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忆母亲     
程永嘉 《大理文化》2011,(11):44-46
2002年10月30日21时,是我们全家一个悲痛万分的日子。母亲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3岁的母亲,走过了一个农村女性不平凡的一生……在母亲很小的时候,我的段氏祖母就去世了。祖父领着她和父亲一起开始了艰难的生活。母亲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母亲就陪伴着祖父一路从艰难困苦中走来。也许是命运多舛,母亲一辈子都过得异常艰辛。  相似文献   

2.
正请先做一个填空——不来梅的()。相信有过童年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填上"音乐家"这个答案。《格林童话》中的这篇故事晓畅易懂,主人公们生活在乡下,分别是驴、狗、猫、鸡四种动物,它们干了一辈子活,年老后却面临被主人宰杀烹煮的命运,于是可怜的小伙伴们决心逃到北方,去不来梅实现当音乐家的梦想。路途上,它们本想用音乐换取食物,却意外地吓跑了强盗,享受了强盗们的美食,并愉快地生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3.
咪咪     
在饲养过的动物中,给我印象最深且具有深刻感情的便是那只叫"咪咪"的金丝猫.记得母亲把它从集市带回来时,它是那样的赢.弱,才离开"母亲",全天就不吃不喝,声嘶力竭,还时常"提出"抗议,但最终它还是适应了我们这个温暖的家.……  相似文献   

4.
我父亲是个中国学者,母亲是比利时一个古老家族的后代。我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尽管有些中国人把我看作是“混血儿”。在学校里,同学们往往叫我“黄色的杂种”。我的家庭的的确确是个国际大家庭。据最近的统计,我父亲的中国家族有一百零二人;我丈夫的印度家族有四百多人。我没有统计我母亲的比利时家族,因为在1909年母亲嫁给我的中国父亲后,他们对母亲就不友好。当我在比利时上学时,他们认为我是一只从树林里出来的欧亚杂交的猫鼬。我的美国家里有一个十八岁的外孙女。  相似文献   

5.
今天驯养的家猫是野猫的后代 ,但我们不知道野猫是什么样子 ,因为那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们现在拥有的猫种 ,很可能来自几千年前生存在欧洲、北非和亚洲的2种或3种小野猫。大约在5000年以前 ,野猫开始被驯养 ,埃及人在4000年前驯养猫 ,他们崇拜猫就像崇拜神一样 ,女神贝丝特和佩切特常以一个猫头的形象出现在画中 ,人们还给猫献祭品。猫象征着众神的领袖太阳神以及女神艾赛斯。在古埃及 ,当一户人家的猫死后 ,所有家庭成员及仆人都要以剃眉毛来服丧。城市人都在圣堂里为猫的死而举哀。已发现的许多猫的木乃伊 ,都像国王和贵…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亚洲许多国家逐步开始了社会福利化进程。对广大老百姓来说,这无疑是值得庆贺的好事。然而,亚洲国家的福利化过于追求广度和速度,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普通民众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冈特梅卡尔村,两岁的小男孩阿古斯·库尼亚万穿着一件卡通猫T恤衫,正依偎在母亲的腿上。然而,人们很难看到T恤上那只俏皮的猫,因为库尼亚万发育畸形,无法挺  相似文献   

7.
猫为何咪咪叫,狗为何汪汪吠?一位著名动物学家根据动物的心理进行了解释。/ 在整个人类史上,只有两种动物一直被允许在家中享有充分的自由,那就是猫与狗。人类同它们的祖先订下了不成文的默契:为它们提供食物和保护,而它们则履行某些义务。  相似文献   

8.
母亲     
正都说女儿和母亲是前世的仇人,这句话用在我和母亲身上是最贴切不过了!我和母亲的缘分一直不太好,从我记事以来到现在,我们母女俩就一直喋喋不休地争执。三十多年了,我感觉自己已经很疲倦,母亲也在一天天地苍老,可是我和她之间的争执却从没有停止过!母亲四十多岁才生我,我还有两个哥哥,他们都比我大十多岁。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听母亲抱怨:生了两个儿子都很乖,唯独女儿太磨人。母亲说我小时候很爱哭,哭声大得快把天都喊破了,我整日整夜地哭,  相似文献   

9.
收起手机     
正经过一夜雨水的洗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格外清新的早晨。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兴致勃勃地进入了法国南部山区。树木葱绿,牛羊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蓝天上点缀着几朵白云,我的心情别提有多惬意了。突然,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我的同伴听到响声,迅速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是他母亲打来电话,询问他这次旅行的情况。随后,这位仁兄完全无视眼前的美景,叽叽呱呱地跟他的母亲说个不停。  相似文献   

10.
孤独的树     
在我十四岁那年,母亲在与父亲大吵一顿之后终于离家出走了.从此我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了.母亲的出走是痛下决心的,是破釜沉舟地永不回头.在家里我们便注意起父亲来了.  相似文献   

11.
母亲节     
就我们所知,1906年5月9日死于美国费城的一位贾维斯夫人并无任何出众之处。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母亲,和蔼,善良,对子女关怀备至,不辞劳苦,或许被认为是千百万子女理应有的那种母亲。然而,在20世纪初,这些普普通通的母亲们却往往得不到她们应得的感激或报偿。她们日复一日地劳  相似文献   

12.
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一个概念。美国心理学专家约瑟夫·洛斯奈在其所著《精神分析入门》一书中,对俄狄浦斯情结解释说:“由于婴儿时代和童年早期的环境状况,每个孩子都渴望从与自己异性的父亲或母亲身上满足性欲,而怨恨与他同性的父亲或母亲。原始的社会和文明的社会都有反对乱伦的严厉禁忌,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禁忌;因此,这些渴望在暗中被感觉到,却一生永远地埋藏在潜意识深处……有时候,潜抑的俄狄浦斯情结突破潜意识的封锁,溜到意识里来了。不过,它们是以伪装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形式比较不会被我们所反对。  相似文献   

13.
被称为侦探小说女王的克里斯蒂1890年出生在英国德文郡海边一个风景秀丽,叫托尔奎的地方。她父亲是美国人,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由母亲一手把她抚养成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母亲是一位有非凡创造力的知识女性”。母亲没有送她进学校读书,而是由自己教育幼小的阿加莎,教她写诗,写故事。阿加莎很喜欢在心里编故事,可是要用文字把它们表达出来,却感到非常困难。慢慢地,她能写出一些象故事似的东西来了,但大多是些感伤的东西。因为她爱好音乐,十六岁时母亲便  相似文献   

14.
这里讲的是一位文弱诗人的悲惨故事。威廉·柯珀(William Cowper)6岁时母亲就死了。严厉的父亲把他送到学校去寄读。这个懦怯的孩子在那里生活得很不愉快。一个比他大一点的男孩子总是欺侮他,他吓得甚至都不敢脸对脸地看他一眼。许多年后,当他对我们谈起这件事时说,他对这个坏蛋的鞋扣比对他的面孔还要熟悉。不过,他又说,“愿上帝饶恕他,但愿我们荣幸地再相见!”  相似文献   

15.
母亲把一堆油炸面包片堆在盘子上,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向她指出,如果她不理睬健康顾问和营养专家的建议,她会早死的。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似乎是太残忍了,不过我的母亲这时已经99岁了。 我的母亲活了几乎整整一个20世纪,但她却从来不考虑什么是“合理”的饮食。她也从未产生过某种食品会对她有害的焦虑。闻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强悍     
母亲是在沙发上老去的。她一点点向一侧歪,神志像是被空气里的冷逼出了体外。茫然了大概两秒钟,不知要倒向哪个方向,然后,缓慢地倒在左边沙发的扶手上。没有人打扰她。这是她一天中最安详的时光。她的口水流成一根亮线,亮线成了水珠,滴在了枕住她的头的左手臂上。母亲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老了。这就是母亲给我的印象。这像是一场梦。这个图景,令我吃惊。它令我震动不小。母亲沉溺了大概十来分钟后,动了一下。橘色的沙发也扭动了一下,然后母亲再次进入深深的沉睡中。  相似文献   

17.
刘锴 《世界文化》2009,(10):44-44
前些时随省摄影家协会骨干会员去埃及首都开罗采风,异国独特的风光让我们大开眼界。不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倒不是那些闻名世界的金字塔,而是开罗人的“宠猫情结”。饲养宠物是件司空见惯的事.但开罗人对猫的宠爱远远超出了我们对小狗、小鸟的宠爱.他们几近疯狂的“宠猫情结”真的让人有些不可思议。猫,恐怕是开罗最多的家养动物了。  相似文献   

18.
达·芬奇认为:绘画艺术中的猫几近完美。即使是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画作中,只要画的是猫,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幅“杰作”了,这大概是以猫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相当普遍的原因。艺术史学家斯蒂芬·佐菲在最近出版的新书《绘画中的猫》一书中阐述得很明白,他认为猫是一位过分卖弄的配角演员。  相似文献   

19.
猫狗论     
在农村有一句俗话:忠心保家的狗,见异思迁的猫.在人们眼里,不论主人如何对待狗,也不论主人是善是恶,是好是坏,狗总是忠心不二,矢志不渝,因而狗的名声很好.而猫却差远了,猫很在乎主人对自己的好坏,如果主人对猫采取暴行或虐待,猫就不再留恋主人,而选择"负气出走",到其它地方寻找栖身之处.猫的这种反叛造成猫的名声不佳,从而形成扬狗抑猫的思维定势.我觉得,对于狗和猫的本性应该有一个客观公正的分析才是.  相似文献   

20.
重读母亲     
每天晚自习后,我总是快步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在那段最黑暗的路上,有一个人正急切地等待在那儿,从未间断过一天——那就是我的母亲。冷清的街道、昏暗的灯光使母亲的身体更显单薄。冬日寒风刺骨,母亲紧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