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我国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由国有企业改组上市或与国有企业有着极深渊源,而国有企业大面积的亏损也是不争的事实.显然,没有虚假会计信息的“帮助“,任何一个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是根本无法跨越上市“门槛“的.因此,为了上市,会计作假成了许多公司必要的程序.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上市公司中75%的公有股不能上市流通,至使上市公司不能真正实现由资产经营转向资本经营;也使国有企业把上市作为“圈钱”的渠道。而不能真正实现经营机制的转变;证券市场不能真正发挥其“改制”和“重组”的功能。所以公有股要以合理的上市方法适当的上市机会,加之国家各项宏观政策的协调争取早日上市流通。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论述了买壳上市的基本特性和运行机理,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买壳上市对买壳公司、壳公司以及证券市场、国有企业等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作用。文章认为,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看,如果规范运作,正确引导,买壳上市将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其对国有企业改革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一、国有股流通的意义1.国有股上市流通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内部改造。因为国有股上市必须以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加速产权界定和明晰过程为前提。这样,就将进一推动政企分开,有利于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国有股上市所带来的“上市效应”,将会激励一大批国有企业改变经营策略,建立自我的约束机制,通过组建企业集团、行业性联合公司来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开展竞争,并形成规模效益。2.国有股上市流通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现代市场经济是资本高度流通化的经济,资本不流动就没有活力,资本不流通也就难以保值和增值。我…  相似文献   

5.
当前 ,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出现的产权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一是由于国有资产产权没有明确的界定 ,导致国有资产和国有股的权益受到严重的损害 ;二是在股份制改革中 ,出现产权界定不清的“企业股” ;三是股东权益得不到明确界定和有效保护 ;四是股份制企业的股票 (特别是国有股 )难以上市交易。综合起来看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产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没有先进行产权的界定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出现的产权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一是由于国有资产产权利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国有资产和国有股的权益受到严重的损害;二是在股份制改革中,出现产权界定不清的“企业股”;三是股东权益和不到明确界定和有效保护;四是股份制企业的股票(特别是国有股)难以上市交易。综合起来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产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没有先进行产权的界定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 ,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 ,再到承包制 ,直到现阶段正在进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抓大放小”战略方针的提出 ,便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集中体现。《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在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过程中 ,必须坚持“抓大放小” ,进一步明确“放小”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针。因此 ,科学地把握“放小”的涵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要讲清“放小”的涵义 ,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放小”的实质“放小”不再是以往对中小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权限的逐级下放 ,其本质是从产权…  相似文献   

8.
证券市场上市资格是一种稀缺资源,应按照市场化要求进行配置。尽管在法律上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在上市资格上具有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但由于政策限制和事实上的歧视,前并不能真正获得与国有企业同等的上市机会,这是导致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质量普遍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本通过对上市资格的竞争机制研究,指出应在上市资格问题上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来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状况和加强其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灭老鼠”作为隐喻,来形象地说明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国有商业银行对非国有企业的“惜贷”、对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关系型贷款”以及对政府背景或政府担保项目“狂贷”所形成的“政府型贷款”是其典型特征。这些行为,在短期内会起到做大资产规模、降低不良资产的一时之效,但在贷款的时滞期过后,不良资产就可能越降越多。其原因,表面上看是与国有银行的信贷制度、奖励机制、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关,实质上深层次的问题更需要反思,比如,把“国有银行改革等同于上市”、“把国有银行信用等同于国家信用”等。  相似文献   

10.
去年九月,某杂志发表的一篇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非国有化改造的文章,其主要观点有:1.“当务之急,在于推进国有经济分布结构上的战略转移。这一战略转移的根本在于国有企业的非国有化改造,特别是一般竞争性领域中的国有企业的退出”。2.国有企业退出领域的选择:“凡是市场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均应从战略意义上退出,均属放小,均应采取非国有化改造”。3.国有企业“退出方式的选择”有三种:一是通过市场退出,即通过产权交易,通过“卖”实现国有企业资产流动,退出竞争性领域;二是通过行政直接干预,即所谓“关停并转”,行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国有企业职工的性质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职工是具有“经济人”和“社会人”双重人格的企业主人。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肯定了“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有经济的支柱”,并指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不仅肯定了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而且给国有企业改革构建了理论依据,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长期以来,我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原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入世”,将给国有企业带来严峻挑战。国有企业为应付“入世”的挑战,关键是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现实状况却是,国有企业总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以“入市”为契机,努力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谈国有企业改革李秀云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国有企业改革是1995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时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做为“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国有企业历史问题较多,加上人们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5.
经济结构调整是“十五”计划的主线,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要依靠国有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十五”期间,国有企业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管理,实现国有企业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高负债率 ,而国有企业控制权结构与融资结构的错位即由于企业“所有者缺位”以及行政干预下的债权弱化 ,导致国有企业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和预算约束软化并存则是高负债率的根源。通过债转股完善企业治理结构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 ,同时只有将“债转股”与“股转债”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7.
要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国有企业是实行两个转变的主体。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又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因此实行两个转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在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贯彻“抓大放小”原则是正确选择,同时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企业经营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和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消化国有企业上千万“富余”职工,是一项关系到国有企业能否“轨机建制”,改革能否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进的大工程。其重要性和艰巨性不言而喻。如何积极稳妥地消化“富余”职工,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富余”职工有几类? 国有企业究竟有多少“富余”职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为1000万人,约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10%。按此计算,仅一年所需支付的工资、保险福利费、养老保险费就达378亿元。  相似文献   

19.
论系统重组──对搞好国有企业思路的探索北京市叉车总厂厂长李铁城使国有企业冲出困境焕发活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本文力图以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系统重组”的思想,对搞好国有企业进行理论探索。“系统重组”是指对国有企业的宏...  相似文献   

20.
“三年脱困”是中央针对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转换中国有企业困难突出而提出的阶段性任务。搞好国企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竞争力。国有企业“三年脱困”,将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质量,为国有企业发展奠定基础。一、理性分析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的原因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呈上升之势,“三年脱困”艰巨性增大。1997年国有企业总亏损额为293亿元,1998年上升到558亿元。1997年底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时,国有大中型企业14923户,亏损6042户,亏损面为405%,到1998年亏损面为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