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闲暇、闲暇教育与学生创造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诸多事实表明,创造力及其培养是当前值得我国政府、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关注的重要教育课题.2003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3~2004>显示,中国的增长竞争力指数和商业竞争力指数分别较前一年实际下降了4位和7位,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和公共机构的工作机制拖了中国的后腿.  相似文献   

2.
据2004年<全球竞争力年鉴>显示,中国竞争力有所上升,2000年以来,国内的国际竞争力一直在第24位到26位之间徘徊,2003年一度降至第29位.2004年的排名是24位,比2003年提高5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但是自2004年开始,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持续出现贸易逆差,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本文选取了与中国地理位置及饮食习惯相似的日本、韩国以及自2003年6月起与中国实施蔬菜水果贸易零关税的泰国进行对比分析,借鉴国家间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关系的分析方法,以RCA指数和TC指数作为衡量出口竞争力的指标,来评价中国农产品在东亚、东南亚区域内的出口竞争力。最终结果显示,中国与日、韩、泰三国的农产品贸易以互补性为主,竞争性为辅。中国各类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2日,在由中国社科院、湖南卫视《象形城市》栏目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办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答辩暨首发式上,公布了2003年中国2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上海的综合排名位居第一。这是中国社科院第二次发布城市竞争力报告,在2002年度报告中,上海、北京的综合竞争力分别名列第二和第四位,香港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2000-2008年的数据,应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两个指标分析了中国和东盟机械制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状况。结果显示:在研究的初期,中国机械制品在日本市场上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市场占有率均低于东盟同类产品,其竞争力较东盟弱,但2003年以后,情况发生了逆转,中国机械制品在日本市场上的两个指标均超过东盟,到2008年,中国机械制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已远远超过东盟,并有继续拉大差距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两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家,两国在纺织品服装出口方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依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2005-2009年的统计数据,从出口竞争力指数(TCI)、出口市场占有份额和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三方面分析了中国与印度在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比较,为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提高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正式签署,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共同发展,尤其是双方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采用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净出口比率指数和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及其七个主要成员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不利地位,与东盟10国的整体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相比也略逊。因此,中国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框架下争取对东盟的旅游贸易优势,必须大力改善国内旅游环境,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一、大力提倡科学教育国际竞争力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国力的强度。其评估指标包括:国际竞争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研开发和国民素质。1996年中国在参评的46个国家和地区中,世界排名第26位,比1994年的第34位和1995年的第31位分别提高了8位和5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总体上仍处于中间水平。但是,最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我国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排名的下降。1994年、1995年,我国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的排名分别…  相似文献   

9.
以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七份旅游竞争力发展报告为基础数据,从纵向动态和横向静态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旅游业近十年来国际竞争力的演变。研究发现:(1)旅游竞争力是一个多元复合体,竞争力变化受到诸多因素影响;(2)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一个动态复杂的演进过程;(3)中国旅游国际竞争力地位大幅提升,由2007年的全球第71位提升至2017年的第15位。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正式签署,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共同发展,尤其是双方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采用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净出口比率指数和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及其七个主要成员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处于不利地位,与东盟10国的整体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相比也略逊.因此,中国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框架下争取对东盟的旅游贸易优势,必须大力改善国内旅游环境,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96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中,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对46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列转型国家首位,特别是国内经济实力竞争力高居所有参评国家和地区的第二位。但是,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力明显滞后:科学技术竞争力的位次两年下跌了五位;而在国际竞争力的优  相似文献   

12.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今年最新公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科技竞争力已从1997年的第20位上升到1998年的第13位,成为推动我国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纳入“国际竞争力报告”的国家和地区保持在46个。1998年我国国际竞争力排名从1997年的第27位上升到第24位。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帮助企业保持竞争力的能力。(据《中国信息报》我国科技竞争力升至世界第13位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可以看出,除了基础设施竞争力和管理服务竞争力两个指数新疆高于哈萨克斯坦外,资源环境竞争力、经济实力竞争力、产业市场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人力资本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六个指数均低于哈萨克斯坦,尤其是在经济实力竞争力和对外开放竞争力上差距最大,而且从区域整体竞争力上看,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相比有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与印度的差距比往年更加缩小。中国和印度分别排在第49位与第50位,中国下降了3个位次,印度则上升5位。重公平是印度竞争力增强的关键所在。公平也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FAO统计数据库1961—2008年数据,选取了加拿大、德国、奥地利等国作为比较对象,使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条件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五类指标,对中国刨花板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国际比较,认为中国刨花板总体上国际竞争力较弱,产业发展的主要基础在于满足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了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继1999年下降12位后,在本年度报告中列第28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列第31位.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竞争力是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评价人力资本竞争力有很多种方法,本文尝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年-200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力资本竞争力进行评价,来分析新疆人力资本竞争力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升新疆人力资本竞争力的政策建议,为其他省区评价其人力资本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韩国研究国家竞争力问题的民间研究机构产业政策研究院在《2007年国家竞争力研究报告书》中表示,韩国的国家竞争力评分为45.77分,在66个国家中排在第23位,落后于中国(第21位)。这是因为韩国政治家和行政官员的竞争力比上年下滑了5位。  相似文献   

19.
The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03—2004hasbeenre-leasedrecentlybytheWorldEco-nomicForum.TheReportplacedChi-na’sgrowthofcompetitivenessatthe44thplacea-mong102coun-triesandregionsanditscompetitive-★草上nessinbusinessatthe46thoutof95countriesandregionsintheworldindicatingarespective4and7notchesdownfromthetwoindicesascomparedwiththoseofthepreviousyear.《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公布了《2003—2004年度全球经济竞争排行榜》。在102个国家和地区中,该榜将中国的经济发展竞争力排在第44位;在95个国家和地区中,中…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2000-2008年的数据,应用修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可比净出口指数两个指标分析比较了中国和东盟电机等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状况。结果显示:在整个研究期内,中国电机等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可比净出口指数均高于东盟同类产品,其竞争力较东盟强。但从世界贸易的范畴来看,中国电机等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还应从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等方面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