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从数学课程标准中我们了解到,一切数学问题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它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本文探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将问题融入所熟悉的环境中,以实际的情境为载体,然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数学新问题.一、创设铺垫型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范围和以常规的问题为素材,创设铺垫型的情境,然后,通过此情境来提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课堂导人是教学重要环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导人的设计与教学,创设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开展生动活泼的数学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3.
SPBI教学模式是以数学活动情境为基础,数学问题为纽带的启发式教学。在维吾尔族中小学课堂中,借助SPBI教学模式,构建维吾尔文化背景的数学活动情境,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利于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介绍维吾尔族的数学文化,为创设教学情境做铺垫;建构维吾尔族中小学数学SPBI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探索维吾尔族中小学数学SPBI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情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促进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进而取得成功。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计可分为以下几种:设计数学问题情境;设计数学故事(或数学历史)情境;设计实验型情境;设计信息型情境;设计探究型情境;设计悬念型情境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分析,在设计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时要考虑以下几点:注重情境的启发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情境的设计要具有操作性,注重学生对知识点学习的深刻性,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从实际问题出发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设计试误型问题情境,提升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6.
恰当的问题情境不仅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拉开成功的序幕,也会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动力。但是,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设计的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却会干扰学生的数学思维,影响数学教学的质量。下面,笔者就目前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普遍存在的三个误区加以剖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来金 《成才之路》2009,(21):54-55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从生活实例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图形来创设情境、借用寓言(故事)来创设数学情境、以学生动手实践(实验活动)创设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积极地去创设教学情境,是良好开展数学教学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动力;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做好铺垫。数学知识单纯只靠教师在讲台上讲起到的教学效果不会太好,我们应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课堂教学中来,在良好的课堂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我们教师必须采取的有效教学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数学教学中,因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矛盾,经常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课堂死气沉沉。这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养成。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一、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恰当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可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如,在教学"分数  相似文献   

10.
数学问题情境是指问题的创设求知刺激模式,是以数学问题为主体探索的任务。它包括知识的背景、数学问题、数学问题表征和问题的操作空间。在数学教学中,课题引入、教学解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都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设计。  相似文献   

11.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是实现提高数学素养这一目标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主动创设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问题情境作为“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是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方面是由于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数学材料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发展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问题情境的创设是通常利用外在的物质资料展示内在的思维过程,促使问题情境成为联系抽象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纽带,也成为了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汤经良 《考试周刊》2012,(48):59-60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作者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和设计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从问题情境的定义,问题情境的作用和创设原则,几种常用问题情境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往往很难落实到位,而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本文阐述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包括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信息资源和创设情境,提供动态课堂,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这三方面,谈谈如何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到实处.一、利用信息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为落实"数学思考"教学目标作铺垫充分利用实物和模型等课外信息资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5.
数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的具体问题与数学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将课堂设置成生活的舞台,把真实的生活情境再现在学生面前,转化为数学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提高学习数学的效果。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学设计当中要注重情境设计与数学活动的设计.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理论研究和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理解,本人认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计主要有以下类型:数学问题情境、数学故事情境(数学历史情境)、数学实验情境、数学活动情境、多媒体演示情境、数学竞争情境、数学游戏(娱乐)等.数学问题情境:所谓的问题情境,指存在一种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在头脑中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主行为.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注意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和主动性.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导向,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构建知识.而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初中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一方面来源于教材;另一方面来源于学生.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呢?一、设计情境式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有意识地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设计与本课相关的数学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逐步揭示课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极切企盼"探个究竟",自觉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也不例外。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数学是一门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想象能力及实践能力等要求较高的学科,很多学生觉得学起数学来非常困难和枯燥,因此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一提到数学就头疼。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多给学生设计一些情境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问题的设计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