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秒速5厘米     
秒速5厘米,樱花落下的速度;秒速5厘米,你转身的速度;秒速5厘米,孤独侵袭的速度;秒速5厘米,我们擦身而过的速度;秒速5厘米,我们丢掉彼此的速度;秒速5厘米,我遗忘你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下一秒 人生     
曾在地铁里看到过一则广告:上一秒,爸爸的儿子;下一秒,儿子的爸爸。画面上的男人怀抱着一个幼小的婴儿,一脸幸福。上一秒,三年前踏进学校的时候,我们是华师大二附中的学生。而下一秒,我们就将成为华师大二附中的校友。  相似文献   

3.
今年我在豪雅展厅闹了个笑话,Elaine向我介绍她们家的1/1000秒计时表时,我想当然地以为她说的是1/100秒计时表,她连说了三遍,我还是没反应过来。直到她又开始讲新款的1/100秒计时表,我才反应过来……“你刚才说的是1/1000秒?”千分之一秒是个什么概念。对人的视觉来说,每秒钟播放24帧图像就可以感觉到连续的运动画面;电脑屏幕设置成75赫兹(一秒捌新75次),我们看到的就是完全静止的图像;当指针以每秒钟100次的“小碎步”运行(1/100秒),肉眼就已经无法分辨,仅剩下数字上的区别:当频率提升至  相似文献   

4.
擦肩而过     
擦肩而过我不愿相信我们只是擦肩而过惊鸿般的一瞥唤起了沉睡五千年的寂寞眼神凝视的片刻燕子飞过很想保持互望的姿势努力却被凡世遗落沉湎在假想的天堂里无法自拔地快乐一秒,你的发丝在眼前飘过一秒,我们擦肩而过一秒,我的泪滑落心如雪莲花飘摇坠落一秒的动作却化作了隔世的落  相似文献   

5.
三只钟     
乐平 《成长》2007,(3):56-57
我们的生活中,一秒一秒努力生活的人太少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一秒一秒地浪费时间,有一个3只钟的故事总在这个时候给我以启迪。  相似文献   

6.
<正>真题再现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流逝,我们在一点一点地成长。从懵懂无知的天真孩童成长为意气风发的沉稳少年,我们有过许许多多的难忘经历,在这些经历中,我们品味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收获了人生的成长与快乐。一次难忘的家务劳动(洗衣、下厨、搞卫生等),让我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懂得了感恩父母;一次难忘的旅行,让我们领略了自然的神奇,感受到生活的多彩;一次来之不易的成功,让我们体验了付出的重要,明白了奋斗的可贵……请你以"在体验中成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来展示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吧!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文章不少于600字;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相似文献   

7.
<正> 物理单位在计算中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教师要求不一再加上习惯势力的影响,同一个单位往往出现多种读法。如加速度单位米/秒~2,常见有以下几种读法:①米每平方秒;②米每秒平方;③米每秒每秒;④每秒每秒米:⑤米秒平方;⑥平方米秒;⑦平方秒分之米;⑧秒平方米;⑨秒平方分之米;⑩秒方分之米;(11) 米每二次方秒……,但读对的只有第(11) 米每二次方秒。根据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规定: 一、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是与相应的国际符号顺序一致的。二、“乘号”以“·”表示不另给相应的名称。三、“除号”以“/”表示它的对应名称为“每”字。四、乘方形式的读法是指数在前,单位名称在后,指数的读法是先读  相似文献   

8.
一秒一秒,一天一天,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梧桐的落叶已经铺满大地,我们身上的衣服慢慢变厚,  相似文献   

9.
少年宫游乐厅内悬挂着200个彩色灯泡,这些灯或亮或暗,变幻无穷.200个灯泡按1~200编号.灯泡的亮暗规则:第1秒,全部灯泡都亮;第2秒,凡编号为2的倍数的灯泡由亮变暗;第3秒,凡编号为3的倍数的灯泡改变原来的亮暗状态(即亮的变暗,暗的变亮);第4秒,凡编号为4的倍数的灯泡改变原来的亮暗状态……这样继续下去,200秒为一个周期.当第200秒时,哪些编号的灯泡是亮的?  相似文献   

10.
<正>秒表是一种常见的计时工具,种类比较多,这里利用数字理论来设计一种数字秒表,要求它能实现手控计秒、停摆和清零的功能.根据这一要求,如若能“计秒”,必须有秒计数器;要让秒计数器工作,又一定要有秒信号发生器,否则计数器将无数可计;计数器所计的是二进制数,要用译码电路来翻译成我们所习惯的十进制形式;译出来还不是目的,还要能显示出来,这个任务由数码显示器来完成.由此,可以画出数字秒表的原理方框图,如图一.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这个年龄,真的很难说清楚. 就拿我来说吧,经常无端地郁闷,无端地开心,无端地烦恼,无端地悲伤……前一秒还开怀大笑、谈笑风生,后一秒就忽然沉默了,既而又陷入忧伤之中.这在家里犹为明显.有时候,甚至是坐着什么也不干的时候,我都会冷不丁地傻笑;有时候,甚至是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我也会烦躁不已.  相似文献   

12.
在角度计算中,常常遇到角度单位的互化问题,请同学们注意以下规律: 一、以度为单位的量化为以度、分、秒表示的量例1 用度、分、秒表示38.63°。分析这道题是要求将38.63°化为度、分、秒,因为整数部  相似文献   

13.
《零秒出手》简介井上雄彦大人《灌蓝高手》想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热爱蓝球的井上大人,在《灌篮高手》后,又推出了《REAL》等几部依旧以篮球为题材的漫画。而这次我们《同学》要向大家展示的,就是其中一部——《零秒出手BUZZER BEATER》。难得一见的正版漫画啊,而且还是全彩的哦。然而,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标出的《灌篮主手续集》,却并不是完全准确的称呼。《零秒出手BUZZER BEATER》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故事,和先前我们所熟悉的《灌蓝高手》并没有联系。但,这并不影响《零秒出手》带给我们的冲击和震撼。故事设定在未来。虽然地球人是  相似文献   

14.
《小读者》2008,(5)
你可能不晓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银行,它的名字是"时间"。每天早上,"时间银行"总会为你在账户里自动存入86400秒;一到晚上,它也会自动把你当日虚掷掉  相似文献   

15.
25米手枪速射竞赛的实施程序分上下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各30发子弹,5发子弹为一组,每个阶段各按8秒、6秒、4秒各两组进行记分射击,由两个阶段的总成绩评定资格名次。我国优秀射手都谈到"4秒"一靶打得要快点,但研究快到什么程度,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很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源 《中学生百科》2014,(Z3):39-40
既然相知/又何必用厮守证明深爱/也许我会再次回到这里/就像回家那么自然……很多人觉得,告别是个忧伤的词。为何告别?也许这是一种确认,提醒自己与他人:我们要分开一段时间。不管愿意与否,我们暂时无法陪伴。也许是一种礼貌,一种简洁的仪式:离别前挥手,说一句再见,为今日对话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又或者,告别只是一种缠绵的不舍与无力的挽留,以告别为借口,只是想在他人身边多停留一会儿,哪怕只有几秒。几秒后各奔东西,但彼此都会记得告别时沉重的几秒,几秒就像一瞬那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2003年底制成了350万年误差不会超过1秒的铯(sè)原子喷泉钟,有的同学问:为什么时间要这么准确?准确的时间到底有什么用呢?这要看情况而定。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晚了3秒是不会受到责备的,但是在体育比赛中我们就可以发现零点几秒的重要性了,比如对雪橇滑降的记时要达到千分之一秒。空中交通需要更加准确的时间,因为我们的生与死可能就是几百万分之一秒的问题。航线上的喷气式飞机在降落阶段向地面发送一种信号,根据信号发出和返回的时间来计算飞机的高度,因此时间的间隔是非常重要的:时间误差三亿分之一秒,高度就会相差0.5米。可以想像一…  相似文献   

18.
<正> 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发展动动员的心理品质,培养运动员心理的稳定性;使之在极度紧张的条件下,保持情绪稳定,发挥良好的技术技能。现就罚点球的心理训练,谈谈我个人粗浅的看法。 我们知道,罚点球距球门为十一米,球在罚球者奋力一踢之下飞抵球门线,一般只需零点一秒的时间;而守门员从看到来球。判断出来球方向至做出扑球动作最少也要零点三秒的时间。可见任何优秀守门员都不能扑到点球。但是,事实上这不可能的事在足球场上(?)  相似文献   

19.
就像《不想长大》的小作者开篇所说的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毫无选择地长大,而且我们都无法看出自己上一秒和下一秒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地震往往只有那么几秒,但是这短短的几秒对我们来说却是生死攸关的几秒。怎样让从来没有见过地震的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地震,当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行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