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0月15日,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孟安明院士、副理事长张知彬、王德华,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种康,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康乐院士等学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饶子和主持。尚勇在讲话中阐述了学会联合体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意  相似文献   

2.
水木 《金秋科苑》2011,(4):99-101
2011年1月19日,中国地质学会2010年度全行业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和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从全国各省地质学会推荐的101个申报项目中产生。评选结果显示了2010年度中国地质行业工作成果的新特点:地质找矿方面,金矿的发现最为突出,发现了一系列特大型金矿床;多金属和铁矿的找矿也有不少重大突破;在能源矿产领域,煤炭发现取得可喜成果;一些过去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3.
信息动态     
《大众科技》2011,(2):1-11
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出炉近期,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组织开展的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在京揭晓,基于超材料实现微波段三维隐身和电磁黑洞、实验实现最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等成果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4.
正4月15日上午,中国科协清洁能源学会联合体筹建座谈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出席并主持座谈会。清洁能源学会联合体拟任理事长吴新雄、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玉卓、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冠兴,以及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9个发起学会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尚勇指出,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党的群团工作不断推进,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基金》2012,(2):79-81,119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明显加快,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影响日益扩大,全社会对基础研究认识不断深化,基础研究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研究发展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跃升期。2001—2010年基础研究投入总量超过16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2010年,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队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科研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我国基础研究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国际科学论文总量已达14.84万篇,占10.4%,位居世界第二,论文总被引用数达到了519.14万次,排在世界第7位,比2009年上升了1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平均值相比提升速度相对较快。我国科学家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和《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等综合性期刊和各学科权威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数显著增加。我们通过分析这几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评选结果发现,每年都有一批高质量的论文产生,具有重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了进一步扩大2011年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影响,让全社会了解、支持和参与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会同《科技导报》杂志社、《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和《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在认真总结往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共同开展了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依据《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办法》的要求,评选的重点是研究成果的新闻性、原创性以及社会影响力。首先,通过初评,从233项推荐进展中遴选出31项候选进展。随后,以问卷形式将候选进展送有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进行无记名投票。最后,根据返回票数的统计结果,评选出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科技新闻     
<正>中国科协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2010年,中国科协在各全国学会和各省区市科协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向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推荐了6个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非科普类项目和6个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类项目,其中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  相似文献   

7.
《科协论坛》2013,(2):39-39
1月14日,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地勘行业院士专家评选产生了2012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8.
《学会》2012,(11):48-49
<正>截止2012年6月,上海市科协共确定了28个资助项目,内容涵盖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人才成长、成果转化、跨学科合作、期刊建设等5个方面。目前,2010年度的10个资助项目已基本完成,经评估,这些项目促进了基础研究类学会的能力提升和学科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一、为学会发展探索运行模式"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基础,基础研究类学会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支社会力量,科协有责任促进基础研究类学会的发展。"早在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4月25日,首届光学前沿高峰论坛暨2020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量子纠缠光源、荧光成像、金属钠等离激元等10项基础研究,激光聚变、光学雷达远距离成像、光谱气体检测等10项应用研究成功入选"2020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21,(5)
正当前,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成果快速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科技与经济融合的一系列创新举措频出。中国科协于2020年起推出"科创中国"品牌,百余名院士挂帅,137家全国学会、279家地方科协联动组建105个"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组织近4000名科技工作者为基层提供科技服务。其中,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采访组邀请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1.
1月19日,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揭晓。中国地质大学科学研究院李国武教授的“我国烧绿石超族新矿物研究”入选2013年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科协的一项常规活动,年度十大科普事件走过了十多年的历史。对2002—2012年度十大科普事件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这些事件的特点,籍此对未来年度十大科普事件的评选及中国科学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地质事业备受重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蓬勃开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地质学会组织的“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比更加注重成果的创新性与实效性。2012年度的候选项目实力普遍较强,大多是各系统、各部门推荐的科研、生产等领域的年度地质重大科技进展与找矿成果,能够在全行业推广地质找矿新思路新方法、推出典型案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等方面发挥较强的引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姜海波 《科协论坛》2009,(10):30-30
由中国科协组织实施的“2009年百县百项科普示范特色建设专项”评比活动,经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的124个项目的评选,有33个优秀类项目、75个建设类项目入选。由哈尔滨市道里区科协今年实施创办的“社区科普体验驿站”,以创新的科普形一式、贴近百姓的实际生活和具有推广价值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协所属部分全国学会近年来在坚持做好学术、科普等优势工作的同时,积极进军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探索深度参与协同创新,有效服务地方、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新经验,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效。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将全国学会深度参与协同创新划分为牵头或参与组建产业技术联盟类组织、牵头或参与组建学会企业联合体和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参与共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研究机构(基地)三种模式,并分别进行了简要的案例介绍。  相似文献   

16.
刘杰 《今日科苑》2007,(1):82-82
1月21日,由565名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中国科大潘建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成果在列。这是科大连续四年入选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也是潘建伟团队最近四年内第三次入选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相似文献   

17.
正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脑血管创新团队历经20年探索和努力,独立完成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取得重大突破,人选"2015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该项目成果荣获2015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同时,该院心内科郭涛主任等获得"十二五"云南十大科技人物殊荣。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延续了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迅猛发展势头。到2008年,在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生命科学已经连续三年占据60%以上的份额。  相似文献   

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成立十五年了,她以资助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已任,遵循"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大力提倡和鼓励创新.十五年来,生命科学部共资助面上项目17 463项、重点项目256项、重大项目25项、高技术探索项目63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11项、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58项、优秀青年集体5个、农业、新医药和结构生物学倾斜项目93项.资助总经费超过了2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稳定了一批基础研究的科技人才(平均每年直接受益的科技人员在7 000人以上),取得了大量成果,提高了生命科学的整体研究水平,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为中国的生命科学走向世界奠定了一定基础,其资助效果正逐渐显现,让我们从下面的一些例子看看我国科学家攀登的足迹.  相似文献   

20.
《学会》2010,(2):F0003-F0003
<正>1月29日,中国科协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评审工作结束,评审组对提交的44个项目进行分组评审、无记名投票,最终确定12项推荐项目,其中科学技术类与科普作品类各6项。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