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村委会选举无疑是当前中国农村政治生活的焦点内容之一.本文就目前我国农村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选举程序未规范化、选举过程形式化等问题作了分析,并探讨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村委会选举无疑是当前中国农村政治生活的焦点内容之一,本就目前我国农村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选举程序来规范化,选举过程形式化等问题作了分析,并探讨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1989年,安徽省岳西县莲云乡腾云村首次采用组合竞选制选举村委会主任,打破了上级提名、村民举手通过的形式,实现了腾云村历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民主政治。20年间,腾云村共历经七届村委会,其中五届采取的是组合竞选制模式产生的领导班子。然而,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采取的是“海选”模式。组合竞选制在经过几次实践后.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全面推广,与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4.
影响村委会选举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敬华 《天中学刊》2005,20(3):24-26
选举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与核心问题。村民委员会选举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选试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农民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伟大尝试。影响村委会选举的因素有多个,应引起重视。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有助于中国的"草根民主"早日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5.
陈静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2):124-126
村委会选举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基层最具体的体现,作为国家倡导的一项重要的乡村政治民主化运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拟就村委会与党支部、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和有关村委会选举制度的立法与执法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针对目前村委会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进一步健全我国村委会选举制度提供借鉴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农村选举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基层民主的开始,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选举制度的确立并不必然意味着民主政治的实现。在当前的基层选举政治中,在多大程度地体现了民主?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村委会选举的民主选举功能基本实现;村委会选举的监督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村委会选举的民主教育功能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7.
村委会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为农民开创幸福生活提供制度平命。文章在分析村委会选举形成的动力及现阶段村委会选举所面临的阻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村委会选举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进行的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各种破坏村委会选举的行为相继出现。一些严重破坏村委会选举的行为,是否应以犯罪论处,应以何种犯罪论处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司法工作者面前。笔者就破坏村委会选举行为是否应受刑罚处罚,应定何种犯罪进行探讨,提出自已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行村民自治,作为村民自治基础的村委会选举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是,在现行的村委会选举活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由此,党和政府要统筹考虑,全盘规划,从宏观制度层面对村民自治特别是村委会直选进行引导,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0.
农村村级妇代会组织与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地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村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地位低落,与农村一些村妇代会组织虚置或组织作用弱化有直接关联。在一些地方,农村妇女以及村妇代会在乡村公共权利结构中的状况基本上可用“无权无势“来概括。由于社会资源的相对匮乏,妇女的组织优势在农村村委会选举和村理中难以发挥作用,妇代会自身组织乏力使妇女在选举中难以形成合力,以表达妇女的意愿。  相似文献   

11.
儒、道、佛三家的修养观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儒家修养目的是成德成人,修养依据是礼义规范,修养态度是积极修为,修养方法是内省外求;道家修养目的是与道合一,修养依据是循顺自然,修养态度是消解人为,修养方法是致虚守静;佛家修养目的是成佛涅槃,修养依据是佛法戒律,修养态度是虔诚救度,修养方法是定慧双修。三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修养实践。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在个案研究时,应着重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建立研究关系;二是如何增强角色意识;三是如何控制过程;四是如何更好理解被访者;五是要注意发挥社会学的想像力;六是要注意把握研究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图像在采集与传播过程中,随处可见权力的影子。没有权力的相伴,图像就无法采集与传播。然而,图像在传播时,控制它的权力会悄悄地发生了滑动和漂移,从制作者手中转移到受众那里,无意中,图像另寻了“新欢”,背叛原来的“东家”。吊诡的是这“新欢”正是“东家”极力向图像推荐的。但是,如果为了防止图像背叛自己,就禁止图像传播,又会因噎废食。图像和权力真是一对充满悖论的欢喜冤家。  相似文献   

14.
劳动以对象意识和主体意识的诞生为前提,以内在的精神活动即思想为前提,劳动是外在化和客观化了的思想。思想本身就是劳动,是决定其他劳动的劳动,人是一种思想着的动物。哲学是思想的最高的、最彻底的和最纯粹的形态,思想规定了人的特殊存在方式,而哲学则规定了思想的存在方式。哲学活动的目标是要超越一切确定性、有限性而走向终极,追溯终极原因和认定终极意义,这决定了劳动的范围和劳动的目的。哲学还要反思自身和自我批判,其所具有的内在否定性,人因而能够突破种种限制而超越既定世界,不断创造出崭新的未来和理想天地。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最高"解释",这种解释塑造了改造世界的主体——人,奠定了人的内在世界,人内在的观念内涵决定了人外在地对世界的改造。文化世界是根据观念建立起来的,因观念的变化而提升和变化,哲学便是改变观念的活动,是改变个体心灵的活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哲学的力量是本源性的力量,人的日常行为和日常所思由其所派生。人的力量和意志来自于内在的思想,来自于内在的哲学认识和哲学信仰。  相似文献   

15.
张格 《海外英语》2012,(16):283-284
The language is a play of signs. However, behind the signs is the culture manipulates the signs. The sign is the surface structure; while under the surface is that the thinking pattern matters, which is the only small part of the culture. The culture difference always exists. I would like to study it in terms of the problems which the essay reveals. The first part is to list examples, and the second part tries to analyze it in terms of thinking patterns.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ding part. It intends to find solutions to avoid that problem.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的方法,对大鳍鱯繁殖期的性腺、肝脏、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鳍鱯雄性亲鱼精巢、肝脏和肌肉中,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0.90g/100g;其次是精巢,为26.38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8.38g/100g。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精巢最高,占53.41%;其次是肌肉,占52.93%;肝脏中最低,占51.96%。雌性亲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0.61g/100g;其次是卵巢,为22.42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7.04g/100g。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卵巢最高,占52.85%;其次是肝脏,占51.76%;肌肉中最低,占49.OO%。从脂肪酸组成来看,雌雄亲鱼均为MUFA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SFA,PUFA比例最小。雄鱼与雌鱼的三种组织器官中,所占比例较高的脂肪酸相似,它们是C18:1n.9(油酸)、C16:0(软脂酸)、C18:2n-6(亚油酸)和C16:1n-7(棕榈酸)。研究揭示了大鳍鱯繁殖期雌、雄亲鱼主要组织器官在物质构成上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意境说”是一个最具民族特色的经典概念和审美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诗论教学的重点.意境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意境”说的形成时期,主要是唐朝;第二时期为“意境”说的发展时期,主要是宋朝;第三时期为“意境”说的成熟时期,主要是近代.“意境”是抒情型文学作品的审美理想,是情景交融的、寓含人生哲学意味的、具有张力的诗意空间,它具有三个审美内涵: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的生成需要读者的参与和感悟.“意境说”教学的落脚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让学生运用诗歌的“意境”理论来分析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知识与德性     
知识与德性在现代发生了分离,这是知识与德性双重堕落的必然结果,而其根本在于知识的堕落。弥合知识与德性的唯一途径是回归古典精神,这意味着回归古典的知识与德性,首先是回归古典的知识,即古典哲学。古典知识和德性的目的都是人的完善,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就是苏格拉底的著名论断"德性即知识"的涵义。知识堕落集中表现在知识的分裂上,其结果不仅是德性的败坏,而且表明德性是不可能的。知识与德性的分离最令人震惊的表现就是哲学家的人格分裂。  相似文献   

19.
基于VB6.0的计算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计算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案,其中计算机接收和发送数据是用VB6中的MSCOMM控件来实现的,并将接收的数据保存在数据文中以备后继处理;单片机接收计算机的数据主要是用来设置单片机的工作参数的,单片机定时向计算机发送一定的数据,主要是单片机产生的数据或由单片机检测的数据,用汇编语言编程.  相似文献   

20.
论教学的生命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中的生命关怀是达成教育中关怀生命的基础与关键。教学的本真乃生命与生命的共契。教学源于生命,生命是教学的元基点与逻辑起点;教学循于生命,教学必须遵循生命生长的自然天性,是教学之道;教学达于生命,教学要促进学生生命整全、自由与可持续性地成长与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