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编辑室的一名记者是在1995年7月。那时候,虽然《新闻纵横》节目开播还不到一年,但它已经荣获中宣部主持评出的第一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名节目)称号。 回首1994年,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中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中央电视台在4月1日出台《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0月1日推出《新闻  相似文献   

2.
武宇 《新闻与写作》2003,(10):32-35
说起《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自然会让人想到中央电视台;说起《新闻纵横》,自然让人想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有山西日报的《老百姓在想什么》、科技日报的《院士·科海甘辛》……为了促使新闻媒体办好专栏,在评选了两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名专栏后,中国记协又分别在1999年和2001年举办了两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选。这些获奖的新闻名专栏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记协主办人重庆日报》社和重庆市记协协办的“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工作,于1999年11月29日在重庆结束。《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时事报道”等48个优秀新闻专栏获得名专栏奖.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是中宣部审批立项的常设全国性新闻评奖项目,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综合性优秀新闻栏目最高奖。1994年和1996年,中宣部曾举办过两次范围仅限于。中央新闻单位的“名专栏评选”活动。从1997年起,这项活动移交中国记协主办…  相似文献   

4.
得知自己的节目在中宣部组织的中央9家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名节目)评选中获奖,《新闻纵横》的负责人邓斌说,首先感到很意外,其次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这次评选实际始于去年年底, 当时《新闻纵横》开播只有三个月。 这个节目是中央电台的新闻性节目。具体地说,《新闻纵横》(以下简称《纵横》)的定位是一个以焦点类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它配合中央电台的另两个传统名牌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 (简称《报摘》)和《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简称《联播》),进行深度、拓展和延伸报道。它与中央电台以往的节目截然不同之处是整个节目没有主持人,采访、编辑、播音、录制全部由该节目的记者独立完成。种种因素,使《新闻纵横》一路窜红,一开播便“火”得厉害。  相似文献   

5.
据山西新闻网报道,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选8月31日揭晓,38个新闻专栏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中国新闻名专栏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以鼓励新闻媒体坚持“三贴近”,创办精品专栏,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本届获奖专栏特色鲜明,深受群众喜爱。《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贴近群众,服务大局,内容权威,文风朴实;新华通讯社的《新华视点》对全国工作的重点、实际工作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及时跟踪,深入剖析,翔实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不断拓宽报道领域,创新节目形态;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  相似文献   

6.
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选8月31日揭晓,38个新闻专栏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中国新闻名专栏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以鼓励新闻媒体坚持“三贴近”,创办精品专栏,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本届获奖专栏特色鲜明,深受群众喜爱。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贴近群众,服务大局,内容权威,文风朴实;新华通讯社的《新华视点》对全国工作的重点、实际工作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及时跟踪,深入剖析,翔实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不断拓宽报道领域,创新节目形态;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在普及法律,监督执法,推…  相似文献   

7.
傅雪琴 《中国广播》2009,(10):25-27
200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实行轮盘式运作模式。除了《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纵横》等节目和《全球华语广播网》外,新闻播报不再有栏目的概念,不再有节目的划分,24小时新闻随时播报。这一改革促使中国之声收听率快速增长、广告收入迅速攀升。  相似文献   

8.
孙利  刘志 《中国广播》2008,(1):54-56
一个经历了56载风雨的广播军事节目,近年来在新闻改革的大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继2003年至2006年连续四年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十佳栏目之后,前不久又迎来了新的辉煌,《国防时空》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  相似文献   

9.
焦点类节目的定位─—《新闻纵横》节目的理论与实践邓斌1994年,焦点类节目的出现,揭开了广播电视节目史上新的一面。4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诞生,令广大观众耳目一新。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7点、晚7点推出《新闻纵横》,短时间内,吸引了...  相似文献   

10.
诞生于1994年10月1日的“新闻纵横”节目是中国广播界第一个以舆论监督为主的栏目,曾连续获得两届“中央主要媒体十大名专栏之一”并蝉联“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 如果说前台是“新闻纵横”节目的脸面的话,那么后台就是“新闻纵横”的大脑与基石。因为今后舆论监督节目的主要竞争点就在于后台──管理机制。 借鉴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保持长久、平稳、健康增长的内发竞争力。既然受众成为大家最可能互相争夺的主战场,面对受众,媒体比赛的看似版面、栏目,其实比的都是背后的资源整合力。每一个媒体或有意识或无意识都建有…  相似文献   

11.
点到为止     
点到为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扶贫反响大今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周日特别奉献》栏目播出了录音通讯《带泪的渴望》,报道了北京房山区石楼镇支楼村15岁学生梁丹家境贫困濒临失学的情况,引起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报道...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由中国记协主办的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工作于1999年11月29日在重庆结束。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等48个脍炙人口的新闻专栏喜获殊荣。在中宣部领导同志的倡导下,1994年和1996年?..  相似文献   

1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改版为综合新闻直播节目后,以“追问”取势,拓展了节目内容,创造了早间广播新闻收听高峰。本文从节目选题、广播元素运用、深度报道等方面对《新闻纵横》的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此探究早间广播新闻的运作理念。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焦点时刻》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等新闻评论性节目的走红,新闻评论性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为广播电视工作者和各台领导所关注。  相似文献   

15.
报刊的编辑时常被人们称作是“为他人作嫁衣”,但是这种“作嫁衣”绝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的劳动,而是一种再创造的劳动。经济日报的《特别报道》专栏是一个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优秀专栏,1996年1月创办至今,刊出了一大批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普通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的深度报道。据经济日报办公室统计,仅1996年开办的第一年,这个专栏就推出了120余期,其中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和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摘播60余篇次。一个专栏能有这么多的报道被这两家颇具影响的节目摘播,是不多见…  相似文献   

16.
新年走好     
岁末年初,各电台、电视台为吸引更多的听众和观众。革旧布新,或作改版,或新辟栏目。其中,尤以增设新闻评论性节目为甚。 新闻评论性节目成为时下广播电视行业的“流行色”。皆缘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的记者、主持人“评说大众话题”,“透视社会热点”,正确导向。运用多种(甚至是特殊的)采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前不久揭晓。《人民论坛》(人民日报)《焦点访谈》(中央电视台)、《新闻纵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本报时事部主办的《国际观察》榜上有名。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综合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现将《国际观察》专栏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编者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给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那就是透过扑朔迷离的变化现象,揭示错综复杂的变化原因,力求及时、生动地阐述我国政府对国际重大事件的立场、观点,使读者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解放军报创办《国际观…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新闻     
第二届中央及首都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节目)评选揭晓 第二届中央及首都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节目)评选日前揭晓,11家新闻单位的12个专栏(节目)榜上有名。它们是: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中央电台的《新闻纵横》;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光明日报的《每月聚焦》;经济日报的《星期话题》;解放军报的《集思广益》;中国青年报《冰点》;工人日报的《职工明星谱》;法制日报的《法制论坛》;农民日报《农村致富文摘》;中国妇女报的《今日女性》。  相似文献   

19.
《记者摇篮》2012,(7):3
12年前,辽宁卫视《第一时间》的开播,让辽沈观众耳目为之一新。它的开播不仅开启早间新闻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国内电视民生新闻的先河。12年间,《第一时间》依然保持着很多的佳绩:收视率一直稳居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前三名,连续多年被评为辽宁省新闻名牌栏目、优质栏目,以及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全国电视新闻十佳栏目。12年,一轮回。是什么让这个"老节目"常办常新,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新闻     
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选揭晓8月31日,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选揭晓。38个名专栏从全国各地推荐的78个优秀新闻专栏中脱颖而出。它们是——《人民论坛》(人民日报)、《新华视点》(新华通讯社)、《光明论坛》(光明日报)、《小和访谈》(经济日报)、《新闻纵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时中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Tothepoint(一针见血)》(中国日报)、《最新发现与创新》(科技日报)、《兵说兵事》(解放军报)、《社评》(工人日报)、《冰点》(中国青年报)、《天天观点》(中国妇女报)、《每周法评》(法制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