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奥运会期间武术魅力的成功展示,为武术的大发展提供了契机。传统武术作为现代竞技武术的母体,在"后奥运"这个新的时间节点上如何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武术工作者们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众多武术爱好者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束缚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深层原因入手,对传统武术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进行了剖析,并对"后奥运"传统武术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传统武术的振兴和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
武术负载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容和人文精神,折射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与精神气质。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对于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换迫在眉睫。本文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大众武术规范发展、传统武术产业化以及国际化角度来剖析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换,为武术的可持续传承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对21世纪传统武术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传统武术要依靠国家和社会力量做好对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继承、发展和创新工作;把传统武术纳入完整的正规教育体系,为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及国际化提供舞台;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二者应协调发展,武术的发展才能稳固和持久。  相似文献   

4.
竞技武术是一项区别于传统武术,又扎根于传统武术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竞技武术套路是依据武术发展的历史,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视角,对中国武术进行的"新的诠释"。文章通过对竞技武术国际、国内现状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竞技武术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竞技武术套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竞技武术套路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晶 《拳击与格斗》2020,(4):122-122
当前,在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发展上,表现不协调不平衡,武术的发展偏重于竞技武术,而传统武术备受冷遇。本文通过浅析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差异以及优缺点,探析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提倡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中西合璧式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6.
武术发展至今分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大类.我国体育院校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武术人才的学府,特别是我国14所独立体育院校的设立,为武术的发展和武术人才的培养创建了平台.但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和实施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一些缺陷,那就是传统武术的发展力度不够,没有使传统武术系统的在体育院校中展开.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等对体育院校传统武术的发展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提高传统武术在体育院校的发展,提高体育院校武术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从传统武术在学校的开展和竞技武术对传统武术的影响这两条主线入手,对传统武术社会化发展现状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为今后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当前武术发展现状,提出传统武术如何成功地进行现代化转型,以满足广大民众对武术本身所能带来的单纯的愉悦和情趣的需要,为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的变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传统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行,传统武术正面临失传的窘境。通过打造《武林大会》这一传统武术搏击擂台,对传统武术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将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思考,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对传统武术国际化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时代诉求与核心理念,并将传统武术的国际化路径归纳为传统武术组织、武术赛事、武术教育、武术产业、武术文化交流、武术传媒6个层面.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要在技术体系方面实现多元重构、在价值观念方面实现与时俱进、在发展方式方面实现转型、在管理制度方面实现变革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深入剖析了在社会现代化的选择下,传统武术的价值取向,进一步提出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武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以促进传统武术全面的发展、传播。  相似文献   

12.
传统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现在却处在失传或正在失传的边缘。本文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历史形态的阐述及其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实现传统武术的社会化;发展传统武术的技击本质,强化现代军警格斗技能;发展武侠文艺,推进传统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用田野考察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湖南新化孟公村传统尚武风气进行了实地研究,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个案,找出共性,为民间武术在农村村落中的开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研究认为,传统尚武风气对村落民风形成具有较大影响;民间武术是20世纪70、80年代传统尚武风气沿袭的主要载体;传统尚武风气具有习俗性、稳定性、变异性特点;造成变异的主要因素有农村生产方式改善、村民观念与感觉变化、民间武术文化发展滞后、政府行为介入力度减弱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影响高校武术运动发展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术运动的广泛开展是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化的重要环节。目前,学校体育对武术的研究大都停留在改革武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层面,而笔试图从当代体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化层面揭示影响高校武术教学与习练的原因。建议从宏观背景综合考察,切实加强传统化创新,呼吁媒体、政府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大学生丰厚的化底蕴来改革教学方法,真正促进高校武术运动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我国的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健身与观赏是当前武术发展中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方面。其中,武术的观赏活动,即武术的审美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代审美发展变化的影响。在当代审美大众化、多元化、全球化、商品化、媒介化等特征的影响下,武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武术健身的审美呈现出大众化、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6.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文化源泉,同时,世界全球化又为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两种不同甚至是异质的文化的碰撞融合给武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其发展进程,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审视武术的发展,以期为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是华夏文明长期氤氩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传统人体活动方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在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方文化强势传播的冲击下,当代中国武术在一定程度上有逐步迷失发展方向的趋势。本文以中国传统人性文化为视角,结合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指出重新审视中国武术走向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旨在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术国际化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永辉 《体育学刊》2006,13(3):58-60
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国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1)中国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2)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3)要维系武术传统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4)传统武术套路和竞技武术套路更适合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贾春晓  杨华莉  胡洪森 《精武》2012,(6):83-84,96
目前传统武术的发展不尽人意,改变这种状况是每一位武术工作者和武术爱好者应尽的义务。本文主要运用调查访问文献资料法探析中国传统武术面临全球背景下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国内党技武术的排挤及其自身的瓶颈等诸多不利因素,提出传统武术要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与党技武术协调发展,加大传统武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还原真实武林,注重攻防实战,理顺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的渠道,保持民族文化特点,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抓住机遇,在普及和推广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开拓中国传统武术的国内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一个动态演化的概念,目前,武术"临近的属概念是体育"的观点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武术包括军事武术、传统武术和武术运动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军事武术和体育是相异的关系,传统武术和体育是交叉的关系,武术运动和体育是包含的关系.整体而言,武术和体育是交叉而非相属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