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出生体重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随机抽取山东省17地市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儿童的出生体重、胎龄、喂养情况等内容.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率逐渐提高,低出生体重组肥胖儿的发生率为7.62%,正常体重组为6.83%,而高出生体重组则高达11.65%.早产低体重组儿童的肥胖发生率为9.80%,明显高于足月儿童5.56%.高出生体重是幼儿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肥胖应从胎儿时期抓起.  相似文献   

2.
运用流行病学中的病例对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8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引起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引起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包含了儿童个人及其父母和家庭的不良饮食模式和行为习惯的多个方面。学龄前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饮食模式及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易受到父母及家庭方面的影响,肥胖的形成也与父母及家庭因素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学龄前儿童肥胖危险因素的研究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6岁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因素,为预防肥胖的发生进行综合干预.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市静安区抽取14所幼儿园306名4~6岁儿童进行了研究.结果:①儿童肥胖与遗传因素相关.②儿童肥胖与饮食相关.③儿童肥胖与运动时间、运动类型、活动量相关.结论:儿童肥胖与遗传因素、饮食方式、运动时间、运动类型相关;与喂养方式、睡眠时间、看电视时间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
锻炼对肥胖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肥胖趋势愈演愈烈,不仅损害儿童的身体形态和健康,对心理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归纳了肥胖对儿童心理产生的作用,并分析了身体锻炼对肥胖儿童的心理健康效益,锻炼影响肥胖儿童的认知、情绪、人格、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等方面,改善肥胖儿童心理健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的局限之处,为进一步研究肥胖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运动干预肥胖儿童的心理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对学龄前儿童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时,必须把"体育"放在首要地位,以提高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学龄前儿童的体质,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文章主要从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对学龄前儿童应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和不同的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阐述,如何激发学龄前儿童的体育兴趣,为学龄前儿童今后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学龄前儿童家庭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从终身体育现出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长春市学龄前儿童家庭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描述;通过经验层次的量化分析,找出了影响学龄前儿童家庭体育活动现状的因素;并对学龄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学龄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及我国大众滑雪场地建设现状,对学龄前儿童参与大众滑雪潜在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湖南省株洲市209名3~6岁学龄前儿童展开横断面调查,通过加速度计测量24 h活动,采用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问卷父母版评估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水平,运用成分数据和等时替代模型方法分析24 h活动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关系,以及24 h活动行为时间重新分配与执行功能的预期变化。结果显示:(1)MVPA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呈显著负相关(β1((4))=-5.45, P=0.03), LPA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也呈显著负相关(β1((4))=-10.67,P<0.001),睡眠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呈显著正相关(β1((4))=15.30,P<0.001),久坐行为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无相关性。(2)15 min等时替代模型预测变化显示,MVPA替换其他活动行为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均显著下降,反之则上升,且MVPA与其他3种活动行为时间重新分配对执行功能的等时替代效益具有不对称性;在所有替代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客观测量的体力活动水平为基础,分析不同持续时间活动的频率及其占总活动时间的比例,从而掌握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簇集特征。方法根据知情、自愿原则,在上海市杨浦和宝山2个区共招募306名学龄前儿童为受试者,通过连续7 d佩戴加速度传感器ActiGraph GT3X+测量其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在此基础上将每次体力活动按强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分类,并统计不同持续时间的活动平均每天出现的频率及其占总累积活动的比例。结果共有146名受试者[男85名,女61名;平均月龄为(57.7±5.0)月]7 d测量数据均有效,被纳入最终统计分析。发现采样间隔为1 s时,学龄前儿童平均每次体力活动持续时间≤4 s,且70%以上的中等强度和大强度体力活动持续时间为2~3 s。结论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以持续时间较短的零星活动为主。为准确测量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特别是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宜采用较短的加速度传感器采样间隔(如3 s或更短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皮体贡数法(ISBM)建立儿童少年肥胖筛选标准。方法:ISBM=[皮褶厚度(上臂 背部)(mm)/身高(m2)]×0.67 [体重(kg)/身高(m2)]×0.33。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法制订正常值,采用水下称重法测定身体脂肪含量(F%),与其判定肥胖的5种指数做相关分析。结果:ISBM:男性≥16.0;女性≥18.0判为肥胖,以男、女各增加4ISBM划分中度、重度、极度肥胖界值,提出了儿童少年肥胖筛选标准。依据ISBM筛选标准,在7377名男、女中小学生中评价肥胖发生率为10.06%,其中男性为12.80%,高于女性的7.24%,u=7.94,P<0.01。通过利用国内、外10种评价方法的综合判定(10种或9种方法有6种以上方法判为肥胖时为“标准”肥胖者)为金标准,以各种评价标准判出的肥胖者与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ISBM筛选标准评价肥胖符合率为92.86%。约登指数为95.43,高于其他9种评价方法。对295名7~15岁中小学生测试(F%),ISBM、BMI、皮褶指数(PZZS)、劳雷尔指数、克托莱指数与(F%)都呈正相关。以ISBM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男=0.86;女=0.80。结论:该筛选标准适用于国内儿童少年判定肥胖,ISBM法合理、准确,宜在不同国家、民族种族间验证使用。  相似文献   

11.
学龄前是幼儿人格形成的萌芽期,学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此阶段的儿童形成和发展优良人格,这也是幼儿教师的责任。本文就学龄前儿童人格特点、幼儿基本体操特点以及幼儿基本体操对学龄前儿童人格的影响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人际交往和关系的构建与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人的价值、生活和社会等方面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学龄前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处于初步形成和发展阶段,受成人行为的影响很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学龄前儿童在游泳学习中,教练员会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在游泳教学中将交际要素融入教学之中,丰富儿童对理解教练信息和同伴合作的经验,提高交际能力。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游泳学习对学龄前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如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人际关系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以及游泳学习对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儿童单纯性肥胖越来越多,其身心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儿童健康问题。目前,主要通过行为矫正、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儿童单纯性肥胖。主要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现状、诊断方法、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810名不同性别、不同地域的3~6岁学龄前儿童感统合能力的测试发现,我国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并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别、年龄、出生状态以及后天教育差异。建议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以期预防和矫正獐感统合失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近十年内应用粗大动作发展测试(TGMD)的国内外学龄前儿童运动干预后的基本动作技能(FMS),包括位移技能(LMS)和物体控制技能(OC)。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5日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干预的相关中英文文献,由2名作者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与敏感性分析,采用Stata13.0软件进行Meta回归分析与发表偏倚,共纳入15项研究,包括干预组893例、对照组6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对提高学龄前儿童位移技能和物体控制技能均具有显著影响。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周期为5~15周、干预频率为2~3次/周、干预时间为20~50 min,采用结构化运动课程的干预效果良好。Meta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总时间对学龄前儿童LMS具有负向影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随运动干预总时间的增加,干预效果降低。结论:运动干预对于提高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具有显著作用。建议后续研究对运动干预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评估,进一步探索有效运动干预的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应用加速度计测量的中国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和久坐行为。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集测量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和久坐行为的相关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为1998年至2022年4月。由2名评审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工作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3项研究,涵盖中国16个市区4449名学龄前儿童。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学龄前儿童日总体力活动时间占比24.4%(190.3min/d, 95%CI:158.9~221.6),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占比8.2%(63.6min/d, 95%CI:53.6~73.6),日久坐时间占比67.2%(523.9min/d, 95%CI:478.6~569.2)。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女童总体力活动及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均低于男童,而久坐时间高于男童;随年龄增长,儿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及久坐时间明显增加,总体力活动时间无变化。结论 中国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总体满足现有指南标准,但久坐行为仍然严重。女童体力活动水平尚未达到指南推荐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运动表现与其认知成熟度和社会人口学方面的关系,识别导致学龄前儿童低运动能力的基本因素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进而增强运动表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方法:采用心理成熟度量表、儿童运动能力评估测试(MABC-2)和社会人口学数据表对424名3到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运用Kolmogorov-Smirnov单样本检验、Friedma(Wilcoxon)和二元Logistic回归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认知成熟度和低运动能力之间有显著的关联(OR=0.513,95%IC=[0.266–1.000]),表明高认知成熟度是低运动能力的一种保护因素;社会人口学因素没有显示出对儿童运动表现的干预作用。结论:学龄前儿童的高认知成熟度是低运动能力的保护因素,而家庭的社会人口学因素与学龄前儿童的运动表现和认知成熟度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Nancy Butte 《体育科研》2013,34(1):30-32-38
儿童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肥胖都迅速增长,肥胖流行具有全球性和地区性..同时肥胖给儿童的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重负担,肥胖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会产生负面影响,肥胖的儿童认为,他们的生活质量与正在接受癌症治疗的儿童相差无几,文章用大量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儿童肥胖的原因,并推荐了儿童肥胖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运动处方的原理对33名肥胖儿童开具减肥运动处方并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针对肥胖儿个体开具减肥运动处方,按照处方进行锻炼对控制肥胖儿童的体重有显著性效果,并可以显著地提高肥胖儿童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问题突出,需要通过有效途径主动干预。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近年来河南省和北京市、上海市等省、市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检出状况为例,结合生态系统理论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学校干预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学校干预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学校卫生、舆论、体育、信息、心理等方面,从这些方面着手可有效遏制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