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 后奥运时期,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大众传媒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大众的认知,体育信息的传播也不例外.报道中国体育发展变化的体育新闻传媒,在报道上应做好适应体育发展变化的议程设置,从而以最优效果发挥出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提高大众关心体育、参与体育的程度,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得到更好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传媒议程设置关注媒介把什么议程以及如何展示这些议程给受众.本文探讨<南方都市报>建构"许霆案"议题的方式,即在报道时间和呈现方式上突出其重要性,加强"许霆案"与受众的贴近性,提升事件意义的普遍性以及在"客观报道"中隐藏倾向性,并指出要理性认识传媒议程设置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孙艳 《新闻世界》2013,(5):155-156
媒体根据自身的定位,为受众进行信息的筛选,在某种程度上有舆论引导的意味。事实上,一个真正的社会舆论热点的形成,应该是受众自己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的过程。公民新闻的发展,受众对新闻信息参与度的提高,使议程设置的主体逐渐发生变化;同时,议题的内容和传播的流程也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从议程设置理论在融媒时代的变化、公民新闻的特点以及公民新闻中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三个部分,来认识议程设置理论逐渐从"权威议程设置"到"大众议程设置"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马媛 《东南传播》2011,(1):62-64
在传媒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由大众传媒引导的"媒体造星"运动愈演愈烈。本文首先阐释了"媒体造星"现象的概念及研究现状,并综述了对此类现象不同角度的各种研究报道。其次,通过列举大量时下广泛流行的"造星"现象,总结"造星"现象的特点及对受众的影响。最后,本文从议程设置与舆论导向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媒体造星"运动,从大众媒介自身出发,讨论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起因及结果,并联系议程设置与舆论导向,初步分析了"媒体造星"的发展趋势与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议程设置”理论入手,探讨传媒如何对重大自然灾害事件进行报道。对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道, 就必须对议程的时间、内容和方式进行合理地设置。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传媒必须进行最及时地报道,并且采取“生态型”的报道方式来设置最佳的内容。传媒通过不断提高对重大自然灾难事件的报道水平来实现自身公信力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议程设置是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经典理论。研究学者发现,传媒议程在影响公众议程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充分运用议程设置功能,可更好地实现媒介的舆论引导功能。引申出的研究认为,议程设置可分为政策议程、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又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两次参与中三角报道,我一直关注其媒介传播效果。可以发现,在中三角报道中,能清晰地理出一条从媒体议程、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的叠加  相似文献   

7.
杨逍 《新闻通讯》2014,(11):14-16
近年来,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激化,各类冲突频发。各类议题摆在政府面前,其中能得到及时解决的仅占少数。在这种情况下,底层民众和弱势群体在利益严重受损时选择了以"闹大"方式来引起传媒注意,最终进入政策议程,使自身需求得以有效表达。"闹大"现象是底层民众有意识地设置议程的行为,虽然客观上对社会秩序造成了破坏,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但它迫使社会议程从传统的单向度流向实现了向双向互动模式转变,有利于公众议程、媒体议程和政策议程三者之间形成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传媒相关报道成为公众关注食品安全的重要窗口。不可忽视的是当下一些媒体在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议程设置过程中,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轻视其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导致一系列新闻议题失真,不仅引发了食品安全舆情,也严重损害了传媒公信力。本文阐述了拟态环境下传媒议程设置对受众的影响力,分析传媒议程设置过程中产生的若干问题及其危害,并进一步提出从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品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立有效舆论导向机制和提高受众媒介素养四个层面构建科学、理性的传媒景观。  相似文献   

9.
申丹丹 《新闻世界》2013,(5):127-129
议程设置理论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重要理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在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理论是否还适合新的网络媒体时代?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以及当前的网络传播环境发现,网络媒体的确对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产生了冲击,"议程设置"理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翁浩浩 《新闻传播》2010,(1):132-132
在当下这个大众传播的时代,大众传媒的传播无疑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的表现之一就是新闻媒体常常把受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现象,在传播学中被称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研究议程设置,对我们深入理解媒介的舆论导向,进而做好对"热点问题"的报道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思文 《东南传播》2012,(12):83-85
传媒模式是公共政策议程建构诸多模式中的一种,其理论基础在于议程设置理论。该模式中,传媒通过调查性报道、系列报道等方法来建构政策问题。目前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弱势群体等关注过少,不利于这一群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表达。因此,应当加大对其关注力度,使公共政策制定更为公平,从而有利于社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有效应对西方传媒议程设置中的"中国军事威胁论",已经成为我军对外宣传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为提升应对效果,我们必须转变旧有外宣观念,确立更加科学的、更具针对性的观念。一、确立长期斗争的观念应对西方传媒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的舆论斗争,实质是中西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这种斗争具有长期性,只要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仍然存在,西方媒体针对中国以及中国军队形象的舆论攻击就无法根除,西方传媒议程中"中国军事威胁论"就无法彻底瓦解。而意识形态方面的长期偏见、意识形态斗争的漫长艰巨,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突如其来的消息甫一发出,极大的冲击了传媒预定的议程设置,把地震灾区的相关报道推向了舆论的前台。在这一事态过程中,媒介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呈现出了一系列特点。  相似文献   

14.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在其著名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等信息传播活动会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从而影响着人们对各种事件重要性的判断。关于议程设置的研究,实际上涵盖了两个交互作用的过程:自上而下的“议程设置”和自下而上的“议程建构”。议程设置过程是指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各种议题的相对重要性,并影响其判断的过程,关注的是传媒议程如何影响了公众的议程;议程建构过程,指政治精英的政策议程受到各种因素(主要包括传媒议程和公众议程)影…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提出之后,不少学者纷纷着手对“议程设置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功能”进行研究。所谓“议程设置”,即媒介通过对某些议题报道量、报道顺序的不同,影响了受众对它们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为受众设定了议程。20世纪末,网络媒体兴起,在网络媒体的大背景下,议程设置理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李滢 《新闻世界》2013,(11):113-114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络传播在加强受众彼此间联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受众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近年来电子图书也得到快速的发展,笔者以豆瓣网发布的豆瓣阅读器为切入口,结合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群体传播"等理论探究电子图书与社交网络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的发展遭遇困境。进入"后民生新闻"时代,民生新闻应该注重议程设置,积极引导舆论;开掘新闻内涵,做足深度报道;创新报道形式,持续吸引受众;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专业素质;提高媒介素养,引领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钟逸 《新闻世界》2011,(1):70-71
危机传播是当今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有效的议程设置进行危机传播,不仅可以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政府形象、倡导正确的主流价值观,还能凝聚民心,动员社会各界成员共同抵御危机。然而,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给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自媒体"时代的议程设置的独特性,探讨在危机传播中如何利用议...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一种感受,许多议论的话题来自大众传媒,往往传媒报道什么,我们亦关注或谈论什么。例如伊拉克战争,如果不是媒介进行了报道和赋予意义,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伊拉克的许多城市的名字。于是,就有了传媒的“议程设置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的自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由于使用主体的复杂性、交流过程高度的交互性、表达意见的充分自主性以及受众信息接收的自由性,使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自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变化1.议程设置载体发生变化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议程设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