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邬江 《出版参考》2005,(12X):14-14
据《新京报》报道:国内首例《金庸作品集》著作权人起诉盗版者侵权案,日前由朝阳法院下发判决书,判原告广州出版社胜诉。法庭要求被告北京中书出版事务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报道杂志社北京书刊发行部,各赔偿经济损失及本案诉讼中合理支出各3.8万元。原告代理律师刘兴成拿到判决书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判得太少了。”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刘翔诉北京《精品购物指南》报侵犯其肖像权一案作出了终审判决,判决被告《精品购物指南》侵犯刘翔肖像权的侵权行为成立,《精品购物指南》在30日内登报向刘翔道歉,并赔偿其经济损失两万元人民币。此案从立案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原告刘翔败诉.再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  相似文献   

3.
程文婷 《新闻前哨》2001,(11):45-45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日前,一起由悬赏广告引起的纠纷案在深圳市盐田区被受理。 2001年7月28日,朱某遗失一个装有80万元票据的公文包,于是朱某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寻包启事,声明“一周内有知情送还者,酬谢15000元”。拾到了公文包的李某在看到寻包启事后,即与朱某联系。次日,双方在交接财物时,在是否给付酬金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李某遂向深圳市盐田区法院起诉,要求朱某给付酬金。被告朱某则辩称,许诺给付酬金15000元只是为了尽快找到拾包者,并非出于自己的真实意图,故不同意支付。被告律师也称,原告没有…  相似文献   

4.
石月平 《视听界》2006,(5):86-87
思考一:名誉侵权案被告该怎么定?自8月26日《新京报》等报刊披露后,社会舆论普遍认为这件案子从一开始就把诉讼对象搞错了,鸿富锦起诉的对象应该是《第一财经日报》报社,而不是两位记者。法院立案,是不是错了呢?如果仅仅从司法解释的字面上来理解,答案是没有错。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8月7日面世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第六点表述如下:“问:因新闻报道或者其他作品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如何确定被告?答:应根据原告的起诉确定被告。只诉作者的,列作者为被告;只诉新闻出版单位的,列新闻出版单位为被告;对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都提起…  相似文献   

5.
五经     
《五经》是儒家五部经典著作,即《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诗》即《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为孔子编定,但后人认为不可信。《书》即《书经》(又称《尚书》),为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汇编,相传是孔子编选的。《礼》即《礼记》,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相似文献   

6.
四书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这四部分辑录在一起,加以注释,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学生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学生言行的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传说是曾参(Shēn)的学生记述曾参言论的。《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  相似文献   

7.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权法上的抗辩,指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使自己免责或减轻责任的事实和理由。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客观存在的事实,证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不成立或者不完全成立。抗辩属于程序法范畴,法律赋予被告抗辩权利,既体现了程序公正,也是为了保证判决、裁定的公平合理。被告的抗辩,否定了原告不合理的诉讼请求。新闻侵害名誉权是指新闻单位或个人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公众传播内容违法的新闻,从而侵害了公民、法人名誉权的行为。书面侮辱和诽谤是新闻侵害名誉权的主要行为方式。由于新闻侵害名誉权行…  相似文献   

8.
四书     
《津图学刊》2004,(5):78-78
南宋(1127--1279年)及以后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沦语》、《孟子》皆先秦已成书,《大学》、《中庸》摘自《礼记》。《礼记》虽为汉人编定,但其内容则采自先秦旧作,早已列为五经之一。南宋哲学家朱熹(1130——1200年)继承北宋程颢、程颐之理学.推崇《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并重.著有《大学中庸章句》、  相似文献   

9.
《中国编辑》很有创意,他们让我谈一谈“比生命更长的书”。对于一个爱书人而言,这是一个绝好的题目;只是涉猎面宽泛了一些。面对自己的书架,《辞源》、《辞海》、《说文》最让我依恋;淡绿色的中华版《二十四史》最让我敬重;低价购得的《道藏》最让我骄傲;宋刻版《算经十书》最让我喜爱;还有《柏拉图全集》、《胡适全集》、《傅雷全集》、《朱白清全集》、  相似文献   

10.
郭依足 《传媒观察》2005,(11):27-29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市场竞争的目益激烈,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同时存在多家都市类报纸贴身肉搏,改版战、广告战、发行战一波接一波。在北京,《新京报》、《京华时报》、《北京娱乐信报》等后来者与《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等元老激烈角逐;在南京,《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试图通过种种形武建立自己的市场强势地位;在广州,《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发力都市报市场。  相似文献   

11.
郭良玉 《出版参考》2006,(10):38-39
辍学之后,安心家居。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读了许多书:《水浒传》、《荡寇志》、《镜花缘》、《老残游记》、《天雨花》……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析周恩来同志1921-1922年写的“旅欧通信”中的某些篇章,我从图书馆借来一些书,主要目的是想弄清通信的写作背景。这些书包括:《周恩来早期集》(上下卷)、《周恩来自述》、《周恩来经历记述》、《周恩来思想与实践》、《周恩来研究述评》、《周恩来年谱》、《张申府访谈录》等。不看则已,一看倒发现一个新天地:周恩来早期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内容相当丰富,相当有特色,大大超出了我原来在这方面的浅薄知识,于是产生了写作章的冲动。最初,我把章定位在单纯介绍周恩来早期有哪些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上。在写作过程中,我又阅读了一些同志写的研究周恩来新闻实践的章,使我发现我要写的章,仅仅定位在“单纯介绍”这一点上,已经不够了,是在炒冷饭了。那么写什么好呢?苦苦思索,夜不能寐。终于有一天,豁然开朗,发现已有的研究章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在挖掘材料方面还大有余地,在评价方面还远不能说已到了山穷水尽把话说完的地步。对周恩来早期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来一番再梳理、再认识,不是很有必要吗?于是,这就有了本现在的样子。  相似文献   

13.
回忆写评论     
评论是新闻的旗帜和灵魂,这是邸报以来就形成的传统。我国近代的《循环日报》主笔王韬,《时务报》主笔梁启超,《国粹学报》主笔章太炎等,都以撰写纵论国是,褒贬时事,抨击时弊的文章而成为风靡一时的人物。上世纪初的《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写时评,“一篇在手,倚马可待”,“笔锋常带感情”,鞭辟入里,也影响极大。延安时代的《解放日报》,社论、文章多出于陆定一、胡乔木之手,痛快淋漓,逻辑严密,充分发挥了“炸弹和旗帜”的作用。毛泽东身为党的领袖,又是写文章的高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刘珺 《青年记者》2007,(9):47-48
海选、“PK”、短信投票,在这些并不新鲜且大众业已熟悉的“选秀”形式中,媒体评审成了2006年末电视“选秀”节目惟一的新元素。在《雪碧我型我秀》9进8比赛中,“媒体顾问团”隆重亮相。顾问团成员的身份、年龄各异:有《新民周刊》的执行总编,有《新闻晚报》的首席记者,有《北京青年报》的评论员,有人行不过几年的《申江服务导报》年轻记者,还有《南方周末》的文化记者。但是,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点,他们7个,代表了7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纸质媒体,他们拥有潜移默化一大批读者观点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提到中央电视台的崔永元,人们会联想到《实话实说》,提到朱军就会想到《艺术人生》,还有《幸运52》和《非常6加1》与李咏,《经济半小时》和《开心辞典》与王小丫,凤凰卫视的《时事直通车》、《小莉看世界》与吴小莉,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与李湘等等。总之,当下走红的栏目造就了不少重量级的主持人。即使有的人已经不再主持这档节目,人们在关注栏目的同时,对走红主持人还是耳熟能详,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6.
1993年8月,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办了全国第一家都市报《贵州都市报》。次年1月,《三秦都市报》在西安问世。时隔一年后的1995年,《华西都市报》、《大河报》、《南方都市报》、《三湘都市报》相继创刊。1997年,《楚天都市报》、《海峡都市报》诞生。之后,全国省报除少数省市区外基本上创办了省级晚报都市报。都市报群体在全国兴起。经过10多年的发展,都市报群体不断壮大。时至今日,都市报业发展中出现了某些转折,其突出表现是都市报群体分化特征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7.
1 为什么要修《四库全书》 盛世修书,这是中国的传统。宋太宗命令大臣学士修《太平广记》500卷、《太平御览》1000卷、《文苑英华》1000卷。宋真宗进一步继承这个传统,修《册府元龟》1000卷。称为宋代四大书。明代永乐皇帝诏修《永乐大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非常值得骄傲的一部大书。清代康熙皇帝诏修《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康熙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成亲王胤祉让他的门客陈梦雷修了一部10000卷的大书《古今图书集成》,雍正四年用铜活字排印5020册。  相似文献   

18.
相传,唐朝有一个太守,善问官司。他问官司别具一格,并不是先问原告、被告,而是深入实际,先去详细调查原告、被告周围的人和周围的环境,然后再问原告、被告。这种认真调查研究弄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后人叫做“勾推法”。这种方法的应用,使笔者从事机关工作受益匪浅。每当掌握一个新闻报道线索,采访一个单位或先进人物时,只要时间允许,决不先直接采访当事人,而是先找来访对象周围的人;找这个单位的上级或下级机关;找这个典型人物的战友、同事和邻居等,然后再去采访本人。这样做可以避免道听途说,以偏概全。“迂回采访”…  相似文献   

19.
名刊要览     
《经济学家》,《纽约客》,美国《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新共和》,《商业周刊》,《财富》,《时代》。  相似文献   

20.
《新闻记者》2007,(6):48-48
美国《新闻周刊》5月7日发表文章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后,各新闻机构把自己的人马部署到了弗州布莱克斯堡。同时,《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和《时代》杂志的商业运作也忙碌起来。每家都在谷歌或雅虎上购买广告,这样,只要有人搜索“弗吉尼亚枪击案”一词,它们的链接广告就会在页面的显著位置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