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敏 《科教文汇》2014,(20):156-157
为了在课堂上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与提升,我尝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进行文本深读,为了实现文本深读的优化效果,我提倡建立文本深读的“快捷方式”,并在九年级做了一些尝试。文本深读即是在学情的基础上,在学生不懂或理解浅显的地方加以点拨与深究。但要找准切入口,精化简化教学过程,化教师灌输为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这即建立“快捷方式”。当然文本能否深读,深读到何种程度,能否建立“快捷方式”,建立怎样的“快捷方式”,都是有前提的,需要教师结合学情,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文本深读,并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课堂辩论赛中,“三十六计”可以指引学生有策略地进行“智商”上的准备—“辨词”及“辨术”。但是,它还可以用来指点学生巧妙地准备“情商”—“心理”。此外,还可以点拨教师灵活地开展“辩论式教学”,让他们能懂教、乐教。本文重点探讨“三十六计”在学生准备辩论“心理”及教师准备课堂辩论赛的“教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锡扬 《科教文汇》2010,(6):85-85,106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投下了些许石头,在学生思维的池塘里能泛起或大或小的波痕——这就是教师在讲课中的点拨之道。课堂教学的点拨之道,非惊天骇地,非急风骤雨,而是在学生的心间滑过一丝丝的涟漪,激发起学生切身的共鸣。精妙的点拨恰似教师释放于课堂中跳跃的小精灵,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内心的物理世界。物理课堂需要点拨,它们或是渡过"迷津"的航标,或是冲破黑暗的灵光,带领着学生到达真正科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4.
杨波侠 《今日科苑》2010,(16):250-250
在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精讲点拨、全面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形势下,学生读了几遍课文就匆匆上课,面对课堂上教师充分的准备,有些学生很难顺利地参与课堂,有限的40分钟往往是走马观花,或者完不成教学任务。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语文教学中怎样使"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精讲点拨"效果更显著,这就需要学生课前做充分的准备——预习。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课堂是由师生的双边活动最终落实到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上来完成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变化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样的课堂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意料”之外的事情随时会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课堂调控能力,让这些“意外”为课堂服务,甚至成为课堂的高潮。  相似文献   

6.
黄伟义 《今日科苑》2007,(10):150-151
课堂评价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面对学生的课堂回答,老师不能一味叫好,而要给出科学的评价,体现客观性、精当性、点拨性。让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科学的法官-“思索的哲人”和“爱的化身”。  相似文献   

7.
季旭祯 《内江科技》2010,31(3):199-199,108
职中生专业学习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那么课堂教学理念必然要有创新,才能适应有效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考虑“教师教什么”为“学生练什么”;变注重“学生读懂什么”为“学生会读什么”:变关注“教师成功了”为“学生成功了”,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尽可能力求在课堂中让学生“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上,所谓“放“就是老师或学生紧贴文本,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高见.然后评价、鼓励,目的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对文本的思考当中,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但在此之前需要教师对文本有较全面、细致的品读,才能提出紧贴文本,而又不至于天马行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怎样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成为乐知者呢?这就需要教师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要想让学生感兴趣,就要善于了解学生“投其所好”,寻找身边的资源.利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师生的关系问题至关重要。教师如何正确摆正师生的互动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始终做好课堂教学的灵魂,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充分发挥好以下四个作用。一、引导和点拨作用目前,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  相似文献   

11.
邱海兰 《科教文汇》2007,(1X):57-57
“对话”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种存在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独白”以及“对白”,让高中语文课堂更加活跃。教师需要把握好“对话”的尺度,让“对话”更有艺术性,从“对话”中引入教育的情境,把“对话”融入生活,在“对话”中体现出教师对于学生的尊重以及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12.
所谓生成性教学就是一种注重学生个性化建构、注重课堂互动、注重动态调整的教学形态。与传统的静态课堂教学相比较,生成性课堂教学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生成性教学体现课堂多边互动关系,将侧重点放在情境和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上,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活动设计,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让学生跳出教师“控制”,教师因此需要巧妙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并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要回归本真,就需要教师们有智慧,少教、精教,点石成金的教,通过精妙的点拨,引领学生信心百倍、有滋有味的学语文。让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简单些、灵动些,并充满智慧,让孩子们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4.
胡堂梅 《知识窗》2014,(22):74-74
中国教育家叶澜认为“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和研究学生。”学生不仅是教学对象、学习主体,而且是教学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笔者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活”起来,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沉浸在乐学、好学的氛围中,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全球化、终身化的时代背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己任”已成为整个社会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教师要致力于还学生以心灵自由,发挥群体交互激励机制,大胆地拓展课堂时空,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这就需要营造一种开放式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变主要由教师讲到主要靠教师点拨、靠训练上来,切实加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真正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何维彦 《内江科技》2010,31(3):189-190
体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创设体育课堂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放”“活”“新”“起”“实”为着力点,构建“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一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陈春结 《知识窗》2014,(12):16-17
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构建有效课堂。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利用问题来引领课堂,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加以引导和点拨,  相似文献   

20.
在高职日语教学课堂中,虽然教师努力的做到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日语知识,满足不同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但是,教师在日语教学课堂上的教学仍然有很多需要优化的地方。通过对高职日语教学课堂存在着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高职日语教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寻求日语课堂教学优化的方法,从而进一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