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昭安 《知识窗》2008,(5):22-22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所写的“空城计”的故事,脍炙人口,几乎家喻户晓。但诸葛亮导演罅这场“空城计”,只是罗贯中虚构的一个传奇故事。不过,在这之外,历史上倒曾有过不少“空城计”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2.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所写的"空城计"的故事,脍炙人口,几乎家喻户晓.但诸葛亮导演的这场"空城计",只是罗贯中虚构的一个传奇故事.不过,在这之外,历史上倒曾有过不少"空城计"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3.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诸葛亮摆的“空城计”定会拍案叫绝。诸葛亮利用了人们惯常的思维定势,而司马懿则吃了思维定势的亏。这种事例在近代战争中也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三国大博弈     
关羽放走曹操,背后另有深意;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也是一场权谋游戏;空城计更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合演的一出戏。战争未必你死我活,有时候更是你活我也活。  相似文献   

5.
我对焦聘文素昧平生,只是在2011年12月编发过以他为主人公的题为《担纲社会责任的学者——焦聘文》的人物通讯,这才对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前不久,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一部长达50多万字的文集《数字凝聚智慧的‘炼金术’》,邀请我写篇书评,我欣然允诺。  相似文献   

6.
晨曦 《金秋科苑》2012,(14):12-12
我对焦聘文素昧平生,只是在2011年12月编发过以他为主人公的题为《担纲社会责任的学者——焦聘文》的人物通讯,这才对他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前不久,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一部长达50多万字的文集《数字凝聚智慧的‘炼金术’》,邀请我写篇书评,我欣然允诺。  相似文献   

7.
<正>"想他人之未想,言他人之未言,做他人之未做。"焦聘文的不少有关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调研成果"出炉"后,常常能引来周围人的由衷赞叹,"这位学者长了‘第三只眼’,太善于发现一些盲区了。"对焦聘文来说,不论是调查研究,还是著书立说,都务求深入、严谨、细致、新颖,真正拿出"干货",让劳动成果有价值、有意义。多年来,他在报  相似文献   

8.
发明创新是人类才能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发明创新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逆向思维就是其中一种常用且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事物的相反方向,用反向探求的方式对产品、课题或方案进行思考,从而提出新的课题设计或完成新的创造的思维方法。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可以巧妙地解决一些用常规思维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对疑难问题取得突破性的解决,或创造出独特新颖的产品、方法、理论等。历史上司马光砸缸、诸葛亮的空城计、法拉第的磁生电研究、史丰收的速算法,以及军事上的…  相似文献   

9.
"诸葛",因为诸葛亮成为绝顶聪明的代名词。上一次我们已经谈到,从史实上看,诸葛亮只是被刻意神话的、重文轻武的普通人而已。但诸葛家族的确出过"文武全才"的人物,不过这个人却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三国演义》中,诸葛瑾被描述为能力一般,只是因为诸葛亮的面子,才在吴国居高位的庸才。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诸葛瑾是个比诸葛亮还招人喜欢的人物。德盖天下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长,父亲过世之时,诸葛亮八岁,诸葛瑾也  相似文献   

10.
云舒 《金秋科苑》2011,(24):31-31
在中国经济学界,焦聘文是一位很活跃的学者。他是一位不倦的经济和文化的思考者,为了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的和谐,他常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地方和国家决策,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焦聘文,1958年10月生,汉族,陕西神木人,大学本科文化程度,中共党员,统计师。现供职于陕西省神木县社会经济调查队,担任工会主席、党支部宣传委员、农调主管。他还是陕西省统计学会会员、榆林市统计学会理事、中国未来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一代名臣,治国有方。在他的治国方略中,德法同济思想是其中的一大特色。本文尝试从文化的熏陶、个人的学识和时代的要求三个角度对诸葛亮德法同济思想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期比较客观、全面地把握诸葛亮德法同济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从诸葛亮的治国之能、军事才能及坚定的信念这三方面分析诸葛亮出师北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擅治军。这与他戎马倥偬、征战四方的军事生涯是分不开的。正是他的丰富经历为其治军思想提供了丰富、坚实和不可多得的经验积累。本文通过对诸葛亮治军思想的分析,认为诸葛亮治军有四大特点:治军以明、以信为本、执行严格、公正公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民历来对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十分敬佩,认为他有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本领,简直把他看作是智慧的化身。根据陈寿所著《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记载,刘备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阐明天下大势,诸葛亮作了《隆中对》。这篇对策高度概括了当时的天下大势,正确地估计了未来天下三分的局面,是我国古代一篇富有预见性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有一个人比诸葛亮的架子更大。诸葛亮是三请,他则来了个四请。这人是谁?他就是贞观名臣、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宰相马周。  相似文献   

16.
娄性诚 《科教文汇》2010,(19):74-75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在赤壁之战中,作者使用了衬托手法来塑造这个形象。有周瑜、鲁肃、刘备等正面人物的衬托;有曹操、吴国"群儒"等反面人物的衬托;还有曹操衬周瑜,周瑜衬诸葛亮的层递式衬托,突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能言善辩、宽容大度。为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留下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7.
读过三国志的,都知道诸葛亮的神通广大,他能够趁着大雾,来一个草船借箭;他又会登台作法,借到东风,来一个火烧赤壁,把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诸葛亮真是懂得遍甲天书,能够呼风唤雨么?稍许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片鬼话。不过看起来,诸葛亮虽然不能呼风唤雨,但是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第89回,诸葛亮为平南蛮擒孟获,进军秃龙洞,先头部队兵士误饮"哑泉"之水,腹痛不能言。诸葛亮大惊,遂自驾小车前来,只见一潭清水,深不见底,水气凛凛,军不敢试。诸葛亮下车,登高望之,四壁峰岭,鸟雀不闻,心中大疑。  相似文献   

19.
韩吉辰 《知识窗》2005,(3):54-55
诸葛亮惊遇"四毒泉"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平南蛮擒孟获,酷暑时节,进军秃龙洞,蜀军先头部队兵士误饮"哑泉"之水,腹痛不能言.诸葛亮大惊,知是中毒,遂自驾小车,引数十人前来看时,见一潭清水,深不见底,水气凛凛,军不敢试.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古往今来,人们都承认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同时,人们更敬佩他的形势分析能力、预见能力,赞叹他的情报与决策思想,因而在小说、戏剧中,诸葛亮成为仰知天文、俯知地理、能掐会算、预知未来的神人。本文即就诸葛亮的情报与决策思想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