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捷词中的飞鸟意象种类丰富,但各有不同意蕴,其中沉淀着作者深深的故国之思、身世之悲,也有表现其隐居后的悠然之情.飞鸟是蒋捷词中意象的重要表现部分,在使用技巧上,遣词巧妙,用语别致,情深意切,新奇不俗.这不仅体现作者钟爱于自然景物,以此寄托情感,也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记载鸟类的诗篇约有79首,不但数量众多,且文化底蕴深厚。《诗经》中飞鸟意象对婚恋生活的反映、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反映、对物候文化的反映是《诗经》风之意蕴的重要社会表征,这种意蕴其后成为中国诗文化的基本内涵,影响着中国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宋词中"阑干"意象层出不穷、俯拾皆是。由于其审美意蕴与词体一致,"阑干"这一中国古代庭院、楼阁等建筑物的附属部分,逐渐成为了积淀着民族文化心理的特殊审美意象,并能够承载相思闺怨、忆旧伤别、思乡念远、怀古抒愤等主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素有"诗酒风流"传统,古典诗词中多"酒"意象。酒有清、浊之分,"清酒"与"浊酒"意象所含意蕴有别。"浊酒"意象多意味着深厚、凝重之忧愁,亦有朴实、亲切之旨。  相似文献   

5.
王美华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5):52-53,56
意象是诗歌内涵的沉淀物,通过对诗歌的意象,尤其是原始意象的溯源,可以探究出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鸟"是《诗经》中一个重要的原始意象,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意蕴,由最初带有宗教色彩的祖先图腾崇拜,再到原始初民对生命繁衍的渴求,最终是褪去宗教色彩后的爱情象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小说《狼图腾》内在意蕴的分析,力图挖掘出在"狼"意象表征背后所蕴涵的以"狼图腾"为文化内核的草原游牧文化精神,从而揭示出在人类学视域下,小说《狼图腾》所彰显出的文化认同理念。  相似文献   

7.
初步统计,整部《诗经》写到"雨"的约有二十五篇,三十五处。或实写,或比兴,或展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或饱含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丰富多姿,为后世诗歌构建出一个"雨"意象的范畴。这些雨意象可大致分为物雨、情雨、修辞之雨三类,依此分析可从中寻出一些《诗经》"雨"意象所代表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道不可言、言不尽意",为清晰地将抽象的"道"传递给人们,庄子采用了"立象以尽意"的方式,飞鸟便是其中一种典型的意象。飞鸟展示出了超越世俗的"自由"境界、顺乎天道的"自然"生活、象征智慧的"全生"思想、追求道境的"虚无"意蕴、以道为鸟的"虚灵"之鸟等各种特征,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中赋予了"头发"意象多重的审美意蕴:即作为批判民族劣根性的典型意象,辛亥革命不彻底的象征意象,汉民族社会血泪史见证的代表意象。  相似文献   

10.
E·M·福斯特小说的巨大张力主要表现在他所描绘的事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表现了"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印度之行》中的马拉巴山洞就集中体现了这种"难以捉摸的不确定性"。马拉巴山洞作为最具象征意味的文化表征,承载着丰富的审美意象和文化内涵,它既是福斯特内心深处的母性情结的体现,又是福斯特凸显印度文化神秘性的文化表征,同时还是象征殖民与被殖民之间"联结"最终失败之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11.
论《诗经》中的桑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在文学作品中桑意象频频出现。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开端,《诗经》中所写的桑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植物,更是一种原型性的审美象征意象。这一意象的产生与先民对桑的生殖崇拜观念、古代社会的祭祀习俗及风俗习惯等有关,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碉楼"是加拿大华人作家张翎在2009年推出的长篇小说《金山》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意象载体。小说内的"碉楼"是解读其小说的一个重要窗口。从文化维度讲,碉楼是一个维系传统文化的城堡,也是一个传统文化不断流失的墓碑;从性别维度讲,它是一面维护女性的安全围墙,也是一个让女性虚妄等待的囚笼。"碉楼"成为意蕴丰富的具有性别与文化内涵的张力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在《花间集》中,"花"这一意象出现的频率超过了300多次,《花间集》的18位作者几乎都将"花"这一意象写进自己的曲词创作之中,使大自然中的普通物象升华为具有深刻意蕴的意象。"花"这一意象的出现与我国古典诗歌传统、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享乐的社会风气息息相关,其主题主要分为感时伤春、生命无常之感,孤独思念之苦,历史兴亡之感。  相似文献   

1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一词,境界全出,美的意象,不是刻意追求,只是以一种闲适心情悠哉游哉的采着菊花,偶然抬头,蓦然发现了南山的意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不期而遇的美景"此中有真意,"在精神的意象世界里"欲辨已忘言。"席勒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语文教学的意象之美,重在和谐,而不是刻意地去寻求,和谐才能让人的精神能够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15.
华漪清 《教师》2012,(21):75-76
意象是诗歌教学的"牛鼻子"。通过意象描述诗歌展现的画面,感受诗歌营构的艺术氛围;利用意象领会诗人情感,把握诗歌意旨;挖掘意象的内涵,深入理解诗歌意蕴。这样,诗歌教学便可以获得语言感悟和审美培养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煜词中多处写到"春",它不仅是一种自然意象,而且随作者境遇的变化,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意蕴,从早年宫廷生活的闲适,到去国后的苦闷与伤感,直至临终前的悲痛和绝望。这极大地拓展了"春"意象的艺术蕴涵。  相似文献   

17.
李煜词中多处写到"春",它不仅是一种自然意象,而且随作者境遇的变化,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意蕴,从早年宫廷生活的闲适,到去国后的苦闷与伤感,直至临终前的悲痛和绝望。这极大地拓展了"春"意象的艺术蕴涵。  相似文献   

18.
楚辞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的文化意象富含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以阐释"归化"与"异化"的背景与定义入手,指出楚辞中的部分文化意象,并运用两大翻译策略分析了楚辞文化意象的英译,最后提出两种翻译策略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巴金的《寒夜》和张爱玲的《金锁记》都出现了不少"光"的意象。在这两部作品中,光被营造成了抒情意象,融入了人物的情感与体验,具有丰富的意蕴和审美价值。这两部作品中,"光"意象背后是无光的家庭关系、人物悲剧的命运、黑暗的环境以及人物灰色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诗经》中有类别众多的文学意象,鸟兽虫鱼意象就是其中的重要类别。探讨鸟兽虫鱼意象的文化意蕴,对于了解《诗经》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故试从昆虫鱼鸟意象与多子及丰收观念,鸟意象与爱情婚姻观念,凤凰意象与吉祥观念,昆虫意象与时间意识,鸟兽昆虫意象与君子小人意识等方面阐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