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体育课的运动量是指体育课安排的身体练习对学生生理影响的大小。它是衡量一节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效果如何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运动量过小,就不能有效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学生的体质;如果运动量过大,就会造成学生的过度疲劳,易发生伤害事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那么怎样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才算合理呢? 一、运动量的安排要根据中学生机体活动能力的规律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各器官系统  相似文献   

2.
少儿田径启蒙训练的运动量安排武汉市江岸区体委张昌跃儿童启蒙训练是优秀运动员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起蒙训练阶段,运动量必须合理安排。如果运动量安排过大,会对起蒙的学生在心灵上增加恐惧感、害怕训练。运动量安排过小,对启蒙学生训练负荷、技术质量达不到要求。只有...  相似文献   

3.
<正> 体育课运动量安排是否合适,不仅关系到学生对体育基本技术、技能能否较好地掌握,而更重要的是还关系到能否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运动量安排得过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运动量安排得过大,则可能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学习。要把小学体育课的运动量安排得比较合理,应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的运动量,是指在课内安排的身体练习对学生生理影响的大小。如果运动量过小,就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效果不大。相反如果运动量过大,也会对学生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只有运动量适当,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如何安排好体育课的运动量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一、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正是处在长身体时期,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他们都爱好活动,好表现自己,而且在活动中喜欢进行比赛。根据这些特点,在课堂上讲解动作要领时,尽量要做到简而明。有时采用边讲边做示范,有时先讲、后做示范动作,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教学中是注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还是注重“三基”教学?对这个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有较大分歧。有不少教师认为,只要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运动量适当,就是一堂好的体育课。这些教师在体育课中特别注重运动量,甚至以运动量作为衡量一堂体育课是否成功的标准。他们不是根据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去组织教学,而是以能吸引学生,能加大运动量为安排内容的依据,使体育课成了进行体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宁夏大“一”男生中长跑运动负荷量的研究,探讨了高校中长跑教学中运动负荷的控制方法。力求较科学地阐明如何安排大“一”学生中长跑课的运动量及学生相应的生理、生化等机体反应。把经过学生学习实践和效果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初步提出了大“一”男生中长跑课合理运动负荷的阀值。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为有效地提高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可以安排一些简单易行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调节运动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一、弹钢琴:学生按上课队形站立,让学生1~7报数,也可用唱——“哆、来、咪、发、梭、拉、西”音乐,第一排第一个人报“1”或唱“哆”  相似文献   

8.
调控运动量应注意的五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保证体育课能够有较高的学习质量,不仅要让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一些相关的运动技能,更要通过练习的过程,让学生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因此就要求体育课必须要有一定的运动量。不过对于运动量到底如何调控,许多教师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往往认为冬天的运动量可以大一些,到了夏天,运动量则必须减小,以免导致中暑等可能影响教学安全的事情发生。更有一些教师怕运动量大了,或是安排一些有难度的教材,学生学习起来有可能会出现教学事故,于是乎出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考虑,把体育课的运动量一减再减。这样一来,直接使得体育课运动量…  相似文献   

9.
要想使一堂体育课,能得到预期效果,运动量的安排则是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客观依据之一,不适宜的运动量,过小使学生的体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过大会超过学生生理负荷量,影响新技术的掌握,更严重的则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运动量如何为好?笔者想通过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些不成熟的看法。一、安排运动量应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实践证明,“课课练”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系统、科学地安排“课课练”,能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不断地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素质:促进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有效地落实和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它还能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在形成条件反射后,能促使学生利用“想功”(即头脑里产生对运动表象的回  相似文献   

11.
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密度、运动量,是衡量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就在于从课的任务,教材要求、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实际出发,加大课中各项活动合理地运用时间,特别是处理好练习密度与其他各项活动密度的关系,使课的各项安排符合练习过程中学生身体生理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身体获得适宜的运动量,这对于有效地利用上课的时间,检查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疲劳产生的原因及恢复方法 1.1运动量不适宜产生的疲劳。划船教练在制定运动员训练计划时,在抓住专项的同时考虑调整练习安排的运动量。如果练习手段不重复,它的运动量只取决于练习的强度,如果要重复,它的运动量不仅取决于强度,而且还要取决于重复划的次数和重复划的间歇时间,只要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就改变了运动量。  相似文献   

13.
领会课标内涵 走出教学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课改理念的落实也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但是在最近全市组织的体育教学评优课上,出现的问题很多,教师学习理解新课程标准存在偏差,不得不引人思考。一、出现的问题1.关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问题一:老师为了便于控制学生,有大场地不用,而是在很小的场地上或篮球场上上课,学生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想活动却放不开手脚,运动量根本达不到负荷要求。问题二:教学内容安排单一,只注重学生“玩”的兴趣,不注重课堂效果。课堂场面看似热闹,一节快速跑课只安排学生跑了4次,游戏也是没有什么锻炼价值的拼图“200…  相似文献   

14.
1、合理安排运动量在体育运动中,只有合理安排运动量,才能促进身体健康。有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短,缺乏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往往运动量安排较为盲目,存在偏低或过大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身体得不到有效的锻炼,甚至导致运动损伤和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高中体育运动量合理安排与否,,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发育和作业效果,尤其是对中学生身体的发育成长影响更为显著.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健康状现、训练程度、作业条件正确合理的安排运动量,对于增强体质和提高课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由于任务不同,以及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身体训练程度等不同,所以在课的运动量方面也有所不同.如果课的运动量过小,便不能使机体在机能上、生物化学和形态结构上产生应有的变化,也不能获得应有的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量的唯物辩证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并由此提出了科学安排运动量节奏的运行机制,文章提出:运动训练中,运动量也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由量变到质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的三大规律,综合目前的研究,提出安排运动量节奏的形式为“大→小→中质变提高(新的)大→小→中”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正确合理地安排好一个运动队的运动量,并给予科学的论证,这在当前开展“三从一大”训练和力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时候,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我们根据运动队的需要,在运动量的运动强度、密度、时间、数量和质量等五个方面,从实践中探素与总统了一套体育教育学观察与医学生理学检查相结合的全面的运动量测定、计算与评定法,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运动量的测定及其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活动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身体活动能力的培养,对各种练习形式和运动量的计划安排,还必须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控制.从控制因素、控制过程和控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就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活动的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活动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身体活动能力的培养,对各种练习形式和运动量的计划安排,还必须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控制。从控制因素、控制过程和控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就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活动的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锻炼中,需要随时或定期地对自己进行“生理指标”或“自我感觉”的检查,并对这些数据、感觉进行分析,用以评价运动量、锻炼及安排方法是否适宜老年人一般体质采用。运动量过大过小都会达不到锻炼的效果,甚至会给身体带来损坏。因此,加强自我监督十分必要,防止出现过劳或意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