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其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凡的.教师期望效应有正负效应之分.为了实现教师期望的良性循环,要求教师掌握期望效应理论,通过对学生全面客观的了解形成恰当的期望,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期望通过合适的途径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2.
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其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凡的.教师期望效应有正负效应之分.为了实现教师期望的良性循环,要求教师掌握期望效应理论,通过对学生全面客观的了解形成恰当的期望,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期望通过合适的途径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3.
教师期望是影响教育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期望效应有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之分。为了实现教师期望的良性循环,要求教师掌握期望效应理论,通过对学生全面客观的了解形成积极的恰当的期望,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期望通过合适的途径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期望效应其实质是一种激励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它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暗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形成教学过程中的良性循环,但是这种效应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目前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交流和意义的构建现象,指出教学过程应该参与情感的交流,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而且这种期望能够被学生很好地接纳和理解,对于促进大学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教师对学生期望效应的实现过程,是由期望的形成、期望的传递和期望的收效三个环节组成的一个锁链。这种论断已得到许多研究结果的证明。期望的形成是开始的一个环节,期望形成与否、内容如何、准确性和稳定性如何。对后继的两个环节影响重大,因此成为教师期望效应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课题。在美、英两国关于教师期望效应的研究中,期望产生的基本类型不外两种。一种是人为  相似文献   

6.
教师期望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期望是教师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所形成的一种期待与关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期望效应是在教师期望的基础上形成和产生的影响或结果,具有正效应或负效应和非泛化性.在英语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对学生适当的、积极的教师期望的形成,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教师期望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所形成的一种期待与关注,通过自我实现预言的方式干预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期望的形式多样,期望值有高有低,多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期望教育,旨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教师期望效应”及其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期望效应是一种教育心理效应,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已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期望效应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教育观和学生观上的偏差等问题,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教师期望效应的方法,可使教学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论教师期望的有效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期望效血是一种教育心理效应,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教师期望的有效传递则有助于这种效应的产生。我们在分析了教师期望有效传递的意义、传递的实现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简单地探讨了教师期望有效传递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晓红 《考试周刊》2011,(35):111-112
教师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待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教育心理效应,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期望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传递的实现过程、实践价值和突出效果,简单地探讨了教师期望有效传递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契约作为现代管理的一种形式,其约束力虽不及正式的合同契约,但比正式契约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高校建立一整套系统完善的教师心理契约管理机制,形成教师主体对学校的心理期望与学校对教师主体的心理期望的“默契”,就能使教师产生较好的安全感、工作满意度和对组织的认同感,从而激发教师的潜能与创造力,实现高校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认知、行为和情感相互作用的交往过程。教师期望效应作为一种情感效应,通过学习动机的方式激发和引导学习行为,实现师生间的良性沟通,对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隐性推动作用。在深入分析教师期望形成、传递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技术支持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为研究载体,从教学活动设计的微观层面出发,探讨教师期望的合理传递对大学生学习态度在认知水平、行为倾向、情感体验三个维度的影响程度,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林塔尔成功地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教师的期望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人们将这种心理学现象称为"教师期望效应"。期望效应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期望效应的运用原则1.民主性原则。和谐民族的教育氛围是师生和平、互助相处的基础,也是期望效应产生积极效应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学生也是人格独立的个体,要  相似文献   

14.
浅谈教师期望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教师期望效应申世辉近些年来教师期望效应理论己被人们普遍接受。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就教师期望效应实现的过程、条件及对教学的影响作些初步的探讨。教师期望效应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期望能引起“实现预言效应...  相似文献   

15.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师期望与教学活动共始终。教师期望效应就本质而言是师生互动的一种表现和结果,其实现取决于师生双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实现教师期望,对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教师期望效应及其对教师的"期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期望效应已为大家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本文简述了教师期望效应的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基础及其作用过程,并对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运用教师期望效应做了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教师期望效应就是教师不断对学生树立信心和给予期望.不断鼓励和表扬.教师期望效应实质就是对受教育者实施一种爱的教育、人性化教育以及对其设置更高的期望目标.使他们的成绩沿着教师期望的方向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皮克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期望所引起的"实现预言效应"。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和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9.
期望效应,就是教师在对学生通过一些感知而产生的一种行为预测.这种期望效应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学习,努力地战胜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难题,这就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当学生感知到了教师对自己的这种效应,会加倍地努力学习,不辜负教师的期望.我们所碰到的学困生,并不是智力低下造成的,而是由于学习中的失误,习惯中的失当,家庭教育中的失策没有得到及时揭示和补救,造成后续学习中的认知、方法和心理上的障碍.如果我们能正确运用教师的期望,在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之中不断调整,就能激发学生的信心和期望,促使内因外因结合同时发挥效应,从而使他们发生转化.  相似文献   

20.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教师期望效应,其运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师教学效果。高校会计教学中教师期望效应的有效运用,要求会计教师要对影响教师期望效应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明确运用目标,把握好具体的运用操作方式,对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重视,才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产生良好的期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