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罚不当罪”是处罚过轻还是处罚过重?笔者查看了一些工具书,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说:“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商务印书馆出版、商务印书馆辞书中心  相似文献   

2.
小语新教材第四册归类识字(一)1的韵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祖国山青水秀。”我们认为这句话里的“山青水秀”应校正为“山清水秀”,其理由如下: 为了考证“山qīng水秀”,我们查阅了十多本辞书,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解字组词词典》,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汉语词典》等均能查到“山清水秀”的词目,而查不到“山青水  相似文献   

3.
上古文言中,“莫”主要用作无定指代词。但这种意见,只反映在一些古代汉语语法著作中,而许多大型辞书中,如《辞源》、《辞海》都没有无定指代词“莫”的义项。中华书局影印的《中华大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中也没有。使用较广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在解释以“莫”字为开头的成语时,统统释“莫”为“不、不能”或“没有”。其实,无定指代词“莫”在文言中  相似文献   

4.
“雅善鼓瑟”的“雅”应作何解?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部有影响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解为“平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为“甚,很”,《新华字典》采用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笔同意《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究竟如何用好“发愤”与“发奋”呢?先请看下面两个句子:①解放以来,中国人民发愤图强,把贫穷落后的祖国建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见2001年2月北京商务印书馆印刷的《汉语成语小词典》)②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对中国人民来  相似文献   

6.
“空穴来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一般辞书(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语出宋玉的《风赋》:宋玉对(楚襄王)日:“臣闻于师,枳旬来巢,空穴来风。”刘洁修编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认为语出《庄子》:“空门来风,桐乳致巢。”因此可以这么说,“空门来风”是这个成语真正的源头,“空穴来风”是后人在使用中修改定型的词形,二的意思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尊敬的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对贵刊情有独钟的高二女生。今日阅至《报刊常见错用成语举隅》(《语文知识》1997年4月号)时,觉得文中对“义无反顾”一词评析欠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无“义无反顾”,只有“义无返顾”,此词中的“返”可解释为“退缩”,“顾”可解释为  相似文献   

8.
《渔夫的故事》(初中第一册)中有“笑逐颜开”这句成语,课本注为:“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颜”字未加注,查《汉语成语小词典》、《汉语成语词典》等,其意为“脸面、脸色、面容”。  相似文献   

9.
有人编写了“冲击波”病毒来攻击视窗操作系统,微软公司很快在网上发布了“补丁”程序供用户下载杀毒, 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句话中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用得是否正确呢?从字面义看,是“魔”比“道”高,邪恶比正义强,与例句中的“下载杀毒”意思显然是矛盾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出版)对这个成语的解释是:“原为佛告诫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诱惑的  相似文献   

10.
“宠辱不惊”是一个常见成语。从各种词典对“宠辱不惊”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界对“宠辱不惊”的“宠”字还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把“宠”理解为“宠爱”,如《当代汉语词典》释“宠辱不惊”:“受到宠爱或羞辱都不为所动,形容把荣辱得失置之度外。”持类似观点的还有《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等众多词典。  相似文献   

11.
偶翻词典,发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无以复加"和"小题大做"两个成语的释义之后,均用括号加注其感情色彩,分别为"多用于贬意"和"多含贬义".很多辞书却未对这两个成语的感情色彩加以说明,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华成语词典》(修订本)、《汉语成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汉语成语司典》(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成语辞海》(新华出版社)等等.只有个别例外,如《新世纪汉语成语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说明"无以复加""今多含贬义", 《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说明"小题大做"为"贬义", 《汉语成语小词典》(2003修订本)(商务印书馆)说明"无以复加""多用于贬义".这三部词典于另外-个成吾电均未说明其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2.
橘子是南方常见水果,它通常被写作“桔子”。到底哪一个正确,还是两种写法都可以呢?让我们来作一番考察。“桔”,《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新华字典》、《应用汉语词典》等辞书都列两个字头。  相似文献   

13.
“差强人意”作为一个成语,屡屡见诸于报端,但使用者往往望文生义,把它理解为“不能令人满意”的意思。这是因误解而误用。我为这个成语应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从若干年前即多次撰文辨正、最近还写过两篇小文涉及这一成语的误解和误用。但积非成是,积重难返,我只好借助于工具书,再写此文。意在订讹传信,而非诚心找茬。检商务印书馆1989年8月出版的刘洁修编著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第138至139页,于“差强人意”条下注云:“原指很能够振奋人的意志。差:甚,殊。强:起,振奋。”下引《东观汉记》及《后汉书》的《吴汉传》:“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三册《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用了成语“惟妙惟肖”,并在课文注释中解:“[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惟,特别。肖,相似。”这条注释解“惟”为“特别”,笔者认为不甚妥当。“惟妙惟肖”也写作“维妙维肖”。在这条成语中,“惟”或“维”,到底怎样解较妥当呢?《新华词典》解“维”的第④义项:“文言助词。例维妙维肖。”《四角号码新词典》释“维”第④义项:“文言语气词,表示加强语意。例:维妙维肖。”《汉语成语词典》、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释成语“呆若木鸡”云:“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诸多成语词典也如是说。所谓“木头鸡”,是何物类 ?湖北大学语研室编纂、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大词典》说是“木头做的鸡”,并指出源于《庄子·达生》篇的“望之似木鸡”。   说来也是,用块死木头雕刻成“鸡”,要它多呆就多呆。其实木头为树之时活过,要是用石头、砖头为料,那就呆得更彻底,不知为何不说呆若“石”鸡、“砖”鸡 ?  问题是庄老先生究竟说的是什么鸡 ?还是看看他的原话吧:“纪氵省 (shē ng)子为…  相似文献   

16.
成语考释     
以下是人们熟知的一些成语,因现有的各种工具书(包括最新出版的词典在内),对这些成语或者未经著录考明,或者考释不够恰当。故试作考释如下。〔惊涛骇浪〕骇,使人惊惧。指令人惊惧的大风浪。常比喻险恶的环境和遭遇。《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三次修订本)、甘肃师大中文系编《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内蒙古大学鲁歌、陆永俊、孙玉溱编《汉语常用成语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都收录了这条成语,并作了注释,但对达条成语的出处均未  相似文献   

17.
不少人对“寿比南山”的“南山”进行了考证,有人说“寿比南山”的“南山”就是终南山、祁连山、荆南山,有1931年12月商务印书馆第一次出版的《同源》为证;更有甚者,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1258页对“寿比南山”有具体的解释:“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  相似文献   

18.
“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否定了十七年教育战线的成绩,也否定了我们党领导下的词典编写、出版工作,危害极大,流毒很广。建国以来,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十分关怀、重视词书工作,对词典的编写、修订和出版工作做过许多重要指示。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词书工作者编纂出版了《新华字典》、《同音字典》、《汉语成语小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英华大辞典》等多种中外语文词典和一些专科词典,取得了一定成绩。同全国各条战线一样,词书阵地上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由于林彪、“四人帮”的严重干扰,使我国词书工作进展缓慢,词书缺  相似文献   

19.
茅,不少成语词典把它解释为“茅草”,如《汉语成语小词典》:“春秋时楚国以茅草作旌旗,行军时旌旗在前,故称‘前茅’。”(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也持此说。其依据是《左传·杜预注》:“时楚以茅为旌识”。似乎持之有据。这种解释是牵强附会的,不准确的。清代学者王引之指出:“茅为草名,旌则旗章之属,二者绝不相涉。”(《经义述闻》卷二十  相似文献   

20.
孟祥印 《学语文》2012,(6):64-65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以下简称《词典》)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工具书。目前,市面上有1998年修订本,2003年修订本两种版本。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几处瑕疵,录于此,并加以辨析,供词典使用者参考,同时也供辞典编写者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