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吴海燕 《考试周刊》2011,(58):50-50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视野开阔、见识超群的百科全书式的史学巨著.它蕴藏着深邃的哲理,融汇着民族的精神。江苏新课改以后,把《(史记)选读》编入了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旨在使高中学生文言阅读和理解的能力都有所提高。目前,《(史记)选读》的教学任务安排在高二上学期进行。我根据教学实践,对《(史记)选读》的教学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苏教版的《史记选读》教科书精选了《史记》中的部分精彩篇目,对于提高高中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自觉以及感悟能力均产生了积极影响。作为一部重要的中华文化经典,《史记》的内容博大精深,且为文言文的语言形式,许多学生怕学《史记选读》。因此,改善《史记选读》的文言文教学现状显得尤为迫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加强熏陶感染和体验对于提高学生感受和理解能力的积极作用。因此,运用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王钱 《语文天地》2011,(7):15-16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又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在《史记》中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敢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史记》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苏教版《(史记)选读》节选了《史记》中很多名篇,虽然苏教版《〈史记)选读》是节选,但滴水可见整个太阳的光辉。学习、阅读《(史记)选读》要把握以下三个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蓓 《语文天地》2014,(12):17-18
《史记》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见识超群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巨著,同时又是一部语言卓越,充满思想和艺术魅力的文学经典,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江苏省高中阶段设置《〈史记〉选读》作为选修科目,它对高中学生的文言能力、写作、思想具有很好的陶冶作用,进行《〈史记〉选读》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情和考情等综合考虑,引导学生亲近《史记》,喜欢《史记》,让《史记》的文言知识、人物思想、精神光芒既照耀学生的高考.  相似文献   

5.
《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为后代史学家编写历史提供了示范,尤其是司马迁正直不屈的精神品质,影响了一代代后人。《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史记〉选读》作为选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全面系统地了解《史记》的体例特点、人文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自身的品位,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史记〉选读》的教学要充分挖掘其思想内涵,使学生领略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江家华 《语文天地》2012,(21):30-31
一、教学设想《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是苏教版《史记选读》第一模块"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中非常重要的篇章,司马迁在这两篇文章中,将自己的家世谱系、生活经历、志向抱负、创作始末等等作了含蓄而深刻的表述。实际上,这是整个《史记选读》的导引,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选修教科书《〈史记〉选读》共分八个专题,其内容涉及司马迁其人其事、《史记》的体例、《史记》的史家传统、《史记》的理想人格、《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史记》的叙事艺术、《史记》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袁玉英 《生活教育》2012,(18):39-41
通过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史记〉选读》从教材和教法两个方面的反思,并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索,提出了使《〈史记〉选读》教学更加有效、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家华 《语文天地》2012,(11):30-31
《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是苏教版《史记选读》第一模块“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中非常重要的篇章,司马迁在这两篇文章中,将自己的家世谱系、生活经历、志向抱负、创作始末等等作了含蓄而深刻的表述。实际上,这是整个《史记选读》的导引,是解读整部《史记》的一把钥匙,是研究司马迁生平与思想最直接的资料,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苏国 《语文天地》2014,(31):48-49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句肯定《史记》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视野广阔、见识超群等史学方面无与伦比的价值,后句肯定《史记》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气势纵横、感情充沛、形象逼真等精彩绝伦的文学艺术价值。《〈史记〉选读》学习能让学生“以史明鉴”,明辨是非曲直,获得人文素养的滋养;丰厚文言知识、获得人物形象描写、性格刻画等写作能力的提升。一、《〈史记〉选读》教学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史记〉选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至今使用已有数年,也已修订几次,在省内甚至全国都赢得了好评。但作为一门选修课教材,苏教版《〈史记〉选读》不够严谨,科学性、学理性不足,存  相似文献   

12.
张正平 《教学月刊》2011,(10):53-55
从2006年11月起,苏教版《(史记)选读》作为选修教材全面进入高中语文课堂。《(史记)选读》作为选修课,它与必修课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教与学中更强调教与学的“选择性”,强调“自主地选择”.以满足高中学生对学习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学习要求。但是经过五年的跟踪调查,笔者发现在高中现实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的《(史记)选读》教学和必修课教学几乎没有两样。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又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在《史记》中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敢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史记》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苏教版《〈史记〉选读》节选了《史记》中很多名篇,  相似文献   

14.
赵淡元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一书是高等教育教材,在校勘和注释等方面却存在文字之误、注释之误,参考《史记》、《王力古汉语字典》和《说文解字》等资料对其中误漏之处加以指正。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选修教科书《〈史记〉选读》共分八个专题,其内容涉及司马迁其人其事、《史记》的体例、《史记》的史家传统、《史记》的理想人格、《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史记》的叙事艺术、《史记》的影响等。该教科书比较全面地为学生展现了《史记》作为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与艺术魅力,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性情、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选修教科书《鲁迅作品选读》,与《〈论语〉〈孟子〉选读》《〈史记〉选读》同属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一个模块36学时,可在9至10周(半学期)内完成课程的学习与检测。  相似文献   

17.
传记是有悠久历史的文学体裁,它和小说、诗歌、散文一样在文学史占据一席之地。高中语文各版本教材中都一直有传记作品,而今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对于传记越来越重视。除必修教材中的传记作品外,又有了专门的传记选修,如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苏教版《传记选读》和《(史记〉选读》等。入选传记都是典范性和时代性的结合,生动有趣且文学价值极高;传记中的主人公各具特色,极具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8.
[设计思想] 《刺客列传》是苏教版《〈史记〉选读》中的重要篇目,是学生学完必修教材后的选修内容.本课设计注意必修和选修的联系与区别,继续关注学生对文言词句的积累;同时,教给方法,引领学生细读文本,以现代眼光来解读历史,学会对历史人物作出辩证的分析和评价,汲取历史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史记》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珍贵遗产,《史记选读》更是精选了《史记》中的经典文本,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不言而喻,理应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高中语文"文化论著研读"选修课程,以人教版为例,包括《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等。苏教版中的"文化论著研读"有《论语》选读、《孟子》选读、《史记》选读、鲁迅作品选读等。从这两种版本的教材选择来看,对于文化论著研读这一点,编者都是非常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作为语文教师,面对文化论著研读这一选修课程,最大的难题是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