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贫困生是高校的特殊群体,给他们提供经济资助和精神帮扶,不仅有利于贫困生成长成才,还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精准扶贫是学校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将精准扶贫思想引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既能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又能培养其公平、公正、诚信、守约的道德精神。目前,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精准认定贫困生存在较大困难。究其原因,高校学生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2.
高校受资助贫困生诚信问题及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受资助贫困生的诚信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受资助贫困生诚信问题存在于三个阶段,从家庭经济情况证明材料的真实度、资助资金获取的无偿性以及大学生个体诚信动机和群体诚信氛围三个方面总结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并加以分析探究,建议从加大校园地审查力度,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改革无偿资助政策,引导贫困生自立自强;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珍惜个人诚信记录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作为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资助育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成效。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不科学、助学贷款体制不完善、勤工助学机制不健全、贫困生思想道德和心理问题突出等。针对这些问题,高校辅导员应强化的资助育人能力有资助管理能力、资助监督能力、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贫困生的定义、依据、调查和出现的问题入手,以徐州市内高校为例,围绕大学贫困生资助对学生、学校、社会和家庭等的影响展开,探索立足于资助体系下如何在高校内部构建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和目前产生的效果,并综合以上进行总结建议,以更好地开展大学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着助困与育人的脱节、贫困生主体性发挥不够和资助管理中的"服务意识"薄弱等误区。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必须从培养贫困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出发,重塑资助工作理念,着眼于贫困生成长成才;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推进贫困生资助工作;尊重贫困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促进贫困生工作的专业化,适应资助工作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随着全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深入和完善,受资助的学生群体在高校中不断扩大,而受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出现滞后现象,如贫困生资格认定困难、还款不良率攀升等,这使得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变得复杂、艰巨起来。德育是目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方法,把德育注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创新贫困生资助工作思路,构建完善的资助育人体系,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效,对于解决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仝江红 《考试周刊》2013,(89):154-154
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不仅仅包括经济资助,更应切实关注贫困生的需求与变化,为他们提供最需要的帮助。本文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出发.对高校的贫困生资助现状和需求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资助工作应以人为本.针对不同的受助需求提供不同的资助方式。以增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资助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资助贫困生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针对高校贫困资助生在诚信意识、感恩意识、主体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根源,提出高校资助工作与德育工作同步进行的教育思路,认为高校在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中。要强化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9.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高校开展一切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分析现阶段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深入思考,探究“育人”在资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有效途径,以期通过“助学”和“育人”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校贫困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在一些贫困生中普遍存在着自卑、孤僻、嫉妒和焦虑等不良心理。针对这些不良心理现象应采取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加大经济资助力度,将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川 《华章》2011,(11)
加大高校贫困生的资助育人管理工作已成为新形势下建设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是每个高校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应将经济资助与精神扶助紧密结合,共同作用,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贫困生认定、贫困生档案的建立与更新、资助工作的有效监督和感恩教育,使贫困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目前初步形成的以奖贷助为主要形式的国家资助体系,基本上能解决学生经济困难问题,但现行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资助育人制度不完善、内涵不深,特别是很多高校仅做到经济助人,并没有做好贫困生的育人工作。本文通过对高校资助模式进行探析,将经济资助和育人工作有效结合,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以完善资助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落实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主要参加者和实施者,要树立"育人为本、应助尽助"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学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科学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努力维护贫困生权益,为促进贫困生和谐全面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资助育人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也是常规工作。当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从经济方面入手开展,但研究贫困生的心理现状,从更深层面来分析思考发现,贫困生们更为需要的是自信心的树立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以高校社团为载体,依托社团活动,拓宽社团工作思路,建立"自主、自助"的社团活动方式,从新的角度更全面地培养贫困生,这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大学生中不诚信现象日益凸显,出现了伪造贫困证明材料、滥用资助资金、助学贷款到期不还等各种诚信缺失现象。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既有社会层面的,也有学校层面的。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应该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并通过建立贫困生档案、完善贫困生的赏罚机制等策略教会学生诚信做人。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资助工作视域下育人体系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困难大学生是我国高校一个特殊的群体,国家、社会和学校一直给予极大关注。如何在帮助其完成学业的同时,构建有效的资助育人体系,是目前各高校探讨的共同课题。目前,我国对高校资助育人内涵的探讨还是仁者见仁,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往往局限在经济领域方面,而对贫困生的思想状况、心理干预和资助工作中存在的思想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忽略育人功能,资助缺乏系统性和互助性。为全面构建大学生资助工作视域下育人体系,文章针对资助育人功能内涵、存在问题和资助育人体系建构进行重点探析。  相似文献   

17.
浅析以育人为主体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问题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社会和学校不断加大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同时,却出现了许多贫困生诚信意识、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的现象.多数贫困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本文针对贫困生受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结合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校在资助过程中与育人相结合的必要性,提出通过以教学育人为主体的资助方式,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责任感,落实贫困生资助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贫困生扶贫助学不应只局限于经济上的资助,还应对贫困生予以思想和心理上的引导,形成融经济扶贫与精神扶志为一体的育人新格局,并对其必要性和具体举措作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鉴别过程中存在学生家庭情况调查真实可靠性欠缺、审查部门在审查过程中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贫困生鉴别体系不健全、资助资金来源过于单一等问题。高校贫困生鉴别体系要不断完善学生的个人信息档案,使得鉴别过程有据可查;要为学生建立诚信档案,通过诚信档案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则要加大贫困生资助资金的投入、加强资助对象的科学鉴别、树立贫困生的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助困与育人相脱节、规范和约束机制缺失、忽视贫困生的主体性发展等问题。要重新审视"贫困性",设计多元化的资助内容;确立梯级化的资助目标,探索"开发式"资助模式;加强贫困生资助管理,推进教育和社会公平;坚持发展性资助理念,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