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党90岁了,而我也从青春年少迈进了而立之年.回忆往事,总是令人感慨.所幸,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一直有党的的陪伴,带给我温暖,指引我前进. 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最初认识可追溯到小时候妈妈哼唱的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唱支山歌给党听》…… 一首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不仅经常陪伴我进入甜甜的梦乡,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妈妈歌唱时那种深厚的情感流露.在一个小孩子的心里,没有什么比妈妈更加可亲可敬.  相似文献   

2.
妈妈和彩票     
每当放学回家,妈妈总是问寒问暖,问我在校的学习情况;每当做完作业,妈妈又是给我检查,又是辅导我功课。可是,有一天,这种情况完全变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有一位不速之客———彩票闯入了我家,妈妈的心思全被它勾走了。自从妈妈买起了彩票,她的枕边没有了故事书、杂志,取代它的是一张张的号码纸,枕头下塞满了一张张没中奖的彩票。妈妈被彩票吸引得如痴如醉,时刻记挂着她的彩票。星期天,我和妈妈正在屋子里看书。忽然,瓢泼大雨倾盆而至,只见妈妈“腾”地一下从凳子上站起来,拔腿就跑,一边往外跑,还一边喊:“别把我…  相似文献   

3.
"爸爸,我可以永远活着吗?我不想死。""妈妈,我为什么一定要去上学?"很多时候,幼小孩童对世界的好奇与追问,远远超出成年人思考的范围。不知如何回答的父母往往支吾几句敷衍了事。但是有一个人没有这样做,北大哲学系何怀宏教授认真思考了这些看似幼稚却直抵生命本质的问题。《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也许是今年六一送给孩子和家长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4.
一、采访和报道中不考虑报道对象及相关人员的情感和感受,缺乏人文关怀。一些记者在采访中只关注自己想要的采访内容,不考虑受访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感受。在地方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我叫XX,今年X岁,我家里很穷,该交学费却交不起,我妈妈没有钱,多亏某某助学基金帮助我,我一定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5.
正物换星移几度秋,书信这一人类的情感档案,早已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淡去。今天,太多的生活意蕴和情感交融,已经被一串串冷漠的数字和机械的号码代替了,而载着云淡风轻明月清泉般情意的小小信笺,已成为昨日黄花。今天还会有多少人驻足  相似文献   

6.
我爱我家     
我、爸爸、妈妈,组成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我,一名中学生,在学校是班里的中队长;在家里是一个快乐的“小公主”。爸爸在教研室工作,在我的记忆里,他似乎没有节假日。妈妈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为师以来勤勤恳恳甘为人梯,整天起早摸黑,哎。她太辛苦了。每天晚上,是家中最热闹的时候,妈妈在厨房用锅碗瓢勺演奏着交响乐,她拿起手杖(筷子)敲打着“打击鼓”(碗)演奏着动听的音乐。爸爸在客厅里看杂志,哎。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着迷。我,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做功课。“妈”我扯着嗓子大喊,“哎。我马上就过去。”妈妈一边准备…  相似文献   

7.
以爱和美的心境走向客体何苏六,刘敬东(一)’一刘。首先恭喜你拍摄的电视纪录片《母亲,别无选择》,在第五届国际青年电视节上荣获大奖。何:谢谢。刘:观看你的片子最打动我的是其中流露出的一。种无奈与困惑,一种爱的困惑,一种情感的无奈,我想这一(性的主题使整...  相似文献   

8.
王爽 《记者摇篮》2004,(9):18-18
文艺晚会,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它将歌唱、舞蹈、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统一在一个大的主题范围内,通过艺术作品,把我们的时代精神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通过表演与欣赏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唤起人们的内心情感,使之产生和谐统一的心理共鸣,从而达到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与交融。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读书是写作的文化准备(语言、技巧等)的话,生活就是创作的、“物质”准备。因为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素材;没有生活素材,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从何写起呢? 我是1958年开始发表小说习作的。虽然已时隔四十余年,但对当时有些作品的有些人物情节和细节,至今我还能记得其生活来源。 1958年初的一天,人民日报副刊上登了一篇“编者的话”,向读者推荐副刊上发表的反映工厂生活的三篇文章,并号召生活在生产第一线的人们拿起笔来写身边感人的事。像这三篇文章所写的故事,许多地方都有。 我读了三篇小故事,想想自…  相似文献   

10.
错过的舞会     
“你愿意在后备军官训练队舞会上 做我的舞伴吗?”里克问道。我不敢相信 他在邀请我,里克是俱乐部最可爱的小 伙子!他想要约我一起去?“你是认真的 吗?”“这是半正式舞会,所以你需要一 件连衣裙,而我的父母会付门票钱和车 钱。”他回答说。我还能有何奢求?我的 心兴奋得狂跳不已,嘴里吐出“愿意”两 个字。我以前从没有参加过这种半正式 的舞会,这次可是我的机会。这会是我一 生中最美好的夜晚! 我一回到家就告诉妈妈里克邀请 我跳舞的事。她立刻带我去买了一件合 身又得体的连衣裙。我们还去了发廊,预 约了周五舞会前的时间去美发并且修剪 指甲。我想让里克看到我时惊得目瞪口 呆。我想让他看我一眼就坠入爱河。这能 发生吗?我能成为美丽的公主吗?在我知 道答案前,日子已经一天天过去了。我根 本无法入睡,紧张得直恶心,头部也剧烈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我躺在妈妈的怀里,望着妈妈那双笑眯眯的大眼睛,恬静地享受着母爱的温存。 在妈妈慈爱的目光的照拂下,我逐渐长大。可妈妈仍旧用那样的眼光看着我,仿佛我永远是个躺在摇篮里的孩子。 上小学的时候;妈妈总是看着我吃早饭,给我准备好书包和自行车,看我骑上车子消失在街头…… 升入中学,妈妈的目光变了,她老是指责我在学习上的草率和马虎,她的目光是那么苛贵;不肯饶人!妈妈,你变了吗?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前几天的物理测验,我考糟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母亲跟前准备挨训。出乎意料,妈妈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12.
檀梅 《新闻实践》2008,(7):9-11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多少回,我们曾为这样的诗句潸然泪下;"到那个时候/我请你伫立窗口向远方眺望/或许你能发现我的目光/虽然很遥远,但它正在向你凝视/到那个时候/我请你在春天远足去/或许你能遇上我/我们一起看漫天碧绿看河水流淌"——多少回,我们怀着这样的情感在后方守望;  相似文献   

13.
作者原稿:有感“中秋”中秋之夜皎月当空,中华世俗回家过节,亲人团聚品味佳肴,围坐在妈妈身旁吃着散发着芳香的月饼,听妈妈讲那月亮上的小白兔的故事。童年的回忆是幸福甜蜜的,但临近中秋节的现实却又是这样的悲伤痛苦,因为前些日子勤劳朴实、含辛茹苦亲爱的妈妈与我永远的再见啦。这几天为迎中秋到来办公室的同事们又在议论着今年买什么样品味的月饼带回家去孝敬他们各自的妈妈。闻其此话,我这四十好几的汉子竟然怎么也控制不住情感之间,转身独自跑到办公室屋后哭泣……小时候我家住关东辽西一个偏僻农庄,生活得很困难。记得在“…  相似文献   

14.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1,(3):28-29
没见过 妈妈:“瞧你这手,多脏呀!你什么时候看到过我的手像你这样脏?” 女儿:“没有,妈妈。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童年趣事     
那是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妈妈神秘地对我说:“媛媛,妈妈是医生,你在学校里不管干什么事情,妈妈都能从显微镜里面看见。所以你上课不能乱讲话、做小动作。不然,妈妈看见了,回家一定要批评你。”从那之后,我变得特别小心。上课认认真真地听讲,下课小心翼翼地玩儿,总害怕做错了什么事,会被妈妈从显微镜里看见。我虽然害怕,但又十分好奇,总想看看显微镜里是不是真能看到学校里发生的事,便吵着让妈妈带我到医院去“领略”一下显微镜的神奇功能,妈妈被我吵得没法子,只好答应了。国庆节放假期间,妈妈刚好值班,我就跟她到了…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新闻作品与记者情感的关系这个问题上,一直有许多疑惑困扰着人们:新闻作品中能否倾注记者情感?作品中以怎样的方式去体现记者的情感?记者情感在新闻作品中应给予如何的定位?对此,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各执一词。我对这个命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联系我采写的被多家报刊转载的作品《没有硝烟的沂蒙山保卫战》来分析,更有着深切的体会。首先,我认为,优秀的新闻作品必须倾注记者的情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无数被视为经典名篇的新闻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记者的各种情感。从  相似文献   

17.
“洗”军报     
我有一张1994年的《解放军报》,虽然已经泛黄、皱皱巴巴,有的还字迹模糊、残缺不全,但我仍宝贝似地珍藏着。每看到这些报纸,一种愧疚的情感就悄然而生,脑海中还闪现出这样的一幕。1994年冬天,我所在的西安政治学院放假,我挑选了8份《解放军报》带回家,准备在假期抄录上面的文章。可回家不几天,发现辛辛苦苦带的那些军报不翼而飞!我赶紧问妈妈:“妈,您见到我的报纸了吗?”看我火烧眉毛的样儿,妈妈唤怪地说:“看你…··哦还以为房间着火了呢,你二姨家想整理房间顶棚,我看你的报纸又大又好,就……”“哎呀,妈,您怎么也不…  相似文献   

18.
程青  姚一 《出版参考》2005,(9):50-51
去年秋天我回了一趟盐城,在一排排面目相同的楼房中我已经不能准确地辨认我父母的家。盐城我回得很少,因此对我来说变化是巨大的。记得读过一本书,里面写到一个人乘火车回到家乡,脑子里的火车站还是三十年前的景象。我循着记忆翻了几本书,但是没有找到出处。我到盐城的感觉大致与这个人相似。回去的当天妈妈陪我去了我读书的中学,还特意去看了我们以前的家。中学大体还是原来的模样,至少仍是中学这一点没有改变。里面多了许多新的建筑,而我看过之后就忘记了。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道应客观真实地反映新闻事实_在此前提下,要考虑如何增强报道的可读性,使读者在愉悦中有所教益和启迪。我认为,在采写过程中,应展开心翅,捕捉三种感受:情景交融、情感交融、情理交融。情源来自作者对部队生活的热爱和对新闻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情为根基,景、感。理为支柱。四点交叉融合的状态,决定着文章的魅力。所谓情景交融,即带着真情,深入报道第一线,用心感受事件发生的场景,挖掘丰富的、不加修饰的第一手材料,激活大脑中文字写作的“火花”。情感交融,则是带着深情,加工提炼采访来的全部素材,去虚存实,去粗存精…  相似文献   

20.
母亲节前夕,我特意买了一条505神功药枕,我要把它送给妈妈。 想起妈妈来,我禁不住一阵心酸!四十岁刚出头的妈妈却过早的衰老了。一头曾经乌黑发亮的青丝早已没有光泽,皱纹悄然爬上额头……比衰老更可怕的是妈妈的健康一年不如一年。她经常性的头晕头痛、健忘失眠。妈妈总是叹息:“唉,人老了,就真的不中用了!”眼见妈妈一日比一日消瘦,我的心一日比一日难过,“有什么妙药可以让妈妈早日健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