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深入改革,频道专业化也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我国频道专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在频道专业化的道路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的实现,如果电视本身对频道专业化的概念理解有偏差,那么它们的实现方案肯定也会有问题,不是说增加频道数量,把综合频道随便改个名字就是实现频道专业化。在本文中,以旅游卫视为例,着重从频道定位、目标观众定位、规划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旅游卫视频道的特点,分析我国的频道专业化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2.
VI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中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的简称,用于电视专业化频道,即指电视专业化频道的视觉识别系统,它是整个专业化频道形象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将一个频道的理念、文化特质、服务内容、频道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了具体符号,是频道形象最重要、最直接的外在表现。电视专业化频道的VI构成要素包括两部分:基本要素和应  相似文献   

3.
电视受众的大量分化,收视取向的明显差异,为当前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出现提供了重要条件。电视业的发展和受众市场的变化使得电视频道专业化成为必然,从90年代开始,电视专业化频道的步伐在我国不断加快,众多的专业频道层出不穷。2001年全国各地电视台对频道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化调整,并进入专业化运作阶段。但是事实上,全国各地所谓的专业化频道几乎没有盈利的,我们看到,专业频道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了诸多问题:频道定位不准,千台一面,节目资源匮乏等,频道专业化的改革陷入了僵局。  相似文献   

4.
向莉莉 《青年记者》2008,(14):32-33
背景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划分的电视频道专业化一直是电视人探讨并付诸实践的一项重要改革.从中央电视台1999年实施"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发展战略开始,中国的电视频道专业化经历了从萌芽到成长、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专业化频道的雏形已大量涌现,形成了新闻频道 经济频道 体育频道 影视频道 法制频道 科教频道 娱乐频道等方面、多维度的专业频道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音乐频道的开播是央视频道专业化的继续,但是音乐频道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化频道,必须解决受众定位、节目制作等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央视的频道专业化之路才会越走越平坦.  相似文献   

6.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近年来电视业关注的焦点。但是在频道专业化进程当中,大量的专业频道却有名无实。存在着频道定位不准,内容缺乏特色,经营理念滞后等诸多问题。《频道专业化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一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0年初始,电视频道专业化改革在我国电视媒体纷纷展开。特别是伴随着全国电视有线与无线合并和频道整合的大潮,各种专业频道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各电视台创办的各种专业频道中,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如电视剧频道、电影频道、经济频道、文艺频道、科教频道、体育频道等之外,还出现了情感频道、娱乐财富频道、青少频道、旅游频道、纪实频道、足球频道、女性频道、收藏频道、围棋频道、廉政频道等专业频道。电视专业化频道之所以应运而生,是由于大众传播已经从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视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频道专业化成为电视频道发展的新方向。电视频道专业化要求频道主持人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由于不同类型的节目对主持人有着不同的知识要求,因此,频道主持人专业化需要掌握完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文章从我国电视专业频道主持人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分析了我国电视专业频道主持人专业化的实现路径,以促进电视专业频道主持人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电视业的发展和受众市场的变化使得电视频道专业化成为必然,频道专业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专业化频道不够专业,定位模糊,这对频道的品牌经营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试以Mbox合肥电视台影院频道为例,通过对频道的品牌定位、栏目设置、受众分析来探讨电视专业化频道应如何经营。专业化频道应该有鲜明的定位,找准市场,找准目标受众,提高节目质量,才能取得较好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0.
吴滨 《记者摇篮》2005,(10):57-58
近年来,电视传媒频道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从中央台到省、市(地)台,都从“栏目时代”进入到“频道时代”,整合出许多专业化频道。“频道专业化”改革正带来电视业在经营管理体制、制作播出模式和受众与其他媒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全面转轨.  相似文献   

11.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频道专业化是我国电视业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学界,频道专业化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在业界,全国各地电视台的频道专业化也已基本调整完毕。从最早的浙江三台合并形成六个专业频道,到央视一直在努力打造的十二个专业频道,再到北京、山东、上海、湖南、福建、广东等各地形成的多少不等的专业频道,这些专业频道有的做得很成功,有的却苦苦支撑,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李智 《传媒观察》2013,(1):61-63
在美国除了三大电视网、有线电视、地方电视的综合频道之外.还有大量的专业化电视频道,这些频道覆盖了宗教、饮食、居家、购物、科学、旅游等等领域。客观来看,其中不少频道节目质量较高.品牌化形象较好。部分专业频道的受众群体数量比一般的电视网受众还要多。反观中国,不少电视台对于专业化讳莫若深.实行专业化的频道也存在频道定位、节目样态及盈利模式等方面的短板。随着受众素养提升、媒介形态发展等因素的变化,频道专业化可否成为电视台的竞争手段?如何因地制宜,突破局限,寻找自身定位,通过差异化的方法,形成有特色的发展策略,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频道专业化”曾被称为中国电视的第二次创业,随着电视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频道专业化也越来越成为人们议论、思考的热点。频道专业化,是指在现有的频道资源条件下,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从而使节目内容较为集中地反映某个特定领域的需要。也就是说,频道专业化,实际上是对电视频道传播内容的一种梳理和安排,将内容一致或相关的节目放在同一频道中播放,形成一个电视频道传播内容上的独特性。一、频道专业化的现状198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经济信息频道,成为国内第一个具备专业特质的频道。也由此拉开了电视频道专业化的…  相似文献   

14.
频道专业化是我国电视业改革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入世”后,随着传媒领域的部分开放,电视频道专业化不是为与不为,而是不得不为的事情。而反观近几年我国频道专业化的历程,出现了专业频道大众化的趋向,有专家称其为“桂专业频道羊头,卖综合频道狗肉”。若想使我国的频道专业化名副其实,必须对国内外频道专业化的现状进行反思,整合相关分众频道,慎重发展专业频道。既要考虑媒介的产业属性,又要顾及利润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实现。使频道专业化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频道专业化无疑是21世纪中国电视媒体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目前我国许多电视台都已完成了其在频道专业化方面的改革,但是有关频道专业化的讨论却依然在进行着,其引起的思考是深远而广泛的。频道专业化是指在现有的电视频道  相似文献   

16.
频道专业化,是眼下电视传媒界最时髦的一个词。只要提起电视传媒的整合发展,必说频道专业化无疑。的确,频道专业化是电视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代表了电视传媒的发展趋势。但是如何正确把握频道专业化的发展之路,需要进行冷思考。  相似文献   

17.
陈明  丁智擘 《视听界》2005,(1):54-56
央视急速推进频道专业化,四年多的时间里开办了七个频道,这样的速度在国际上也不多见。然而,这几年开办的几个专业频道或多或少存在问题:科教频道“叫好不叫座”;戏曲频道、少儿频道的受众面太窄,广告投放很少;西部频道出师未捷,开播时间就下马;新闻频道开播后虽引起较大反响,但其信息量少、谈话节目的制作模式等也受到诟病。而今,音乐频道的开播,它的专业化之路将如何进行,从它的节目编排和定位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来。音乐频道的专业化存在着种种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一、频道受众定位的失误关于电视专业化频道的定位方法主要有两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电视业已经从节目时代,栏目时代进入了频道时代。电视发展的大趋势之一是频道专业化,这已成为电视界的共识。从2001年7月1日到2002年上半年,各级电视台就已基本完成了无线有线的合并工作。从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有关政策看,这次整合不是缩减频道,而是整台频道,或者说是促使各地的电视台尽快实行频道专业化。在中央台目前的12个频道中,影视、体育、戏曲文艺、经济生活、科学教育等频道已初显专业化特色。各城市台整合后一  相似文献   

19.
广播频道专业化,是指在现有的频道资源条件下,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从而使节目内容较集中地反映某个特定领域的需要。频道专业化实际上是对广播频道传播内容的一种梳理和安排,将内容一致或相关的节目放在同一频道中播放,形成广播频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的独特性。频道专业化被称为中国广播的第二次创业。随着广播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频道专业化成为广播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电视频道专业化在我国诞生已经有多年了。中央电视台作为频道专业化运行的成功典范,为我们地方电视台开创了先河。但是,频道专业化不能机械的模仿照搬,而要结合各地方台的自身特点以及频道资源的合理配置走专业化道路,达到频道之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