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章首先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应用现状",然后又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汉语言文学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术语通俗化、在课外阅读中凸显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和巧用汉语言文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徐景宏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2):164+166-164,166
现代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之间不存在实质性的冲突,目前在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背景下,在语文学习和教育中并没有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引起足够重视和重点把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因此,无论是语文教育还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根本目都是要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与丰富现代教学理念,以积极、科学开放的态度对待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融合与对接问题.本文在阐述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浅析了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在应用与发展方面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琼达  边巴罗布 《教师》2014,(26):83-83
受地理位置、民族传统以及语言文化等多种特殊影响,西藏地区的高中汉语言语文教学有着自身局限性,也给语文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客观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西藏地区的高中语文汉语言教学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改善这一情况的措施,以更好地促进汉语言的语文教学和当地学生汉语言能力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一要发挥语文的人文性,二要加强语文的实践性,三要重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汉语言文学作为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之一,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够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奠定了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保证汉语言文学教学价值的发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6.
汉语文本体即汉语言文字的意象美,是指作为汉语文本体的汉语言文字充分体现了人们的主观想法,并与其表现的客观物象达到了完美的融合。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简约美和繁复美两个方面。为此,在汉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汉字的分类教学、意象赏析的教学以及教师语言的寓深刻于形象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职工教育》2014,(18):190-191
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同样为高校语文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基本教学阶段开始,语文教学便贯穿其中,足以显示其重要性。相较初级语文知识教学来说,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便是对语文教学的深化与改进,学生能够通过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优化语言组织功能。现代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并不存在本质冲突,它们存在一定的对接联系,两者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而在语文教育中,可通过语言表现、情感体验、写作训练、语言实践活动等途径来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提高课程知识的联系。本文则主要以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对接入手,研究了其四个方面的对接性。  相似文献   

8.
吴秀梅 《考试周刊》2013,(32):46-46
<正>2011年版《语文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加了"特别",这是新课标的变化。这实际是在强调语文教学应当遵循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那该如何将汉语汉字的特点与习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借此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呢?一在识字教学中初步感知汉语言文字特点为习作奠基  相似文献   

9.
语文审美化教学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和谐性等特征。汉语言文字则具有音乐美、形象美、意蕴美和情感美的审美化特点。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汉语母语的优势,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字的审美化特点,使学生真正感悟汉语言在语音上的音乐美、体会汉文字的形体美、体味汉语言语词的意蕴美、热爱文章中的情感美,从而深化语文审美化教学。  相似文献   

10.
汉语言文学属于语文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在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均忽视了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注,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非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交流与互通。基于此,从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两方面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对两者对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涵盖了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从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整体而全面考虑,综合运用。通过内化汉语言文化成果,在学生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把语文素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对语文教学基本功能和性质的新定位,突出了语文教育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新价值取向。许多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有机地融进了新课程的崭新气息。但由于部分教师学习不够深入,没有很好地领悟其中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学习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着力倡导的一种方式。它不满足以掌握系统的语文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及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本文系统论证了综合性学习的内涵、特点及对人的发展价值,并试图为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找寻正确而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拓展创新的原则,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重点。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迫切需要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语言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围绕小学语文的阅读训练教学进行探讨,结合汉语言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功能作用进行探讨;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合理地分析了语文阅读训练的重要性。得出:应该进一步加大语文阅读训练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5.
"泛生活化倾向"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度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功能,把非语文学科的知识引入语文教学,从而淡化语文特征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实际是对语文教学方向的一种偏离,这种倾向下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语文的教学功能,学生对汉语言和文学的感受更无从谈起。一、语文课堂上"泛生活化倾向"表现:预设脱离语文语文课的预设要围绕"语文",通俗地说,就是要"抠字眼"、"抠谋篇",这样的语文课才有语文的味道。实际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语文教学伴随着巨大的惯性进入一个超越现实的伪科学的泥淖 ,教师和学生束缚在一个虚拟的学语文的环境中 ,本末倒置地去“研究”语文 (为了应付考试 ) ,而不是实事求是地去“学习”语文。文章针对这一现状 ,从课程与教学的结合上提出了科学地界定“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的看法 ,即处理好课内、课外语文学习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牢学习基础、养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作为教师,切不可因为小学教学内容的简单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读书、识字,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更要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开展,深入分析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进而从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加强学生文化思维与文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积极交流、互动等方面进行训练,优化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提升教师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极具工具性的学科.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他们初、高中阶段乃至终身的学习都是有益的.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效果。而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因此,教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已与过去的学生大不相同了。由于电视、计算机等多媒体的日益普及,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他们更喜欢影像和图文资料.而不愿意仅仅阅读文字资料。同时,有些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弱化了语文的读写功能,因而语文教学.既要很好地体现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又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必须从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抓起。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片面强调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忽略学生听说能力尤其是“说话”能力培养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加强“说话”训练,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说话”本身,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应变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强化,使学生从“死学”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的科学性应体现为对语文学科、语文学习的规律的探索和遵循。语文是极具人文精神的和实践性的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来考虑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