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网络收集和分析各地社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制作的"硬核"标语口号,发现一些社区标语口号存在用语过于粗俗、带有语言暴力、污名化、容易导致社区冲突,缺乏受众参与和正向引导等问题。究其原因,问题在于受"传者本位"式陈旧宣传观念的影响。通过引入传播学"受众本位"理念,反思社区抗疫标语口号如何能够把社会动员、引导、教育的功能和激发受众群体参与、去污名化等功能更好地结合起来。基于"受众本位"理念市场化背景的限制,以社会工作中"互为主体"的理念作为补充,促使多元主体之间形成同盟关系,为社区抗疫标语口号改良提供参考,从而让社区抗疫标语口号真正"硬核",社区更加有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报与"受众本位论"双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作为新闻传播媒介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社会各类媒体的改革,如果“无所动容”,势必有发展滞后之嫌。高校校报只有借鉴当今中国媒体市场化经验,从满足受众需求出发,从传者本位向以受众本位转变,并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随着受众群的不断分化,媒体的专业化传播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必由之路.受众本位是广播电视媒体分众化的内因,传播技术升级、市场竞争加剧是广播电视媒体分众化的外因.  相似文献   

4.
方偲 《巢湖学院学报》2005,7(2):160-164
20世纪最后20年是中国新闻传媒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尤其是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的本位论在我国的确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代替传者、信息为中心的观念,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我将从受众观念逐变的嬗变、"市场"层面上的"受众本位论"以及我新闻媒体树立理性的"受众本位"理念三个方面阐述科学的"受众本位论",以期迎来新闻媒体和受众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20,(2):25-29
社交电视作为一种节目创作的思维方式,随着技术的迭代已经成为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视听模式。文章以社交电视在河北卫视的"中华好"系列节目中的应用困境为起点,着重从内容、渠道、技术、受众等方面分析了社交电视在文化益智类节目中的普遍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视媒体与社交媒体如何在有效利用UGC、优化用户体验、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道路上实现互动与融合;此外,改变用户从被动收看到跨屏互动的参与模式,重建以节目为中心的电视观众群,并借助技术的发展,充分开掘AR带来的场景式体验,无疑也是当前社交电视在文化益智类节目中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新闻提供社会各阶层讨论并解决社会不和谐问题的公共空间,都市媒体因其特有的亲民性和灵活性成为满足人们信息需要、提供人们正常的表达途径以及参与公共治理的优先选择和理想的公共领域。民生新闻是从媒体到受众的一种关怀,而非受众的主动参与与接近,具有伪公共性,最终必然导致受众的隔膜与疏离。公民新闻在新闻传播初衷中的一系列原则和策略,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话语机制,方便公众主动接近媒体、积极参与公共方略与决策,重塑媒体公共真实。新闻话语从民生新闻向公民新闻的转换,有利于将都市媒体构建为和谐社会的公共平台。  相似文献   

7.
副刊,作为一种不独立的文学大众传载方式,一方面受制于大众传媒的特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文化品格。随着报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受众的地位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报纸副刊也经历了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角色转换。文章选取了两大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副刊——《羊城晚报》副刊和《文汇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简单梳理了近年来报纸副刊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媒介生态下教育电视新媒体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以数字媒体技术为核心,具有数字化、交互性、以受众为中心等典型特征。教育电视媒体作为新媒介生态下一种新的媒体形式,亦由传统电视发展为网络电视、互联网协议电视、手机电视等多种形态。教育电视新媒体体现出来的突出特点是以受众为中心,强调受众参与创造信息,因此,互动成为教育电视新媒体研究的核心问题。教育电视新媒体包括基于受众需求的选择式互动、基于受众行为模型的信息推送式互动、基于受众参与的角色扮演式互动三种形式。目前支持电视媒体交互的常用技术有IPQAM和IPTv两种,但两者支持交互的传输机制有所不同。前者将音视频信息和互动回传信息通过不同的通道进行传输,后者均使用IP信道进行传输。为了提高教育电视媒体互动的质量,我们应采取积极的互动策略,如促进各种信息渠道融合,加强互动过程监控,精心设计互动内容,吸引受众长期注意等。  相似文献   

9.
郭昊 《华章》2013,(16)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公民新闻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成为专业媒体新闻有力的补充。以通过及时的通讯工具参与新闻的发布,公民新闻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受众也在发生着突破性的变化,公民和官方的互动性增强,从而成为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电视受众心理的基本特征是:一、认知心理,受众需要通过电视媒体感知周围环境、认识生活。二、认同心理,受众认同感的产生,来自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三、参与心理,受众需要通过电视媒体体现主体意识,进行表达与互动。四、娱乐心理,受众需要通过电视媒体丰富生活内容,消遣娱乐。电视栏目应当主动适应变化、适应受众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在媒体文化充斥的当今社会 ,如何解读媒体文化日益为学界所关注。媒体文化的解读首先在于 :媒体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有自己的规则和套路 ,它们可以用来诱导受众对文本意义的解读 ;其次 ,受众参与了信息意义的阐释和商讨 ,且受众是阐释意义的能动主体 ;最后 ,不但要检视媒体文化意义 ,而且也要检视意义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徐震  李英 《华章》2013,(17)
近年来,民生新闻在呈现出长足发展的同时,一些如内容低俗、肤浅、只重视反面题材等问题也暴露出来。民生新闻该怎么发展,笔者认为,除了树立“民生内容、平民视角、民本取向”以外,对照“受众本位”的要求,电视媒体应在研究受众、了解受众上多下工夫,并以此作为办节目的依据和标准,培养受众,提高受众对节目的忠实度,以此促进节目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是媒介新闻传播中的两种理念,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对峙、抗衡和渗透的张力,造成了新闻传播现实语境中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在“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不但可以开阔新闻传播的视角和思路,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实现传媒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权利本位是少数民族公民参与法律保障的逻辑起点。权利本位是以普遍赋权的方式通过少数民族公民参与权利宪法化、地方法制化和具体化为中心而展开的公民参与法律保障的立法模式。作为一种法哲学观念,权利本位观表达了少数民族公民参与法律保障应当以权利为本位或者出发点的一种价值陈述,实现了传统社会义务本位模式和权力本位模式向现代社会权利本位模式的转换,包含着少数民族公民参与法律现代化的功能取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全媒体视域下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需求,结合学校德育课程进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媒体德育教育,从受众和传播者双维度引导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理性利用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培养积极的媒介舆论参与观,树立网络规则和遵纪守法的意识,传递主流价值观,实现媒体德育的量变到质变。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评论的通俗性由电视传播自身特征和目标受众特性决定。“传播者本位”的传播意识向“受众本位”进行转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目标受众包含各个层次,由于经济水平的不一、接受教育层次不同,会有一大批文化层次比较低、平均接受能力不很高的受众,要结合受众的实际情况、知识水平,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观点,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评论的通俗性还可以用电视的画面语言、通过“讲故事”的手法和受众的现场参与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7.
当今电视不仅是一种大众传播,也是一种更为重视信息受众的人际传播.电视的"面对面"传播方式重视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强化了受众的参与.电视不再局限于一点对多点的单向传播关系,而是把重点转向接受者,尽可能地建立起双向传播渠道,体现出人际传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姜天海 《中国教师》2011,(16):28-30
<正>在当今的媒介化社会中,人们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介平台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越来越强。青少年作为主动、积极的受众,他们与成年人交流、参与公共事务的愿望也很强烈。然而,青少年很难有机会参与到公共、政治事务中去,主流媒体营造出来的青少年刻板形象更多的是受害者、罪犯、网络痴迷者、天才或竞赛获奖者,我们很难看到青少年在主流媒体上评论政治、社会事务,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受众的地位和需要逐渐得到政府和传媒的关注和重视,国内学界提出建立"受众中心"论的呼声日高。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受众中心(本位)"论的代表性理论;基于公民权利基础上的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角度,讨论了后"非典"时期受众新闻信息的使用与满足。  相似文献   

20.
作为横跨多种媒体平台的系列作品,《盗墓笔记》有着融合文化时代的鲜明特征,在这种背景下,受众的参与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盗墓笔记》系列作品为例,从两个侧面切入,分别剖析"中心"与"周边"模式[1]中受众的地位及其深层原因,结合多个文本案例分析其受众能动性的突现与压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