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德”教育,是指通过相关办学策略的实施,将学校“美育”与“德育”相结合,融合而成一种教育合力。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的“美·德”教育采用了如下实施策略:德育导师制实现三全育人,以美润德;培元课程体系因性育人,以美启智;“品正学芳”的校园文化以美培元,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育美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物理学科美包括基于形象感性的“形态美”,基于科学理性的“神韵美”,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意境美”三个层次。通过育美的准备阶段(助学寻美)、育美的实施过程(协同审美)、育美的终极目标(自主创美)的美育实施路径,实现“以美促智”“以美促德”“以美促美”的学科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育美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物理学科美包括基于形象感性的“形态美”,基于科学理性的“神韵美”,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意境美”三个层次。通过育美的准备阶段(助学寻美)、育美的实施过程(协同审美)、育美的终极目标(自主创美)的美育实施路径,实现“以美促智”“以美促德”“以美促美”的学科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丽钧 《上海教育》2011,(22):58-58
教育之美,是人间大美。“追求美”的教育意味着,教育要追求美;追求“美的教育”则意味要懂得教育之美,理解教育之美,并执著于教育之美。追求美的教育就是要以对教育美的理解,实现教育对美的追求;以教育对美的追求丰富与完善教育之美。  相似文献   

5.
在“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的过程中,叶澜教授提出了“教育美”的命题。我认为,教育主体把自己掌握真与实现善的本质力量,通过具体而又感人的形象在教育活动中显示出来,因而就使教育过程获得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就是教育美。作为一位校长,固然要致力于创造教育美,但首先要善于发现教育美。一、记得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并不缺乏美的事物,缺乏的是能够发现美的眼睛。”与普通教师相比,校长从哪里去发现教育美?我的体会是:第一,要从学校的传统文化中发掘教育美;第二,要从学校的变革性实践中发现教育美;第三,要从学校的未来发展中规划教育美。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动,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美及澳洲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北美及澳洲的“现代教育制度”正向“后现代教育制度”转型。在后现代背景下。美、加、澳等国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分化,具有了“告别整体性和同一性”的后现代特征,体现了多元化、灵活化的后现代学校制度趋势。  相似文献   

7.
美育的教育途径,应是家庭美育、“团队”美育、学校美育以及广泛的社会美育的综合工程;相互之间需协调互补,共同推进。美育的内容层次,则是由爱美教育、审美教育和创美教育三方面构成,共同完成对“完整的人”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是传递审美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活动.利用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审美教育是得天独厚的.文章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学校群体是一个智力型群体,学校活动中大量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知识型活动。鉴于此,校长对群体乃至学校活动的管理,应该是一种“智慧型”的管理。而“立美教育”则是创设智慧型管理时空的一个有效途径。只有将“立美教育”的思想有机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  相似文献   

10.
长治市城区英雄街小学近年来致力于个性特色学校的创建,坚持“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努力创建风格独特的有着“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校园环境,构建刚柔相济的有着“规范之美、民主之美”的管理体系,打造朝气蓬勃的有着“严谨之美、博学之美”的教师队伍,塑造全面发展的有着“诚信之美、进取之美”的学生群体,把美融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美,是自有人类以来所追求的是对任何人和事的完备性,因此,人们把追求美的品质、形态作为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之一。故自有人类教育以来。人们都把对美的追求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个观点,是对美育在学校中地位的肯定阐述。那么,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如何贯彻与实施呢。  相似文献   

12.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世界上富裕的“后工业化”国家,并不存在统一的“国家教育制度”,在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美、加、澳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分化与多元,体现了后现代学校制度“去中心化、拆结构、零碎化”的特征,不再强调标准化、统一性和普遍性,为美、加、澳“后现代教育”的运行留下了自由挥洒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育必须坚持立美育人,通过挖掘内在美质“语文美”,创造语文教学美,来追求语文教育美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提出用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即“四美”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不能忽略与“四美”相悖的师德现象,将“四美”修养与师德言行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美”是世界各民族美学思想中共有的重要范畴。但在对“美”范畴本身的把握上,中西方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其中最为突出地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在“美”范畴起源上的凸现“滋味”之美与强调“视听”之美的区别,二是美的具体所指上的“关系—功能”之美和“实体—形式”之美的不同,三是表现在理论思维上则有倾向于“理性思辨”或“悟性直觉”的差异。对中西“美”范畴本身的梳理及其异同的探究,有利于中西对话、交流的展开,也有利于美学学科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英语口语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本文分析了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趋美”元素,以证明口语教学中实施“趋美教育”,可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更为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审美—立美”教育模式建构(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系统科学原理,从真善美三者统一的审美视点出发。探讨和建立了“艺术美三原理”和“科学美三原理”,以此作为“审美-立美”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出“审美-立美”教育模式。提出:教育美=艺术美×科学美。“审美”是认识美之所在,“立美”是创建美之实践。“审美-立美”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从“审美视点”出发.经过“对立范畴”的转化,从而达到“立美建构”。  相似文献   

18.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1):F0004-F0004
广州市第四十二中学坐落在美丽的珠江南岸,是一座拥有45年历史的公立完全中学。它以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师队伍和具有前瞻性的领导集体享誉羊城,在海珠区领导的关怀下,学校已成为一所环境美、理念新、管理严、声誉好、进步快、具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市一级学校。学校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争取人人成功”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爱、严、勤、全”的教风,实施了“成功教育”模式,以科研为先导,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声誉越来越好。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美的感性力量和科学美教育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肯定科学中关的存在,重视科学美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科学美作为美的形态的一种,科学美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子概念,具有美和审美教育的最基本的“感性”特征,科学美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追求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程玥 《辅导员》2009,(9):49-51
引“美”之活水,激活“德”之渠,用独特的视角审视教育的真谛,用特色的办学模式打追一个书声朗朗的校园.江西省德兴铜矿第二小学以“江西省艺术教育试验基地”“江西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为平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荣获了“江西省人民群众满意学校”“上饶市先进学校”“上饶市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