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节富有新意的复习课: 一、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1.列式计算: (1) 12是4的几倍? (2) 12是36的几分之几? (3) 15的1(1/3)倍是多少? (4) 15的1/3是多少? 提问:(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都用( )法计算。(追问:怎样除?) (2)求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都用( )法计算。(追问:怎样乘?) 2.说出下列式子的意义,并列出求( )里数的算式: ( )×2(1/3)=14 ( )×2/3=8 提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都用( )法计算。(追问:怎样除?)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规律1.列式计算:(要求学生按照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说出列式理由) (1)一堆货物120吨,运走40吨,运走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2.
分数乘除法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是整数乘除法意义的拓宽,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往往不能直接用整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法帮助分析列式,因而学生学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难度较大,如何改进教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和记忆 能说出发芽率、合格率、出粉率等百分率的意义,知道它们的计算公式。 (二)理解 理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理解工程问题的特点和数量关系。 (三)掌握 1、分数应用题。 (1)会借助线段图弄清题意。 (2)会根据分数乘法意义,分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正确列式解答。 (3)会正确解答如下形式的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相似文献   

4.
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数形结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  例如:一堆货物,先运走,又运来 28吨,结果相当原来的,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 ?  这道分数应用题相关联的量较多,关系比较复杂,若数形结合进行分析就一目了然。   引导学生:  1.从左往右看, 28吨的对应分率是与 (1- )的差,列式是: 28÷〔- (1- )〕 =160(吨 )。  2.从右往左看, 28吨的对应分率是与 (1- )的差,列式是: 28÷〔- (1- )〕 =160(吨 )。  3.从中间看, 28吨的…  相似文献   

5.
“九义”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整数乘除法应用题抽象得多,教学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讲清分数乘法意义,为学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做好铺垫分数乘法的意义是分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也是列式解答的依据。教学前必须...  相似文献   

6.
指导思想重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整体性,使学生掌握分析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中量、率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 1.指名板演:(要求作线段图) ①某工厂四月份原计划烧煤135吨,实际比原计划节约1/9,实际烧煤多少吨? ②光明玻璃厂九月份生产玻璃15000箱,十月份  相似文献   

7.
连翠敏 《考试周刊》2016,(14):62+78
分数乘法应用题和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程的一个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解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读懂题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地确定标准量,即单位"1",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地选择对应量,再运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正确地进行列式计算。只要掌握了这三个步骤,对于初学者解决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应用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8.
设计“开放式”练习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这是教师实施“开放式”习题教学的基础。例如有这样一道开放题:购进的苹果比鸭梨少45(补充不同的条件和问题,编成不同的分数应用题,再解答)。从题目的编排用意看,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特征,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我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采取了如下方法进行教学。习题出示后,我请同学们把这一题目分别补充成四道应用题(包括一步计算的乘除法和两步计算的乘除法各一种)。学生认为这题要求简单,稍加思索,便纷纷举…  相似文献   

9.
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学生能否正确地解答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将是学会解答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都能记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但也有少数学生往往会把用乘法计算的题错用除法计算,用除法计算的题错用乘法计算。还有极个别学生当用除法计算的把除数和被除数的位置颠倒。为了纠正这些错误,在复习过程中,我不是强调标准量,比较量和分率三  相似文献   

10.
通用五年制九册53~54面分数应用题例3和例4的教学,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方程或算术解法去解答较为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为此,我对教学作了如下安排,收到了良好效果。(一)复习(1)口答(5分钟,幻灯出示题目):①100米的1/2是多少米?②一堆煤的1/3是30吨,这堆煤共多少吨?③一桶油的1/5是20公斤,这桶油有多少公斤?学生答完,教师问:“上面三题各是些什么样的分数应用题?”“怎样求题目里的比较量和标准量?”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大都采用依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进行教学。其步骤是:首先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总结,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接着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大部分学生也学会分数应用题的列式方法,但领会不深刻,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解题关键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安排了一节基本训练课。在课堂上,学生真正做到了动脑、动口、动手,达到了预定的教学要求。训练内容如下。一、口头列式训练。先出示应用题,让学生看题,然后口头列式。  相似文献   

13.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难点之一。教学中我们依据课改理念,灵活设计一系列具体问题,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探索出解析分数应用题的一些策略与规律。其要点是:一、联系旧知,深入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析思路根据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及其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联系已学知识,运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往往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如联系整数、小数知识,能加深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析思路。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如:(1)求60的5倍是多少,列式为60×5;(2)求6…  相似文献   

14.
一、重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为除法应用题打好基础分数乘法应用题的依据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因此要以分数乘法的意义统帅整个教学过程。 1.理解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如说出24×2/3、3/5×1/2所表示的意义。 2.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来列式。 (1) 求48的3/4是多少?(2) 一个数是50,它的  相似文献   

15.
理解和掌握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而正确地判断单位“1”的量,熟练地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则是解题的关键。下  相似文献   

16.
苗广芳 《成才之路》2014,(27):87-87
正小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掌握"这部分内容,采取了一些机械的教学方法,让很多学生硬套公式做题。如单位"1"告诉了用乘法,没告诉用除法,结果学生无法形成自身能力去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应用题。下面,笔者就从培养学生成才的视角,对小学高段数学应用题教学技巧进行探索。一、要抓住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的突破口和核心所在在教学中,要抓住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的突破口和核心  相似文献   

17.
通用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在基本的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之后安排了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内容,一般是先把这两类应用题分别单独进行教学,然后再进行综合练习,比较分析,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新的尝试:根据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内在联系,把它的组合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同时学习这两类应用题,明确它们各自不同的结构、特点及解法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中我抓住关键——转化“量”“率”不直接对应,从而把问题转化为学生已学过的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五(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十一)册第54页例4。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解题规律,学会列方程或算术式解答此类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试图让学生从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迁移规律探究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形如x×(1+(n/m))=a的应用题,在试探、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统一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9.
帮助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判断解题方法,是突破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怎样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呢? 一、准确判断单位“1”。首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同谁比,谁就是单位“1”。如:去年造林是前年的1(1/5)倍,  相似文献   

20.
一、加强对比性编拟复习题时,应把“貌似实异”的题目选编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以使学生弄清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防止知识的混淆。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进行如下对比: 1.不同分数意义的对比。例如: (1) 一堆煤5吨,用去了1/3吨。还剩多少吨? (2) 一堆煤5吨,用去了1/3,还剩多少吨? 两题一字之差。含义却截然不同,列式也不同。 (1)题是5-1/3;(2)题是5-5×1/3或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