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字族是一种逻辑化、结构化的汉字群体。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根据汉字特点,以组建字族的形式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关注文本字族、挖掘隐形字族、自主构建字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帮助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促进学生对汉字的深刻理解与认识,提升识字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侯素珍 《广西教育》2005,(7A):67-68
所谓字理,是指构字的理论依据,就汉字而言,即汉字的组成规律。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加强应用文字学的基础知识,依据汉字的构字原理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切实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构字规律、辨析汉字表音表意的不同,拓展学生多元识字的途径,更好地优化和改进识字教学,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汉字、运用汉字,掌握不同的识字方法。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识字教学多以讲解汉字的结构、认识构字规律为主,虽然该法能够突出识字重点,但显得单一。识字与阅读的融合,让字与词、词与句、句与文实现贯穿,丰富了学生的字词积累,提高了学生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5.
统编语文教材提倡多元识字,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构字规律明显,汉字教学首要的就是字理识字;教师在引领学生们字理识字的时候,须遵从汉字的构字规律特点,遵从儿童的心理认知接受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提升学生的识字质量。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识字的本质就是记住汉字的音、形、义,而且让这三个因素相互沟通,使神经联系过程可以在任何一方进行。识字效率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能否使学生迅速而有效地建立音、形、义的长久的牢固联系,并达到熟练程度。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为了使学生建立汉字义→音→形的心理联系,识字教学要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阅读课外书识字,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  相似文献   

8.
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汉字,而且能让学生理解汉字的音、形、义。教师可从激发学生字理识字的兴趣,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字理识字的能力入手,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莹 《江西教育》2004,(13):73-73
一、探索识字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按照汉字规律识字。我们都知道汉字中形声字居多。例如以“青”为声旁可以组成“请、情、晴、清、蜻、睛、精”等字。这样学生可以结合汉字的规律,换偏旁识字。又如.教师可以揭示汉字的会意字、指事字的构字规律.如“采”.上部为“”,意指“手”,下部为“木”,可以想象为果树。手在果树上摘取就为“采”。  相似文献   

10.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构字规律明显,因此,汉字教学首要的就是字理识字。教师在引领学生识字的时候,须遵从汉字的构字规律特点,遵从儿童的心理认知接受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提升学生的识字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低年级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根溯源,了解汉字构字规律;用好教材,突破字形识记难点;大量阅读,反复重现帮助识记;联系生活,学用并重巩固字形;重视写字,识写并重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识字教学,存在着许多高耗低效的现象。如何教给学生高效的识字方法,是小学识字教学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字理,也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和组成规律。挖掘汉字文化,分析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识字与写字相结合,能够达到帮助学生识字、理解词语,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刘勇 《山东教育》2003,(13):39-39
汉字是汉语文的基石。具有表意功能的汉字的阅读是以掌握汉字数量的积累为前提的。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独立阅读,因而,探索高效识字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尽快闯过识字关,就成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效识字,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汉字的构字规律和阅读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同音连带的方法,收到了极为明显的效果。所谓同音连带,就是当一篇课文的生字学完后,以这些生字带出与其同音的字。如人教社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学词学句2,共有“泉、江、河、湖、黄、西、到、进、洋”九个生字,其…  相似文献   

14.
刘曼华 《小学语文》2010,(10):14-15
北京景山学校的集中识字教学实验是从1960年开始的,至今已经50年了。50年来,我们坚持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运用汉字构字规律。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抓住儿童认识汉字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通过编写教材、教学实验、教育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景山学校的识字教学体系:在小学一、二年级,采用“分批集中识字与汉字回归语境相结合”的办法将识字与阅读相对集中、交互进行。  相似文献   

15.
陈燕华 《学周刊C版》2019,(8):121-121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相关识字教学目标,努力突出汉字的构字规律特点,想方设法借助实物等各种辅助教学"媒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和各种科学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识字,有效提升识字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语文的基础,只有夯实汉字基础,才能砌成语文的高楼大厦。教师要依据低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培养其自主识字的能力,最终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充分运用这种能力呢?教师可以通过图文联想的方法,拓宽识字的渠道;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为学生搭建识字的楼阁;通过字形字理,追寻汉字的源头,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规律猜测、字典查证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主动识字。  相似文献   

17.
杨斌烨 《甘肃教育》2010,(10):47-47
一、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学生轻松识字 1.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象形字的教学中,充分运用象形字保留事物形态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  相似文献   

18.
王琰 《陕西教育》2010,(1):105-105
在北师大版的《丁丁冬冬学识字》这样的单元教学中,我对识字教学有了一些感悟.并尝试运用了集中识字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集中识字的方法是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归类识字.以看图识字为基础,以形声字归类为主体,辅之以基本字识字、部首识字以及形近字对比、反义词对比等多种形式的归类识字。这样,有规律、有特色地一组一组识字,使识字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较好地解决了识字教学枯燥.学生任务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教会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实践证明,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在学习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到汉字的构字规律,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教学任务艰巨。低段语文教师根据汉字具有构字规律、乐于发现两大特点,把小学数学中的"找规律"应用于识字写字教学中,从三个途径着手:揭示构字规律,自主批量识字;构建偏旁系统,有效纠正错字;发现书写规律,追求规范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