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因特网的发展带来了电子图书这一新生事物,从网上下载电子图书正日益受到美国读者的青睐。 美国的一些大的印刷出版商也开始将触角深入电子图书出版领域。时代华纳、巴恩思-诺布尔等公司前不久购买了网络出版公司,开始涉足电子出版业务。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与美国亚太网络公司合作创办的国内首家网上直销书店——“中国现代书店(亚太网络)”正式开通运营新闻发布会,于5月28日在京举行。 公司总经理吴江江说,“中国现代书店(亚太网络)”的开通,标志着中国出版外贸开始进入电子商务这个国际互联网上最有生命力的应用领域。这种新兴的图书网上销售方式,将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中形成新的供求关系和新的直销模式,为中国出版物开辟一条新的国际销售渠道,不仅为中国出版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新的手段,同时还将努力在丰富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美国出版商 在最近召开的美国媒体论坛上,网络出版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人们关注的不仅是网络出版新的内涵,而且更重要的是,谁为网络出版赋予了这些新的内涵。 互联网作为一个消费者的巨大市场,正在飞速发展。在未来的5年里,大众电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网络出版产业的发展而言,2002年8月无疑是一个显著的标杆,作为指导与规范产业发展的第一部法律法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从此开始实施。网络出版作为继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之后出现的又一出版形态,由于其传输数据量大且更加方便、快捷.在进入数字化社会的今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日益拓展,特别是随着内容资源在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网络出版活动将成为互联网上的重要行为之一。《规定》的出台对于网络出版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互联网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截止2005年6月30日,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人数已突破1.03亿人,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网络大国。随着互联网在我国城乡的普及,网络出版在国内已悄然兴起,并蓬勃发展。1995年,神州学人杂志在互联网上推出的电子版成为中国第一本中文互联网杂志,由此拉开了网络出版的序幕。网络出版的强劲发展势头从作者和读者两方面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1.打破传统出版业的内容垄断出版是以内容为基础的文化产业,长期以来,传统出版单位在内容资源上处于垄…  相似文献   

6.
2001年5月,国际出版商协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了第26届大会.德国的Diebold公司向大会代表展示了他们的"出版企业网络发展战略研究"成果.Diebold是德国IT界一家著名的管理和技术咨询公司,主要为企业提供全套的管理方案和技术支持方案,其近期的研究项目主要包括传统企业如何开辟网络市场,并向网络化转型等."出版企业网络发展战略研究"成果长达450页,内容涉及到杂志业、报业和图书出版业等传统纸介质出版业.针对目前互联网对传统出版业造成的冲击,Diebold为传统出版企业提供了一整套如何在互联网上寻求发展的战略方案.  相似文献   

7.
报纸作为一种最古老的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着150年历史的美国《落基山新闻报》今年2月27日出版了最后一期报纸。具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3月17日出版了自己最后一期报纸,同一天该报的网络版正式开始运营。美国一批百年历史的老报都放弃了纸媒的形式,彻底向网络投降。报纸在传媒领域的发展空间急剧萎缩,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中国目前的体制机制下,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WEB2.0时代的到来,电子杂志迅速脱颖而出,成为新型的网络传播媒介。从2005年开始,上百家企业和公司纷纷涉猎电子杂志出版,除了由几大时尚类纸媒杂志支持的《爱美丽Me》、《男人志Wo》、《时尚炫妆》、《瑞丽网刊》等点击率较高之外,其他电子杂志都是惨淡经营,经过一阵兴起风之后草草收场。但与此同时,由名人出版的个人电子杂志相继出现,尤其是今年更是纷至沓来,大有加强之势。作为传播  相似文献   

9.
姚瑶 《出版科学》2016,24(6):68-71
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兼有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作为出版企业实现文化属性1.0版本的公司社会责任,在我国呈现虚化之现实。美国的公益公司制度为盈利性企业实现公益目标确立了法律标识和法律框架,对于以社会效益为首位的出版企业尤其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应当对其进行改造式引进。以公益目的为首要目的的公益公司是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实质性超越,是实现出版企业文化属性的2.0版本。  相似文献   

10.
在2002年,中国网络出版的市场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网民数量突破6000万;三大门户网站纷纷开始盈利;新闻出版总署和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布了《关于互联网出版管理的暂行规定》正式实施的著作权法把信息网络传播权纳入了著作权的范畴。这一系列的变化推动了中国网络出版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出版社进军网络出版,一些较早涉足网络出版的出版社开始从感知启动阶段走向主动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众多的传统出版机构也开始通过网络进行营销活动。其中既有传统出版机构自身的网络营销活动,也有与网络书店共同进行的营销活动。本文以北京磨铁图书公司策划发行的热门小说《盗墓笔记》大结局的营销活动为例,分析传统出版的网络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青 《出版参考》2009,(18):42-43
自2007年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迹象以来,美国杂志出版业便坏消息不断。几乎所有的杂志出版公司或者有杂志出版业务的公司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沉重的打击。尤其是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大幅度缩水,使得不少杂志停刊的停刊、裁员的裁员、重组的重组,再加上互联网上免费内容的冲击,美国杂志出版业更是雪上加霜,一片惨淡景象。  相似文献   

13.
自2007年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迹象以来,美国杂志出版业便坏消息不断.几乎所有的杂志出版公司或者有杂志出版业务的公司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沉重的打击.尤其是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大幅度缩水,使得不少杂志停刊的停刊、裁员的裁员、重组的重组,再加上互联网上免费内容的冲击,美国杂志出版业更是雪上加霜,一片惨淡景象.  相似文献   

14.
美国电子图书出版公司原是美国麦克米兰出版公司的电子图书部,为满足日益高涨的市场需求,两年前升格为具有二级法人资格的子公司。这样,它既可利用母公司丰富的文献资源,又可独立组稿、编辑出版。1994年该公司的营业额达4000万美元。 电子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山姆系列电子出版物,内容主要是交互网络(Internet)的使用方法、联网数据库资料和网络的操作文献。每年仅出版30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两大网络出版商赢利模式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国内外,许多出版商都进行了网络出版的尝试,其中有些网站在经历了最初的试验后以失败告终,而有些网站却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完善的服务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渡过了试验阶段的考验,并开始获得利润.美国网站Iuniverse.com和Xlibris.com就是成功的网络出版先锋,前者是美国最大的零售书商巴诺书店和风险投资商Warburg Pincus控股投资的网络出版技术提供商,后者是兰登书屋投资的网络出版和销售网站.作为出版业与网络相结合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代表,这两个网站在服务模式、收入模式、网络出版理念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可为我国网络出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自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电信法》规定任何电话公司不得阻碍接通非本公司用户的电话开始,网络中立的概念就获得广泛认可并在互联网形成初期得到延展。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内容的发展,网络运营商和网络内容提供商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并日趋激烈,行业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引起了西方各国的广泛关注,并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网络中立"问题进行研究,积极探索是否需要从政策或法律层面对"网络中立"进行规制。本文通过对网络中立这一概念的确立发展过程、研究方向的梳理,剖析了网络运营商、网络内容提供商与"网络中立"的关系,揭示了网络中立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
王积龙 《传媒》2006,(7):64-66
1999年,出于对互联网所创造出的新广告市场前景的乐观与激情,在美国互联网发展方兴未艾之际,Yahoo公司打造出Broadcast.com网站,开始构建美国第一个网上影像广告专业网站.当时Yahoo公司斥资高达57亿美元,这个巨额投资在当时网络尚未得到广泛普及、受众获取广告信息习惯尚未扭转的情况下得不偿失.后来的几年里,人们一直认为,由于受到电视、广播广告的影响,网络影像广告市场份额太少;又受到人们获取信息习惯偏好的限制,网络影像广告难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技术传遍世界,网络经济应运而生,电子商务风靡全球,至今仍然方兴未艾。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的网上书店和网络出版业勃然兴起,它们依托资金实力雄厚的互联网财团、网络传媒公司,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改进交易手段,业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纸质出版物和传统书店仍占主导地位的俄罗斯出版领域中另辟蹊径,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9.
美国时代华纳电子出版公司于去年12月23日开始通过联机出版方式推出了美国首部联机小说《神智昏迷》。它的特点是不出版印刷版本,而是在连机网中以每周一章的速度进行连载。与英特尔网络联网的客户均可在连载完毕之后将整部作品拷入自己的计算机中,而且是免费。该公司总裁称这样做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这种新型的出版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记者 刘宇阳)日前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简帛科技公司的参展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董事长陈剑提出的电子书物权化理念给正在数字出版转型道路上探索的各出版社和出版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厦门简帛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为出版行业提供移动互联网云端数字出版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10年起经过多年对行业的潜心研究,于2014年全面开发完成了云端版权控制的移动互联网数字出版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