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皇家园林——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清漪园在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后,改名颐和园,后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几经修复终得保存。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上期介绍的清帝的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分为宫殿区、湖泊…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园林艺术与山水美学都有了飞跃性发展,自然山水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园林艺术不但在类型上有了极大的丰富,在皇家园林之外还出现了道观园林、士人园林、佛寺园林等新园林类型,在本质上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侧重满足园主的物质生活需求,转向作为园主愉悦心情、修养身心的精神港湾。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学术界对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游憩空间的讨论,来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公共园林。指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公共园林,比西方同概念同性质的园林,早几个世纪。并且由于这些公共园林的开放性、外向性迥异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特点,更应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唐代及北宋时期的洛阳私家园林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名盛一时,有"天下名园重洛阳"之美誉。唐代洛阳私家园林"宏大壮丽",北宋洛阳私家园林"精致写意",普遍规模小。唐宋时期洛阳私家园林作为北方园林的代表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江南园林,而且影响了邻国的园林发展。  相似文献   

5.
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园内分宫廷区、万寿山和昆明湖三大部分,占地约290公顷。进东宫门前行,便是以仁寿殿为中心的宫廷区。仁寿殿,曾名勤政殿,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殿中平床  相似文献   

6.
园林,是集建筑、文学、书画、园艺等精华的综合艺术品,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建造园林,始于商周,当时称之为囿,供帝王游猎。汉代开始称皇家园林为苑,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在宅第建造私家园林。随着道教、佛教的兴起,寺庙园林风行全国。盛唐,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文人雅士的普遍风尚。大批文人雅士参与园林建造,推动了园林艺术的发展。王维(公元701—761年),精通书…  相似文献   

7.
熊璐 《教师》2014,(35):125-125
中国民间私家园林是在中国园林系统中按权属性质所分的一个典型的代表类别,深入研究中国私家园林的历史成因,无论是在现代园林设计思想、艺术创意方面,还是在建造原则、精神价值导向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开展审美教育、现代园林建造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样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两大主要流派,本文主要通过对二者造园思想、布局及构景要素等方面的比较来阐述各自造园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历史悠久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从气势恢弘的皇家园林北京颐和园到风景秀丽的私家园林苏州拙政园,这些大大小小的园林别苑都是中国建筑史上璀璨的明星.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如何将现代化的城市与古典园林完美的结合起来是现代城市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私家园林的艺术高度达到了顶峰时期,其中文人思想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园林建造过程中融入了主人个人的精神、思想和审美观,也结合了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文化主流和建筑风格.儒家和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至深,透过园林的角度可以完整的体现出来.“天人合一”是园林主人执着追求的目标,自身诗画创作的风格也被巧妙的运用到园林建筑中.对大自然的效仿、对有限空间的无限延伸和艺术精神的融合是我国造园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从禅宗思想与文化的起源入手,首先分析了中国园林在其影响下,寺观园林、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造园特点;其次,分析了禅宗思想对于日本园林文化及枯山水庭园形成的影响;最后,从相同与相异两个方面对禅宗思想对中日两国园林的影响作了综合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师专学报》2019,(2):51-54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山水园林形式,其所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但从月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月文化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独特审美意象,主要分为自然美、艺术美和意境美三个审美境界。月文化丰富了古典园林的审美意象,拓展了古典园林的空间层次,成为古典园林造景所不可或缺的造景元素。  相似文献   

13.
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开始阶段,在特定的政治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在重文轻武的形势和隋唐文人园林萌芽的熏陶下,宋代园林艺术在思想、建筑、植物、叠山和理水等方面有了极大的发展,诗画情趣和意境逐渐成了宋代园林最显著的特色。以艮岳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和以沧浪亭为代表的私家园林可以称得上宋代园林诗画情趣的典范,宋代园林为元、明、清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私家园林之“幽”为读书、品茗、下棋、抚琴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幽静的环境能使人集中精力,迅速地进入沉思状态。“曲径通幽”之“幽”不应仅仅被看成是某个孤立、有限的景观——幽景,它还是指一种生气流动的境界——幽境。中国园林之“幽”沉淀着深厚的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内容。“幽境”在唐代私家园林中出现,标志着“幽”在借助于隐逸文化与中国私家园林紧密结合的同时,探索着独立成为中国私家园林审美品格的途径。“幽雅”,“幽趣”在《园冶》中以评论私家园林风格、趣味的姿态出现,表明“幽’独立作为中国古代私家园林之审美品格的地位终获确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武当山皇家园林和古隆中私家园林为研究对,并对两地园林设计特征进行简要概述,继而从布局、色彩、隔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考察其特征。除了园林普遍的一些文化特征外,鄂西北园林建筑多融入皇家、宗教以及士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元明清时期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种植行道树与经济林,建设皇家苑囿与私家园林,实施禁止砍伐皇家陵寝与北京外围山岭森林的法令,这些举措都具有保护区域植被尤其是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北京环境保护史上的重要篇章,对当代社会也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客家园林是客家文化重要的表现载体。客家地区社会环境是园林景观形成的制约因素。客家聚落景观中山、水、植物、建筑四要素的构成是客家园林形成的物质基础。客家园林形成于南宋时期,从属于区域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一个派生体系,包括存在于客家地区或者在客家住地之外的,以客家文化理念为指导思想、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供人们聚集、游憩、观赏的园林。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系统属性及景观文化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中国传统园林景观是指人工营造的"第二自然",依照权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其它园林等。园林景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相应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主要表现为:独立发展的完整系统、多重因素带动的创新系统、早熟的景观观念系统。中国园林景观文化极早便开始了向外传播的进程,范围涉及亚洲和欧洲,甚至美洲。传统园林景观映射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创造能力,是我们从事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19.
习家池是东汉初年襄阳侯、侍中习郁建的私家园林,开创了利用自然山水配合花木房屋建造园林的造园风格,成为中国私家园林的鼻祖。该园原本位于岘山南面观音阁北侧的汉江边上,宋以后才搬到现今的位置。但宋以后所有志书和当代的地方文献都认为习家池一直在现今的位置不变,致使其原来的位置完全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20.
桂林山水园林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性,形成了以固有自然资源为主的山水园林。从时间和空间上,借助梳理不同时期的桂林山水园林空间分布,以及对比不同类型园林空间分布特点的方法,探究桂林山水园林时空演变的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演变中,整个山水园林的格局在唐朝时期完成雏形,其中桂林山水园林在清朝造园数量达到最多,后期与中国古典园林史发展步调基本一致;2)空间分布上,不同类型园林空间分布特征不一样,王府园林保持在桂林城轴线上,水绕全城,群山环绕,受历史文化与政策影响比较大;公共园林多选在喀斯特山体面积集中度高,靠近城市水系侧建造;私家园林则整体呈组团集中分布,多靠近城市中心,水系左岸或城市水系汇水口处,观景面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