税份额高于教皇,且教皇所得款项中的大部分税款被国王占有.这一事实加剧了教皇同英王的矛盾和斗争,助长了英国教职界对英王的不满情绪,对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亨利八世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变革时代,其中尤以政治、宗教变革突出。在这一变革中,议会作为国家的一个政治机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英国历史学家历来对这个时期的议会,特别是1529—1536年持续长达7年并通过一系列宗教改革法案的所谓‘‘宗教改革议会”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评价。本世纪英国都铎王朝史权威波拉德和埃尔顿均认为“近代议会”应以亨利八世时期为开端。英国一些历史教科书甚至说,这个时期建立的新型的君  相似文献   

11.
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掀开了英国要求民族独立、建立专制王权运动的序幕。在这场运动中,亨利八世本人的个人经历、性格和意志对左右局势起了一定的作用。他与凯瑟琳王后的解除婚姻案引发了与罗马教廷的决裂,而他的天主教信仰又使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仅仅处于使王权与教会分立而不是改革天主教教义的程度。他死后,改革派发动的“秘不发丧”,是对他的“意志”的一种反动,其结果却是对英国民族发展的一种推动,因而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英国宗教改革中的爱德华六世改革进行了详细的个案研究,考察与评价了萨默塞特执政时期与诺森伯兰执政时期先后实施的各项宗教改革措施,并对这些措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爱德华六世宗教改革是对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继承与发展,并为以后伊丽莎白一世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英国的宗教改革见证了亨利八世君主形象的巨大变化。《至尊法案》颁布以后,亨利八世及其大臣聘请了一批绘画艺术家来创作作品,以宣传国王的王权至尊。这些画作除了强调国王的王权外,还体现了亨利八世对于国家的一些构想。与此同时,这些画作还反映了当时政治现实和文化潮流。对于这些材料的解读,能够帮助我们对宗教改革时期的英国政治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全面地考察英国宗教改革得以发生的原因,从国家与教会的二元结构、异端传统、人文主义及亨利八世离婚案等因素入手,提出了英国宗教改革从可能变为现实的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15.
十六世纪的西欧,处于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时期。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也在各国宗教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出现了危机。在此种情况下,英王亨利八世发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他无意于教义的探索和争论,而旨在加强专制王权统治和确立民族国家的主权。因此,他得到国内成长中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支持。这场改革促进了英国民族国家的成长,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对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也使亨利八世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历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对国家政府机构作了全面改革,在欧洲以均势外交政策保障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这些促使英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使英国最终形成为统一集权的近代民族国家,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亨利八世作为拥有空前权力的专制君...  相似文献   

17.
新贵族是在16世纪早期亨利八世国王进行宗教改革时开始形成的。亨利八世通过宗教改革,将教会的管理权从罗马教皇手中夺到英国国王手中,建立起英国国教,同时没收天主教会的全部地产,并将其中的大部分予以出售。购买教产的主要是商人、官吏、富有的自由农民以及大部分地主。这些人买到土地后几乎立即进行圈地,变为新贵族。新贵族与旧贵族的主要区别在于生产方式的不同,旧贵族仍采用封建生产方式,将土地出租,收取货币地租;新贵族则建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牧场,雇用农业工人种植粮食,放牧羊群,获取高额利润。新贵族又与资产阶级不同,他们是…  相似文献   

18.
英国国教是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运动中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为摆脱罗马教皇的统治和打击天主教会的势力,在英国推行宗教改革后形成的英国国教会。它是否属于新教教派?课本第一章第三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即第17~19页的文字中没有明确的说明,但在第19页的《宗教改革后新旧教的并立》插图中把英国国教列为“新教区”。可是在课后的练习题3中问道:在西欧的宗教改革中,产生了哪些主要的新教教派?《教学参考书》第43页提供的参考答案却是:路德教派和加尔文教派。很显然,在这里,课本与教参对宗教改革运动中出现的英国国教是否属于新教教派界定不一…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英国历史上共有六位女王。她们是: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玛丽二世、安妮女王、维多利亚女王和伊丽莎白二世。玛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王,1553~1558年在位。其父亨利八世曾在英国推行宗教改革,建立了英国国教。但玛丽女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正...  相似文献   

20.
亨利八世时期的宗教改革遭到了保守派贵族以及习惯于旧传统的民众的反对 ,为了把改革进行下去 ,当时的首席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在亨利八世的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措施 ,包括《叛逆法》的修订及其实施、侦缉与告密、武力镇压等等 ,这些措施保证了英国的宗教改革得以推行 ,并且没有发生大的动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