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教材职务作品,是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依据著作权法第十一条,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换言之,教材职务作品的作者,除了从事创作性劳动的作者外,还有视同作者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按著作权法第十六第的规定,教材职务作品的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享有。 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教材职务作品上署作者名,这是法律许可的、合理合法的事,但在具体操作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职务作品 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相似文献   

3.
论学位论文的权利主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权利主体是依法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或单位。学位论文的产生方式决定其权利主体的最终归属,除了普通主体外,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可以成为权利主体;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作者作为权利主体,而优先使用权归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相似文献   

4.
五大传统媒体工作人员创作的作品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中被新增为特殊职务作品,媒体享有作品的著作权,作者与单位间的利益分配转向“厚单位主义”,这一重大修改显现出过度扩张特殊职务作品客体范围、背离意思自治的基础导向、阻碍《著作权法》的激励机能等弊端。我国同时移植“视为作者规则”和职务作品规则,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构成要件交叉导致二者边界难以界分。应从一般职务作品的定位、增加意思自治规则、优化媒体创作者的奖励机制、明晰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关系的角度完善媒体职务作品制度。  相似文献   

5.
七、法人能否成为作者?有人认为,作者只能是公民,法人根本不能成为作者。因为作品是自然人的智力成果,是人脑思维的产物,法人是组织,谈不上思维和创作,即使以法人名义发表、发行的作品,归根结底也必然是公民(自然人)创作的,所以无论在实际上还是法律上,法人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作者。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错误的。是的,从生理学和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只有自然人才能思维和创作,成为作者;法人谈不上思维和创作。但  相似文献   

6.
版权,亦称作权,是指作对其创作的学、艺术、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根据《作权法》的规定,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它随着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其保护期限为公民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如该作品作权归单位所有,则保护期限为作品发表后50  相似文献   

7.
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网络著作权的本质 所谓网络著作权,又称版权,作者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含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的权利.著作权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而知识产权是与物权、债权、人身权相并列的四大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8.
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要在演唱中揭示作品深层内涵,显示出演唱者个人与他人有别的艺术个性,使作品因其演唱而增添色彩的声乐表演。声乐作品二度创作包含三个基本原则:对作品本身的二度创作、歌唱作品情感抒写的二度创作和演唱者个性化体现中的二度创。二度创作可以划分为二度创作设计、认知原创把握原创作品、创新原创作品、表现作品和效果评价反馈等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杨志成摄影作品集《亲吻大地》近日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作者长期从事特教工作,成绩显著,现担任云南省昆明市盲聋哑学校校长。他在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喜爱并擅长用镜头发现美,创作了大量作品,该集精选其部分自然风光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10.
人一般只有一个名字,但文人学者常常除了其原名外,还有笔名。笔名,是著作人在发表作品文章时不用本名而另外起用的名字,因此也叫做“著作名”。如同探究古人的别号可见其性格、爱好、文化品味一样,文人学者的笔名一般也都有其独特内涵,值得一谈。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学作品是指成年人以儿童的视角来创作, 专供青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它的一大特点是:通俗易 懂,生动活泼。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约有 85%的课文选 自于典型的儿童文学作品,所以儿童文学作品对小学语文教育 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一、民族歌曲二度创作准备唱好民歌的前提是对民歌的创作过程有充分的认识。其创作过程分为两类,一种是"一度创作",指词、曲作家对声乐作品的前期创作,基本指留在谱面的东西。"二度创作"是指歌唱演员把自己的情感体会融入到声乐作品中,在表演上产生画面感。舞台实践,是对歌唱演员的检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是歌唱演员追求的最高目标。民族歌手需要懂得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3.
季米特里·卡波林作为俄罗斯当代作曲家,他的作品数量众多,而且形式多样。他不仅在俄罗斯国内获得过许多作曲家奖项,而且在国际上的作曲比赛中,也屡获佳绩。他在创作上不仅使用了传统的创作技法,十二音作曲体系等,而且也在作品中尝试了音频半音的创作手法。而他的《第二交响曲》就是按照上述创作手法而创作出的一部三乐章的交响曲。本文具体研究季米特里·卡波林的《第二交响曲》的节奏节拍,包括在固定节拍单位中的划分、双重节奏的细分、无节拍、暗含的多重节拍和音色节奏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人一般只有一个名字,但文人学者常常除了其原名外,还有笔名。笔名,是著作人在发表作品文章时不用本名而另外起用的名字,因此也叫做“著作名”。又与原“真姓名”相对而称为“假名”。如同探究古人的别号可见其性格、爱好、文化品味一样,文人学者的笔名一般也都有其独特内涵,值得探幽发微。  相似文献   

15.
歌唱的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保持曲作者的基本要求,同时对音乐形成自己理解、处理和自己的风格特色,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本文对歌唱二度创作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6.
古代散文作品指的是辛亥革命前创作的贴近古人生活,展现现实,体现人们思想的文言文作品。学者王文生认为古代散文包括叙事散文、说理散文、抒情散文等多种。古代抒情散文指的就是以抒发人物情感为主的文言文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古代抒情散文的时候,要基于作品中独特的情味,引导学生探究其写作手法、作品结构和个性色彩,并引导学生大胆展开二度创作,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论中“言”、“象”、“意”指文学多重意义的存在。从作品本身来看,体现为语言、形象、意蕴三个层面;从创作主体来看,反映艺术、生活、心灵三个层面,其实它们三者之间是互通的,渗透且转化,作家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这两方面又互相影响,交融而结合,形成文学三重世界。  相似文献   

18.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3,(Z2):40-41
主持人龙吟:恰如书画、印章中的留白,常因丰富的想象空间而更增魅力,诗歌的创作也讲究疏密相间、浓淡妥宜,在互相映衬之中得到完美的表达。诗法指津疏密相间,是古典诗词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疏",是指诗词作品中描写人、事、景、物的密度小,即从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意象少、简、分散;所谓"密",是指诗词作品中描写人、事、景、物的密度大,即从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意象多、繁、集中。  相似文献   

19.
“脚踏两只船”一向是个贬义词,但你要看用在哪里。用在感情上会遭人非议,用在工作上则未偿不可。兼职者兼职的工作拿到的外快有时比自己的本职工作工资还要高,而且通过兼职,他们也拓宽了自己的眼界,人际关系也搞得非常好。在某些行业,兼职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自由写作者除了自己写长篇小说外,还做一些杂志的涉外编辑;大学老师在几所夜校、各类培训班兼课,客串电台主持;电视节目主持人业余创作成了业余作家;杂志社美编同时为几家出版社、广告公司设计作品……这有点类似演艺圈中的“演而优则唱”。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不断…  相似文献   

20.
声乐表演指的是表演人员在原音乐作品当中融入理解与情感,为原作品赋予跟多的定义和内涵,将其称作是原作品的一种"再创作"。"再创作"的声乐表演要求表演人员不但要忠实于原作,同时,还需要融入自身对原作的理解以及感悟,进而创作出一种可以表达自身情感的作品。鉴于此,本文将对声乐表演的艺术在创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