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 A、B两地间的路程为18千米,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二人相遇后,甲再走2小时30分到达B地,乙再走1小时36分到达A地。求二人的速度。分析设甲的速度为x千米/时,乙的速度为y千米/时。题目的基本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相遇时,甲、乙各走了t_0=18/(x+y)小时(相向而行在相遇处各走的  相似文献   

2.
运用积不变     
<正>问题:从A城到B城有320千米,甲车要行8小时,如果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2倍,那么乙车从A城到B城需要几小时?思路点睛: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可以求出甲车的速度是320÷8=40 (千米/时);再根据“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2倍”,可以求出乙车的速度是40×2=80 (千米/时);那么乙车从A城到B城需要的时间就是320÷80=4 (小时)。  相似文献   

3.
例一辆汽车从A城开往B城,如果把速度提高20%,则可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按原速先行驶10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30%,恰好也能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求A、B两城之间的路程。这题属行程问题,解题的依据是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数量关系。但由于条件比较复杂,所以解答时还得多动脑筋,巧妙转化。分析和解:首先,设法求出汽车从A城到B城的原定时间,这从第一个条件不难求得。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速度由1变为1.2,也就是说由5份增至6份,那么行完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应由6份减至5份,节约了…  相似文献   

4.
用假设法解题时,常把一堆煤、一批货、总工程量、总路程等假设为单位“1”,有时为了方便计算也可以假设为“2”,也可以假设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样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易于理解,便于运算。例1甲、乙二人同时从山脚A地出发,沿同一条路爬上山顶之后,立即由原路返回A地。甲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上山时每小时3千米,下山时每小时5千米。问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二人是否能同时回到A地?如果不能,谁先回到A地?分析与解:已知甲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假设上山…  相似文献   

5.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一数学的一个难点 .同学感到困难的是 ,难以从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 ,列方程常常在此“卡壳”.本文介绍一个找等量关系的好方法——用表格法分析题意 ,它能帮助我们迅速找到等量关系 .请看以下实例 :一、行程问题例 1 甲从 A地以 6千米 /时的速度向 B地行驶 .4 0分钟后 ,乙从 A地以 8千米 /时的速度追甲 ,结果在离 B地还有 5千米的地方追上了甲 ,求 A、B两地的速度 .分析 :设 A、B两地间的距离为 x千米 ,则甲乙两人在整个过程中的速度、时间、路程可列出下表 :速度 (千米 /时 )时间 (小时 )路程 (千米 )甲 6 x…  相似文献   

6.
行程问题应题的教学应准确抓住时间、速度、路呈三者之间的联系,而较复杂的行程问题.还必须正确理解如下内容:速度和、相遇时间(同行时间)、路程(距离)以及速度差、路程差,相遇时间的必然联系。在理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解答较复杀行程类应用题。田“路程=速度×时间”,这个简单的行程问题关系式,可以推出“路程=速度和X相遇时间”,速度和是较容易求得(大多数题中会已知两者的速度),而相遇时间则必须通过已知条件进行求得。例1甲乙两地相距门00千米,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  相似文献   

7.
题目 A、B两地间路程为18千米,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人相遇后甲再走2小时30分到达B地,乙再走1小时36分到达A地,求甲、乙两人速度.  相似文献   

8.
季敏 《良师》2002,(18)
题目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2千米。行驶312千米后遇到从乙地开来的一辆汽车,如果乙地开来的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这两辆汽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分析与解:这道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判断。一、可以从两辆车相遇时所用的时间是否相等去考虑甲地开出的车行驶了312÷52=6(小时),乙地开出的车行驶了(480-312)÷42=4(小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6-4=2(小时),这说明两车不是同时开出的。二、可以从速度、路程这两方面去分析、计算,作出判断从速度考虑。假设两…  相似文献   

9.
巧求平均数     
题目:某汽车过一段有上坡、弯道、下坡的路程,各段路程相等,已知上坡的速度为每小时行30千米,过弯道的速度为每小时行40千米,下坡的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求汽车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分析与解:要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应该用三段路的总路程除以行三段路的总时间,而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未知,这时,我们可以假设上坡的路程为120千米(30,40,60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按平均速度的数量关系列式为:(120+120+120)÷(120÷30+120÷4+120÷60)=360÷9=40(千米)。答:汽车在整个路程…  相似文献   

10.
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在初中代数教学中,难度很大.我让学生运用"相遇时间t"来分析、解答,起到了化繁为简和化难为易的作用.例如《代数》三册157面第20题:"AB两地间路程为18千米,甲从A地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二人相遇后甲再走2小时30分到达B,乙再走1小时36分到达A.求二人的速度."按一般解法,应设甲乙的速度为每小时分别走x千米和y千米,再依题意列出如下方程组去求未知数:  相似文献   

11.
行程问题,以及类似于行程问题的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问题。根据题意,灵活、巧妙地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或者类似的数量关系,并且把这些关系反映到线段或者图形上,通过对线段或者图形的观察、分析来寻求问题的解答,不但可以使问题的解答变得简单,同时,还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例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在A、B之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5千米,并且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第四次相遇的地点恰好相距100千米,那么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相…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上,我们正在讨论一道思考题: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7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千米处相遇。两车经过几小时相遇?A、B两城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经过一番独立思考后,数学课代表自告奋勇地想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学们分享。于是,按照惯例我把他请上讲台,我呢?当然也就“退居二线”,洗耳恭听了。课代表一上讲台,便拿起粉笔,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小老师。课代表:首先请大家看线段图:从这图中我发现,当甲乙两车相遇时,甲比乙多行了2个3千米,也就是6千米。从题目…  相似文献   

13.
例:一辆汽车从A城开往B城,如果把速度提高20%,则可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按原速先行驶10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30%,恰好也能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求A、B两城之间的路程。这道题是出自于《小学生之友》2003年第5期“一点就通”栏目中祝兴培老师的文章《动脑筋、巧转化》。祝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算术解法,还教给了我们代数解法,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算术解法中,祝老师通过巧妙的转化,首先求出了汽车从A城到达B城的原定时间为6小时。紧接着又求出了汽车的原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于是求得A、B两城之间的路程为360千…  相似文献   

14.
有些题目,按照常规的思路去分析解答,就会使得过程繁琐,如果转换思考角度,就会得到全新的巧妙解法。例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0千米,225小时到达。返回时用的时间是去时的56。求返回时的速度。常规解法:(1)先求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50×225=120(千米)(2)再求出返回时用的时间。225×56=2(小时)(3)最后求出返回时的速度。120÷2=60(千米)巧妙解法:因为汽车往返的路程相同,所以速度和时间成反比。由于返回的时间是去的时间的56,那么返回的速度就是去时速度的65。…  相似文献   

15.
合理灵活地运用比的知识,可使一些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简单化,便于我们顺利地分析、解答有关问题。例甲、乙、丙三辆汽车各以一定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乙比丙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40分钟追上丙;甲比乙又晚出发20分钟,出发后1小时40分追上丙。那么甲出发后需要多少分钟才能追上乙?分析与解:这道题中自始至终讲的是甲、乙、丙三辆汽车所行时间的变化。根据乙比丙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40分钟追上丙,可知乙40分钟行的路程等于丙50分钟行的路程,乙、丙的时间比为T乙∶T丙=4∶5。乙、丙的速度比为V乙∶V丙=5∶4=…  相似文献   

16.
试题 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某公路上相距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前进,甲在乙后面。如果他们同时出发,那么甲经过3小时可追上乙;如果甲比乙晚1小时出发,那么甲经过8小时才能追上乙。求甲骑车的速度。 解法分析 行程问题一般有相向而行的相遇问题,同向而行的追及问题,航行问题等类型。本题是同向追及问题,为了弄清题意,画出示意图。  相似文献   

17.
||||||||黔潺娜疏翼嫩哪|例,(2006年成都市)图1表示甲骑电动自行车和乙驾驶汽车沿相同的路线行驶45千米,由A地到B地时,行驶的路程厂千米)与经过的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这个行驶过程中的图象填空:汽车出发小时与电动自行车相遇;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_千米/小时;汽车的速度为_千米/小时;汽车比电动自行车早小时到达B地. y(千米)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滩舞策协布(’J、时)圈1析解由图象知汽车出发0.5小时与电动自行车相遇;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9千米/小时;汽车的速度为45千米/小时;汽车比电动自行车早2小时到达B地.例2(2 006年河北省…  相似文献   

18.
例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4小时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进,再走3小时,甲离B地还有1千米,乙离A地还有8千米。问乙还要走几小时才能到达A地?(2003年“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全国青少年数学竞赛江西分赛区小学五年级试题)分析和解:首先按照题意画出线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A、B间的路程既等于甲7小时的行程加上1千米,也等于乙7小时的行程加上8千米。也就是说:甲7小时的行程比乙7小时的行程多(8-1=)7千米,所以甲1小时的行程等于乙1小时的行程加上1千米。…………①从线段图的左段还可看出:甲4小时的行程等于乙3小时的行…  相似文献   

19.
师生在复习了行程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后,教师出示如下题目:甲、乙两车从相距10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距200千米?师:这道题中没有告诉我们甲乙两车开出的方向,我们应该怎样思考?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了多种解法。生1:如果两车相向而行,本题就是稍复杂的相遇问题。解法是(1000-200)÷(60+40)=8(小时)。生2:我认为生1说的只是相向行驶中的一种,就是在相遇前两车相距200千米。其实两车还可以在相遇后继续行驶,这时就成了相背而行,直至两车又相距200千米。解法…  相似文献   

20.
行程问题在中考方程应用题中出现的频率极大,现对中考题中的行程问题,分类归纳其解答思路,供初三同学复习时参考.一、一般行程问题基本关系式为:路程一速度X时间.例1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时,经过几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1995立云南)分析本题容易漏解.应对两种情况讨论.解设经过X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门)当相遇前两人相距32.5千米时,方程为1入5x+15x一65一32.5;()当相遇后两人相距32.5千米时,方程为175x+15。一65+32.5.例2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