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张维为先生在他的新著《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2014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回答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即:中国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往何处去?《中国超越》与之前的《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一起构成了张维为先生的"思考中国三部曲"。在《中国超越》这本书中,作者结合其在西方国家生活20多年、走访100多个国家的经历,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进步作家、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一九○五年七月十九日诞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幼年当过佃工、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一九二八年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同年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在旧中国居住了十三年。三十年代他曾和当时的妻子尼姆·威尔士一起翻译了一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活的中国》;这是他以后写作《西行漫记》的前奏。一九三六年和一九三  相似文献   

3.
岚子 《传媒》2003,(Z1)
在《时尚》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女人(《时尚·COSMOPOLITAN》,前身为《时尚·伊人》),跟一个男人(《时尚·ESQUIRE》,前身为《时尚·先生》)结了婚,成了一个家(《时尚家居》),他们崇尚健康的生活(《时尚健康》),经常出去旅游(《时尚·中国旅游》),对流行的时装也非常关注(《时尚·中国时装》)……  相似文献   

4.
出版界的专业年鉴——《中国出版年鉴》(1980年)在中国首次出版发行,大有早应出版而终于出版之感。这部年鉴由本栏曾作过介绍的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写,于去年12月份由在辞典、参考书方面一向发挥传统实力的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这是一部长达800页,16开本的精装书籍。自从新中国诞生以来,百科辞典、年鉴之类的书籍相继问世,这是去年中国的一个显著特点。1978年7月创建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月出版了《中国百科年鉴》(1980年),12月又紧接着出版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在全球科学界极具影响力的科学杂志——英国《自然》推出了《中国之声》专刊。以专刊的形式和篇幅介绍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状况.这在《自然》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22日,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99天,《钱江晚报》奥运特刊《奥运中国》登场亮相,自此每天8个版的体育新闻板块也更名为《奥运中国》。《奥运中国》在内容上分为5个部分:奥运专题采访、奥运新闻、奥运传奇、奥运民间以及其他体育新闻。奥运传奇和奥运民间这两大部分较有特色,它体现了本报奥运报道的一个思路——报道策划和活动策划并重,两条腿走路,两只手出拳——这也是体现地方媒体特色的错位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书架     
《老电影时代》 丁亚平著,大象出版社,2002年3月 这是一段串起中国老电影吉光片羽的回忆,五个用光与影构建生命骨架的电影人:费穆——田壮壮重拍《小城之舂》向之致敬的那个人;桑孤——张爱玲曾是他旗下编剧;夏衍——拍了一个世纪的电影;汤晓丹——商业化电影的先驱;孙瑜——诗意地栖息在真实与虚幻之间。丁亚平博士系文化艺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兼任《传记文学》杂志社社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佛教读物被一些出版社看好,每年都有一批这方面读物出版,甚至套书、丛书也不稀奇。1994年这方面的重要学术著作有:邓子美《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文化——百年文化冲撞与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覃召文《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洪修平《中国禅学简史》、袁宾主编《禅宗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和日本忽滑骨快天著、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及新创刊的《玄奘研究》等。1995年出版的有关学术著作是比较丰富的一年,重要的有:《山西寺庙大全》,白清才主编,崔正  相似文献   

9.
杨春兰  梁茜茜 《传媒》2008,(8):27-29
公元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是最难忘的一年——举国团结、抗震救灾,上下一心、承办奥运;对《女友》来说,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是她20岁的生日;对唐文华来说,更是一个不能忘却的年份——伴随着《女友》的成长,她在这里走过了20个春秋。  相似文献   

10.
从个人角度来看,作为一个职场中人,职业化是每个人成长的标志,是职场人士提升自身的方式和方向。"中国企业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什么——职业化!"这是周永亮在新书《我是职业人》封面上重点标注的一个主题。被称为"中国执行力第一人"的周永亮博士告诉我们,"职业化才是目前中国员工(无  相似文献   

11.
读到《中国图书评论》今年第一期陈四益的书评《他勾勒出了我们难以忘却的时代——读俞明(故雨新知)》后,我作为俞明作品的一个老读者,也有些话要说说。陈四益说读《故雨新知》最好能同读俞明的另一本散文集《姑苏烟水集》,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这两本文集,反映了俞明散文的成就与特色。这两本书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用脚写的。”这是在全世界新闻同行中广泛流传的一句至理名言。有一个记者,用他采写的震动了全世界的一本书,为这句至理名言做了最好的诠释。这个记者就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这本书就是《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  相似文献   

13.
韩中毗邻,中国和朝鲜半岛之间的交往古已有之,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盛唐文化,都曾对朝鲜半岛产生过很大影响。韩国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尽管居住在半岛南部——韩国境内的华侨人数并不多,但确已是一支颇为可观的少数民族了。50年代初期在韩华侨为团结自己的同胞,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彼此帮助,由华侨协会发起,创办了华文报纸——《韩中日报》。由于受到政治形势的左右,《韩中日报》在办报风格和消息来源上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并最终不得不在1995年1月停刊(纸龄:12911号)。但从它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到韩国华侨曾经走过的艰难路程,亦可折射出海外华人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对自己文化的保留和传播;《韩中日报》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韩国华侨为融入韩国社会、沟通中韩文化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阴艳 《新闻前哨》2011,(9):79-80
这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发生在中国新闻界、影响全国的事件。1967年1月,上海《文汇报》和《解放日报》相继被各自报社的造反派夺取了领导权。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于2月8日发表通讯《"一月革命"的号角——记〈文汇报〉、〈解放日报〉新生一个月》,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野史》,翟文明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中国野史》(以下简称《野史》)是《中国全史》(分为《中国通史》、《中国秘史》、《中国艳史》、《中国野史》四册)中的一本。据编者所言,不但总体设计突出一个“全”字,而且每分册都讲究“全”字。这给了笔者一个意外的惊喜:从未阅读过  相似文献   

16.
年富力强的余熙是长江日报记者,也是作家和画家。当初他出访瑞士从事文化交流活动时,人们似乎并没很在意,因为在走向开放的时代,这并不鲜见。然而余熙的“瑞士行”却以颇为丰硕的成果,让人刮目相看。 ——1991年至1992年,余熙在瑞士一连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印象》、《中国风光》、《余熙画瑞士》三个水彩画展和一个《中国艺术》学术讲座,在瑞士“引起轰动”(新华社电讯标题语),全部作品几次告馨。 ——1993年,孜孜致力于中瑞文化交流的余熙邀请瑞土著名画家约克·莫勒特先生访华达7个月之久。在武汉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文化部的支持下,他安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中国档案》迎来了创刊60周年,应该说这是不平凡也不简单的60年。作为她的一个忠实读者、一个老通讯员,我不禁感慨万千。可以说,我从跨进档案大门的那天起,就与《中国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档案工作》引领我步入档案之门1985年初,我随父母从齐鲁大地来到了塞上江南——银川,又从自己熟悉的教育岗位转换到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周光庆著中华书局2002年出版(《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周裕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读到了周光庆的《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下引简称《导论》)与周裕锴的《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下引简称《研究》)这两本书。两书作者一个是研究古汉语的,一个以研究中国古代诗学见长。他们分别从不同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的九月三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十二周年纪念日的前夕,《宁夏日报》以第一版整版的篇幅,刊载了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一首词——《清平乐》(六盘山)。在这首词的下面,《宁夏日报》加了一个《编者注》,全文如下: “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应我区同志的请求而题写的词。我们看了毛主席的字,读了毛主席的词,心中感到格外的亲切和无尚的光荣。这首振奋人心、万户传颂的词——《清平乐》,原是一九三五年九月毛  相似文献   

20.
田巧萍 《新闻三昧》2004,(11):19-21
我们是国内第一家报道中国艾滋病高发区的发现桂希恩教授的。我们采写的《他的发现震惊中国——第一个发现中国艾滋病村的教授》(刊2004年2月28日)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因此,这篇稿件采写的背景情况值得一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