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乌日娜 《兰台世界》2012,(21):77-78
清朝《蒙古律例》作为一部成文法,不仅为清朝治理蒙古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后人研究清代法律制度的基本史料。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蒙古律例》的制定过程,并且对《蒙古律例》的整理出版情况作了初步评介。  相似文献   

2.
郑秦 《历史档案》2000,1(3):87-92
康熙继位(1661年)以后继续顺治朝的律例校订工作,是全面修订顺治律,还是专门编纂条例,相当一段时间,康熙君臣在两个方面都努力工作,但是,顺治律的修订由于种种原因,终康熙之世也没有完成,却是留下了一部《刑部现行则例》,收在《古今图书集成》里。  相似文献   

3.
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清政府统一台湾、次年二月置台湾为府(隶于福建省,下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后,曾多次纂修台湾府志。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台湾地方文献者无不认为:台湾府志共有五部,“初作于康熙三十三年,观察高公拱乾成之”。(简称《高志》)①但近年上海图书馆新发现一部罕见的《台湾府志》,(以下简称《蒋志》)该志共十卷,清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乐律学上,“十二律”体系构成了理论和技术的基础。十二律即测试音高的十二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其名称原有分歧,后来才逐渐统一为:(1)黄钟,(2)大吕,(3)太簇.(4)夹钟,(5)姑洗,(6)仲吕,(7)蕤宾,(8)林钟,(9)夷则,(10)南吕。(11)无射(yì),(12)应钟。单数律名称“六律”,双声称“六吕”,合称“六律六吕”。《周礼》一书中称“六律六同”,《国语》一书中称“六律六间”。十二律体系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关于远古时期的乐舞,《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有三人执牛尾,投足而歌的想象或传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盆,内壁上面着三组舞人形象,每组五人,手拉着手,化装跳舞,动作  相似文献   

5.
《蒙古家谱》(上、下卷),原名《蒙古博尔济锦氏族谱》(以下简称罗本),系喀喇沁人罗密所著。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八月,其裔孙博清额在罗本基础上重纂,题名《蒙古博尔济吉忒氏族谱》(以下简称博本)。博本由朱风、贾敬颜点校,收入《汉译蒙古黄金史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而罗本至今未见刊布。编者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现罗本蒙古文原著的汉译传抄本,实属罕见,今予刊布,以期有助于蒙古史研究。——编选者 李保文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先后从宋人周紫芝的文集《太仓(禾弟)米集》(下简称《集》)中发现了一篇《尚书六部架阁(记)》,从清人张英等辑《渊鉴类函》(下简称《类函》)中发现了一篇节录的宋人李大异《六部架阁库题名记》,从宋人潜说友纂《成淳临安志》(下简称《志》)中发现了包括上述两篇文献在内的宋代档案学文献共四篇,其另两篇是:綦更生撰《三省枢密院架阁库题名记》,陈晦撰《六部架阁库续题名记》。本文先将有关六部架阁库的三篇题记介绍于此,以飨读者。关于三省枢密院架阁库的一篇,拟另撰文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温肇炘  温肇涵 《图书馆杂志》2003,22(6):80-80,F003
《佩文斋书画谱》是康熙帝玄烨在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初九日,命礼部侍郎孙岳颂、都察院左御史宋骏业和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原祁等五人,历时三年,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才纂辑而成的一部中国书画艺术的类书。全书共一百卷。计论书十卷、论画八卷、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存第一部综合性丛书《儒学警悟》,为南宋俞鼎孙、俞经兄弟所辑,是书为七集四十卷,所收书为宋人著述六种四十一卷,内容多为记载宋代制度掌故、人物琐事。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中的《前言》(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及1981年该书《重印前言》(载上海《图书馆杂志》1982年第1期),均称:《儒学警悟》一书“辑成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  相似文献   

9.
清政府军府制度产物之一的呼伦贝尔副都统衙署建立于乾隆八年(1742年),管辖呼伦贝尔地区的防务及所属索伦、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厄鲁特等各旗的兵马。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月.噶尔丹即由呼伦贝尔地区深入袭扰漠南蒙古。清政府为抵御噶尔丹,曾派理藩院尚书阿喇尼率兵长驱,企图到这里驻兵扼守。后因噶尔丹已渡过乌尔顺河,“若仍往据贝尔湖,则反出其后”,  相似文献   

10.
郑观应: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制定新闻法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光仁编《上海新闻史(一八五○——一九四 九)》认为,“在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提起‘报 律’的是康有为”;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 史》、黄瑚著《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也说, 1898年8月9日康有为上书《恭谢天恩条陈办报 事宜折》时附带了一个请定中国报律片,这“在 中国首次提出了报律的制定问题。”如果仅仅从 字面来看,上述观点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康有为 的确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提出“报律”二字的 人。但如果我们把“报律”与“新闻法”等同视 之,会发现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制订新闻法的 人不是康有为,而是郑观应。本文通过考察三个 版本的《盛世危言》:1894年的五卷本、1895年 的十四卷本和1900年的八卷本,认为郑观应在 五卷本《盛世危言》中便提出了新闻立法问题, 增修八卷本时又明确提出制订报律。因此,郑观 应提倡制订新闻法的时间至少比康有为早4年。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笔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图书馆的双重职能:“服务历史职能”和“服务现实职能”,主张图书馆学应该围绕这两项职能进行研究,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有二元性,即“服务历史研究”和“服务现实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网络资源开发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信息的海洋.面对茫茫大海般的网络信息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如何在互联网上准确、快速地查找信息资源,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重庆抗战历史文献中心以罗斯福图书馆的保护利用和重庆图书馆及全市收藏的抗战文献的保护开发为基础,搭建共同体系,展现抗战历史文化的立体形态,传递和表达抗战遗址与抗战文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信息,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社会民众对抗战遗址和抗战文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抗战历史文化的普及,抗战革命历史的传承,民族抗战精神的永续。  相似文献   

14.
15.
独立学院图书锗建设的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独立学院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突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瓶颈,探究突破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瓶颈的对策,以保障其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大学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视野下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课题。阐述了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意义,着重讨论“211工程”重点高校在现阶段如何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以来的图书馆在建造发照过程中,竖立过不少碑刻,这些碑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外这些图书馆碑刻还具有补史之阙、正史之谬的重要作用。近代图书馆与以往的藏书楼有很大的不同,在民国碑刻中主要表现为藏书思想、藏书种类、受益对象的转变,其中一些碑刻还详细记载了图书馆经费的来源,这些对历史学、图书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变革时代的心态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心态基本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其非主流倾向可能干扰学术研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剖析图书馆学研究中上述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克服不良心态,促进学科健康发展陈述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动画角色的符号传达进行研究,力图挖掘动画角色的表现潜力,以符号学的研究视角拓宽动画角色的审美研究。本文以符号学中的能指与所指的互动关系模式作为理论的构架,将动画角色进行符号上的能指与所指划分,并综合消费社会理论,构建动画角色符号认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职务设计理念入手,提出了提高员工工作热情的原则和着眼点,然后落实到作为一个组织的图书馆工作中,从职务投入、职务丰富化、职务轮换、环境改造四方面来论述图书馆改革中应该进行的职务设计,以此来调动很有职业倦怠的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图书馆的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