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减负”以后,家长应引导孩子走出“小天地”——家庭,走向“大课堂”——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不能整天地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辽宁教育》2008,(12):61-62
“人们并不总是盼望一个好校长来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仅仅需要一个倾听他们苦衷的人。一个有办法的管理者懂得什么时候只要静静倾听就可以了。”——马里兰州罗斯中学校长梅耶斯当老师们总是让孩子的事情——并且让他们的决定影响孩子——作为一切的出发点时。对于很多问题的回答就很简单了。让孩子的事情成为每个决定的中心,是“成为一个有特点的校长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家庭与家教》2006,(11):51
前一阵回老家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立刻就对这位黑黑瘦瘦的农民充满了敬意,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和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让孩子教你?”我更来了兴趣。他说“:是呀,我小的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我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我想了一个好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  相似文献   

4.
父母需要有“站得高望得远”的智慧,为孩子做好规划。——兰海 电视剧《天涯赤子心》制片人陈先生透露,在选角阶段,“有五六位家长,砸6位数要他们的孩子上戏”。将孩子打造成童星.让孩子早早成名、快快成功,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投资”。相反,也有不少家长依然抱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劳云 《家教指南》2005,(12):6-6
时下,为了让孩子成“龙”成“凰”,无以数计的家长们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格外引人注目——他们领着、载着、催着,甚至打着、骂着,让孩子去读“特长”上“补习”.全然不顾孩子的意愿!  相似文献   

6.
我家有一个传统规矩:不作兴打骂孩子。我的父母就没有打过我和我的弟妹。不过我没有听说过他们有什么“理论”。我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对这有一套说法——谁让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呢? 我的“理论”是,一个先进的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充分讲民主。实行充分民主,不仅要有一套完备的民主制度,而且要  相似文献   

7.
现状     
《中学生电脑》2011,(11):5-5
不满目前教育体制 不少家长让孩子“在家上学”当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斥重金要把孩子送进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的时候,一些父母、尤其是城市中的家长却对身边的基础教育有着诸多不满,并涉足学科教育——让孩子在家上学。亲力亲为地做起了老师,或者让孩子进入个人办的私塾、学堂。他们的做法可行吗?  相似文献   

8.
孩子自有他们多姿多彩的世界。你可以有所 “期待”,但不必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你可以有所“扶正”,但不必用成人的思维去“匡正”他们。因为孩子自有聪明,我们不要自作聪明,要能够蹲下来看孩子,要成为孩子的“共同遭遇者”。 请品读《小女孩有意跌了一跤——一个小女孩的智慧》(摘自《成才导报》):  相似文献   

9.
有些孩子,缠人、闹事、小题大做,占用了大人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被称为“难缠”孩子。他们的“难缠”行为往往会让父母大为恼火,父母不光是嫌孩子缠住自己,更担心的是孩子独立性太差,将来难以适应社会生活。面对这样的孩子,在照顾他们生活的同时,父母要怎样做才能让他们的心理逐渐自立起来,让父母从被“缠”的状态里解脱出来呢?  相似文献   

10.
“独生子女容易走向无情、无能、无责任感。要让孩子自己付出爱,给孩子爱父母、爱他人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爱他们,否则就会导致‘无情’。奉劝父母们要学会享受儿女,而不是伺候儿女,孩子的‘无能’是父母过度保护带来的。‘无责任感’是因为父母老是帮孩子承担责任,聪明的父母应该让孩子‘自作自受’。”——教育专家卢勤  相似文献   

11.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总和父母对着干,你让他们往东,他们偏往西。精神分析理论学家把这段青少年时期称为“仇亲期”。对此,父母应当如何进行正确的心理干预呢?——当孩子向你谈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者一边做其他事(例如看电视)一边听。如果正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孩子打个招呼,取得孩子的谅解。——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要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唠叨说教而不考虑孩子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佘秋平 《家长》2024,(7):45-46
<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向何处发展,可遇不可期。世界是多彩的,书是缩小的世界。要想让孩子在未来遇见“最好的自己”,那就要让他们“读遍世界”。“蜜书”教育的启示在国外有一条“诺贝尔之街”。尽管这个国家只占世界人口的0.2%,但自从1895年诺贝尔奖设立以来,获奖比例却占到22%。进入二十一纪以来,这个比例飙升到28%。他们为什么那么聪明?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特别重视读书。他们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会翻开一本书,在上面滴一点蜂蜜,然后让小孩去亲吻。如此做法的用意不言而喻——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的,使他们对书充满向往。  相似文献   

13.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根据自己最近的调查发现,一些孩子的家长总是无法摆正“心”的位置,以至于走入了四大“心”的误区。平常心变补偿心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专家指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让孩子好好地做一个平常人,这才是父母应该具有的平常心。正常心变反常心一些孩子的举动明明很正常,但按父母设计的模式却变得不正常了。一位孩子贪玩,父亲就认为他得了多动症,带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很正常,可是父亲…  相似文献   

14.
“要让孩子喜欢自己”——一次征集活动引发的思考//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陶先生说的“解放”就是要为孩子创设条件,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孩子解放了,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么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么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的能力。我们说,创新能力在中学阶段一般是通过动手动脑的结合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大呼小教     
儿童节。请让孩子“自娱自乐”!——有人担心.六一儿童节会变成孩子老在听领导讲话、给大人表演歌舞,自己却不快乐,觉得过节是负担。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别让他们老是坐很久听报告、开表彰大会。将成年人活动与儿童活动适当分开,倾听儿童的心声,让孩子充分释放想象力,他们喜欢怎么过节就怎么筹办,父母、老师等为孩子的快乐服务。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跟孩子一起狂欢。相信“孩子王”能帮助孩子们过好儿童节。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就学会了隐忍。尤其是很多年轻母亲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再不好也会以微笑面对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认为父母天生就是该这么“好”的,而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关爱。因此我认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得让孩子明白你的付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玩“角色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长,家长扮演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父母不妨把孩子的种种表现予以复制,如挑食、任性、撒娇等等。因为是游戏,孩子会很投入地想方设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麻烦”。孩子虽然小,但是只要与他真诚地沟通,他们完全可以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2006,(3X):6-6
1 向孩子表明爱心 要经常向孩子表示你很爱他,这样可以使孩子自信地成长,并让他们感到安全,要避免指责性的语言,不要对他们说“你真累人”“我真拿你没办法”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19.
亲子联通     
“五要”和“五不要”中国的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放不开手脚,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他们帮孩子规划人生,这样会导致孩子忽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失去选择的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选择的能力呢?身为 Google 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的总裁李开复,提出五个“要”和五个“不要”:要教孩子养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从小让孩子自  相似文献   

2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新课标、新理念,如缕缕春风,让我们毫不犹豫地奋身投向教改的大潮,让孩子的生命得到有效的发展,是我对新课改精神的核心领会.因此,我要让我的课堂变成孩子快乐成长的海洋,我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我爱的阳光下自信的翱翔.然而,慢慢地我发现课堂上飞起一只只“金凤凰”的同时,也蹲下了一只又一只“丑小鸭”.他们会在你表扬别人时面无表情,泰然自若,在你激励启发时低头躲过,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可能连一次举手的经历都没有.为什么这些孩子和我越走越远,为什么这些孩子永远与自信无缘?只有激发起他们的自尊心,帮助她们树立自信心,才能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