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上海的高度都市化,都市文学应运而生,城市成了独立的审美对象,作为洋场浪子的穆时英上承刘呐鸥而下启20世纪40年代的日常都市传奇书写。他聚焦于都市的糜烂与灿烂,都市的工具理性掠夺了人的价值理性,小说彰显了一定的理性批判精神。而由于自身的局限、历史的吊诡、时代动荡,30年代中后期,他的洋场都市文学逐渐走向式微乃至消湮。  相似文献   

2.
This article takes a critical look at three pervasive urban legends in education about the nature of learners,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looks at what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research has to say about them. The three legends can be seen as variations on one central theme, namely, that it is the learner who knows best and that she or he should be the controlling force in her or his learning. The first legend is one of learners as digital natives who form a generation of students knowing by nature how to learn from new media, and for whom “old” media and methods used in teaching/learning no longer work. The second legend is the widespread belief that learners have specific learning styles and that education should be individualized to the extent that the pedagogy of teaching/learning is matched to the preferred style of the learner. The final legend is that learners ought to be seen as self-educators who should be given maximum control over what they are learning and their learning trajectory. It concludes with a possible reason why these legends have taken hold, are so pervasive, and are so difficult to eradicate.  相似文献   

3.
阆中古城有关张飞的传说流传甚多,皆源于张飞镇守阆中的历史。这些传说将张飞神话为阆中古城的保护神,千年传诵,影响深远,成为阆中古城重要的文化资源,时下理应成为阆中古城旅游开发的"主牌"。  相似文献   

4.
规约民间传说叙事变化的重要内容是民间信仰。民间传说的发展离不开民间信仰,民间传说为民间信仰的传播和保存提供方便。民间信仰主要通过神话余音、民间祭祀的叙事话语和历史表达等方式存在于民间传说之中。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也给民间传说创作和传承带来了消极影响。民间信仰是导致民间传说神圣叙事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舜帝传说情节单元与民间故事母题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舜帝传说与民间故事有着宽广而深刻的联系,一方面,原生态舜帝传说的情节单元作为原型对民间故事的母题产生着源远流长的影响.另一方面,民间故事母题当中的因子又渗透到再生态舜帝传说当中使得舜帝传说更为丰富多彩.舜帝传说中包含了大量民间故事的传统主题和母题原型.而民间故事中,难题考验故事、孝子故事、灰姑娘型故事、两兄弟型故事、仙女救夫型故事和恋人殉情故事与舜帝传说的情节单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上海故事汇"是近期在上海兴起的一项群众文化活动,渐渐赢得了沪上观众的青睐。故事汇运作成熟,表演机制独特。主持人作为主导,独挑大梁。故事家们用沪语讲述幽默滑稽故事,贴近市民生活。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故事本身的内容围绕海派文化和都市传奇,迎合市民心理。因此这一本土民间文艺形态得以成功。  相似文献   

7.
关于晚唐闽僧智广有很多神奇传说流传。对有关智广的两个传说的成因和衍变过程加以考察分析,从中不仅可考见闽地民俗信仰,而且可察知从唐末五代至南宋禅僧被神化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8.
“革命英雄传奇”是新中国时期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的革命历史小说,其人物类型、叙事结构脱胎于“陈旧”的“中国故事”.它通过对某些原型结构的置换和转化,创造出大众读者熟悉的语境,使得“革命主题”得以传播和普及.革命英雄传奇如何置换“中国故事”的原型,并将新的革命主题植入其中?在试图克服革命立场和旧的趣味之间的矛盾时,采用了哪些策略,其效果如何?论文通过对“十七年”时期的革命英雄传奇的人物和结构的分析,尝试探索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古代传奇小说,胡应麟、鲁迅等人都作过准确的概括,但尚未深入传奇内部结构的审美要素进行分析,传奇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在情节、时空、人物塑造、意境意象等方面有其独特的文本形态与特征,尤其是传奇的时间与空间更是构成传奇叙事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0.
从叙事逻辑解读唐传奇,着眼于故事内容,唐传奇主要有复仇式、报恩式、劝诫式、觉悟式等模式,这些模式都有自己的逻辑序列。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唐传奇的艺术成就,说明了唐传奇是中国小说走向成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商周青铜器极好地做到了造型设计与装饰纹样的贯通勾连和交相辉映。不管是现实中真实的动物,还是想象中虚幻的神兽,往往都流传于神话传说当中,通过人们的理念构想反映于青铜器造型与纹样之中,反映出造物者相当浓厚的神话设计思想与理念色彩,从而使商周青铜器达成了从语言文字到视觉图像的文本转换。  相似文献   

12.
Campus-based urban legends have the potential to convey and construct student culture in higher education. Basic qualitative and humanistic research methods were used to collect, analyze, and interpret legends related to the academic experience of collegiate life.
Claire Howell MajorEmail:
  相似文献   

13.
"六祖分支"与"九隆神话"是彝族发展史上较为重要的两个传说。"六祖分支"发生在大约2500多年前彝族主体阿普笃慕部落在云南东川洛尼山分支发展的故事;"九隆神话"则是发生在大约2000年前的两汉交替时期云南哀牢夷(彝)初始王九隆的故事。"六祖分支"和"九隆神话"这两个重要传说,说明了彝族先民开拓进取与奋力发展的精神以及彝族文明史的悠久,反映了彝族与汉族乃至整个华夏民族一样,都是"龙的传人"。  相似文献   

14.
C.S.刘易斯所作的纳尼亚王国七部传奇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基督教《圣经》的阐释.这七部传奇中体现了基督教的多种精神,纳尼亚王国传奇是儿童童话冒险版《圣经》.  相似文献   

15.
在唐传奇初期,文体地位不高的唐传奇与诗文特别是最有可比性的叙事古文之间在思想内容上相互渗透。这种渗透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传奇之佛道怪奇倾向渗入诗文;诗文之儒家道德渗入传奇;诗文夸耀盛世的创作思想渗入传奇,传奇也开始博物颂盛;诗文拒语神怪的特点渗入传奇,传奇也关怀现实。  相似文献   

16.
阆中历史上曾出现过两对兄弟状元,成为中国科举史上的佳话。伴随着四大状元的出现,"自放状头"、"陈母教子"等众多关于状元的传说也随之产生并广为流传。这些传说是古城科举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六朝志怪的粗陈梗概发展到唐人小说的文辞华艳,不难找到竹林寺传说幻想奇特、情节优美的影响。另外,竹林寺传说对道教仙话小说影响颇深。这既有情节构件的置换:竹林圣僧演变成壁画圣僧,再进一步演变为壁画神仙;又有细节幻构的传承:竹林寺传说中飞龙行舟的细节.被仙话小说积极采用。  相似文献   

18.
"剪灯三话"是明代三部重要传奇小说集,在中国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史上,它们起着上承唐传奇、下启《聊斋志异》的重要桥梁作用。"三话"作为自为的小系统,其题材选择的承传沿袭呈现出情与理的消长搏击、现实与历史的离奇反思的审美特色。此种特色的形成与时代环境、小说思潮、作家个人素质等方面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文化发展到了今天已经形成了缜密的体系,从龙的习性、偏好到龙的族群、谱系,甚至是龙的繁衍生息,都有证可寻、有据可考,而这些证与据则都是从文献或文化传说中得来的,因此笔者就从文献、神话传说等角度来剖析龙形象。  相似文献   

20.
越南汉文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皇越春秋》是越南汉文小说中最经典的历史演义类的小说,在这部历史演义小说中,浸润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越南本土文化.这篇文章不在分析它作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内涵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或将之与《三国演义》比较,而是重在分析文本中的神话传说,通过分析,了解其中的神话传说,进而认识这些神话传说与越南神话传说的联系,以及这些神话传说与中国神话传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