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近代中国宪法宪政精神缺失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是政治学和法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从逻辑上看,宪政以宪法为基础,只有当宪法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与宪政的精神要义,即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相一致时,宪政的实现才成为可能.然而近代中国宪法与宪政的精神要义总体背离,基本成了确认军阀独裁合法化的工具.反思近代中国宪法缺失宪政精神要义的表现和原因对于当前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实现宪政理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朝慧 《天中学刊》2008,23(1):17-21
关于我国转型期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现代化建设,国内有的学者提出借鉴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思想.在"宪政"民主原生的西方自由主义语境下,宪政民主导致权力与自由间无法协调的矛盾和困境,这种困境将尝试通过政府权力的集中与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相结合和统一的路径而走出.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考验,说到底都源于一个“权”字,因此,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贯彻执政党建设始终的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就必须解决“权力来自谁”、“权力为谁用”的问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正确掌权的能力,并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来完善对权力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农村税费改革制度的推行以及村委会选举制度和农民选举权、受教育权等各项基本的宪法权利的实现情况均折射出宪政问题,都是当前最民众化和国情化的重大问题.宪政是以共和、民主、人权为要素,强调对国家权力规范的民主政治形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七成人口是农民的国家而言,在农村中渗透宪政理念,建立农民的公民权意识,在现行制度的推行中实现对农民基本的宪法权利的保护,是宪政理论的实践意义所在.本文在国内法学界对于宪政问题的关注的学术背景下,抓住国家西部开发和"三农"保障的政策热点,力图在宪政范围内给西北农民权利问题寻找一个宪法上的权源.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宪政之间存在一种张力,宪政总是试图"约束"民主,而民主总是试图摆脱这种"约束".民主与宪政之间存在张力的根源之一在于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人性观.但是,民主与宪政并不是根本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亲和性,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消解民主与宪政之间的张力,使之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是自由主义理论的重要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转型期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现代化建设,国内有的学者提出借鉴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思想。在“宪政”民主原生的西方自由主义语境下,宪政民主导致权力与自由间无法协调的矛盾和困境,这种困境将尝试通过政府权力的集中与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相结合和统一的路径而走出。  相似文献   

7.
王运红 《天中学刊》2008,23(1):22-25
宪政的根本精神就是对权力的限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存在着大量限制君主权力的宪政因子,如法律理论、先例习惯以及祖宗家法、先皇故事等.这些因素某种程度上起着与西方宪政学说中的"限制权力"理论相类似的作用,是传统法律文化中可资利用的宪政资源.中国本土没有生发出宪政的制度,根本原因不在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当中没有宪政的因素,而在于传统中国没有出现适宜宪政基因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霍曼斯(G.C.Homans)、布劳(Peten M.Blau)是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社会交换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从社会交换的角度研究过权力现象.原著作者在《当代社会学理论》(Contemporary Sociologiacl Theory)一书中分别介绍了社会交换论的这两位大师关于权力的基本主张,指出二者间的有关差别,并比较了当代社会交换理论的权力观与功能主义的权力观、冲突论的权力观的差异.原作对认识权力的起源、本质、权力的合法化及其被反抗的过程等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宪政是国家以宪法为基础,实现宪法价值的政治形态和政治过程。宪政的价值在于其能够维护民主的有效运作,实现权力的合理配置与人权的切实保障。这三个方面的价值均指向"权力"这个政治的核心内容,均与保证权力的运行密切相关,并且需要通过制度化来保证权力的运行符合宪政的目的。因此,权力运行的规范与限制是宪政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科学理解高校学生权力的内涵应将权力的概念与高校组织特性实行有机结合.高校学生权力是指学生通过自身资源、组织制度、法律等手段对学术人员,行政人员施加的影响力.我国高校学生权力存在着高校学生通过自身资源发挥权力相对有限、学生组织实则无权、高校学生权力缺乏法律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应通过树立科学的学生权力观、实现高校组织制度创新、健全高校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法律与章程等举措,保障并实现高校学生权力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1.
权力观是对权力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解决好党员干部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是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公共权力理论的主要内容,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权力的属性、特点,公共权力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根源以及公共权力建设中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宪政的主要内涵是通过宪法对国家权力进行限制和对人民自由进行保护。文章在对宪政内涵进行简单地考察之后,指出托克维尔提出的宪政思想是基于对民主的担心,民主可以导致“多数的暴政”,也会导致“民主的专制”,从而带来个人自由的失却。为防止这种危险,托克维尔认为必须实行宪政,即首先要在国家机构内部实行权力制约,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制衡和权力的横向分立;其次是宪法对国家的权力要有明确的限制,保证公民有结社和言论自由,从而实现宪政与共和两种政体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宪政与民主分别同消极自由理念与积极自由理念相对应,也就必然反映两种自由理念的对立统一关系。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分别回答了“谁治理我?”和“我被治理的程度如何?”这两个问题,但它们要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民主主张积极参与和行使国家权力,宪政则强调以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和自由为目的限制政治权力,两的互补互动、磨合产生了宪政民主制,较为有效地解决了人类政治生活中重大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福柯的权力现与传统权力观有很大不同,他的权力是一种力量,是网状的.本文借用福柯的权力观来分析当代学校考试中的权力及其运作.既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指出了考试作为一种知识交换过程所具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宪政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在本原意义上,宪政被认为追求两种核心价值的法律正义:一是确保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自由,二是限制社会公共权力.作为一种捍卫个人自由的政治学说,宪政以宪法为基础,有限政府、分权制衡和法治是其基本的制度安排.自由主义宪政在制度安排上试图贯彻各种美好的理念,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面临诸多困境,如私有财产权与代议制民主的冲突,个人权利与公民权利的冲突,民主与效率的冲突.宪政在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自由与权威、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上由两难导致困境.并最终背离自由主义宪政的初衷,最大的原因在于传统自由主义赖以建立的功利主义伦理基础.西方自由主义宪政要想摆脱困境,必须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哲学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福柯和韦伯的权力观代表两种不同的权力类型,通过比较两种权力观的不同以及它们产生的社会条件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在当今社会中如何使用权力观以及用何种权力观去审视社会问题。指出研究两者间的差异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发我们对这种新的权力理论视角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从古典宪政的力求避免暴政,到限制政府白由裁量的依法治理,到用经济社会力量限制政府权力,再到社会选择理论,传统宪政的发展走入了两难境地。新宪政论从两个向度回应:一是在理论上倡导有限而负责的政府,二是制度设计上要求一个不同于彻底参与式民主与讨价还价式审议民主的政治制度。用新宪政的观点来看待中国,一方面,传统宪政的限权对中国依然有意义;另一方面,培育公民社会是一个有效的落实手段。  相似文献   

18.
公车改革作为有关政府自觉规范权力运作、寻求先行法治化的一种尝试,其所蕴含的宪政意义和积极因素并不亚于诸多宏观的政治法律体制改革.但是在受到高度评价的同时,这一被政府赋予促进公共善之使命的改革举措也遭遇公众广泛的质疑,基于宪政视域考察所得出的不信任本源集中于程序缺陷引发的若干消极因素.对程序缺陷的矫正成为解惑公众质疑和应对车改系存问题的关键.而程序导向性的矫正措施可以衍生出某种以公众民主参与为特征的更高层次的新型政府决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弭民主政府与公民不信任的传统冲突.车改本身的积极因素与对其系存的消极因素的矫正机制相结合,折射出政府权力运作迈向宪政格局的曙光.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宪政的实质、内涵及其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是一个涉及宪法、社会根本制度、政权组织方式等重大问题的概念.宪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和统治秩序.从西方宪政史的重要文献看,维护资产阶级私有制,实行多党制、议会民主与三权分立等制度,构成了西方宪政特有的内涵.我国已探索出一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宪政民主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0.
制宪权是宪法学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问题。科学的制宪权理论有助于一国的民主宪政建设。研究制宪权问题,应首先正确处理以下三种关系:制宪权与人民主权的关系、制宪权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制宪权的享有与行使的关系,以及从制宪权的来源、本质、地位及主体四个角度客观地解读制宪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