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古典诗词是文学殿堂中的一株奇葩,但是古诗词含蓄蕴藉,有些诗词使用大量的典故和代语,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在欣赏诗词时产生一种晦涩或雾里看花之感,终是不明诗中真谛,渐渐地就不感兴趣了。我们可以把握好感受诗境、读懂诗情、欣赏诗景、参悟诗理四个环节,引导学生渐入古典诗词的欣赏佳境。一、引导学生进入诗境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词教学的有益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其他体裁的课而言,古典诗词更简练、含蓄、深刻,更耐人寻味,但学生学起来却有些难度,有些枯燥;再加上教师的教法单一,便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古典诗词,笔尝试了如下方法,收效显。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十期载葛国光同志《略谈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引入和导出》一文,葛老师认为:“凡是好诗,都是有其美的意境的,给中学生讲授古典诗词,首要的任务莫过于按诗词不同的特点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美的意境中品味和思索,从而体会古人所表现的思想,学习古人诗词中非凡的艺术技巧。”凡是好诗,是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古典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感的一种艺术体验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中分别指出:学生必须“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和“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等。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古典诗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古典诗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一、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每一首古典诗词,我都要根据古典诗词所蕴含的审美意蕴想方设法创设一种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或者播放一首雅乐,或者播放一段名家配乐朗诵视频,或者讲述一个与古典诗词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等,引导学生快速地走进古典诗词文本,唤起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构建鲜活、精彩的古典诗教学课堂。比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时,上课伊始,我便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精美的《旅游中国·魅力庐山》风光片供学生欣赏。学生听到画面中儿童深情诵读《题西林壁》的声音和名家饱含激情的解说,看到画面中的青山绿水、白云缭绕时,对庐山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溢于言表,全身心地沉入《题西林壁》中所描绘的庐山美景之中。随后,我便以班得瑞的名曲《安妮的仙境》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摇头晃脑地高声诵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这样热烈的氛围中,我无需担心学生对诗歌所营造的和谐、美丽意境的情感体验了。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电视节目,让全国观众重新认识到诗词的美好,让青少年多了一份学习诗词的动力。为了让学生诗意地成长,笔者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做了一些相关的探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走进自然,尝试诗词创作大自然神秘莫测、千变万化,到了春天更是呈现出一幅  相似文献   

6.
刘兴波 《现代语文》2011,(2):113-114
《虞美人》是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自主赏析中的诗词。这一单元是“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李煜的诗词对后世的苏轼、李清照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李煜诗词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诗词的格律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以诗解诗",就是让学生学习用诗词的语言和思维去解读诗词,以便更好地领会诗人、词人的情感,感受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形式和韵味。"以诗解诗"的过程就是为古诗词教学营造出一个诗词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更多古典诗词文化熏陶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词虽因题材丰富、意蕴深远等美学特质而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但是因其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太过久远,无论是其内容与形式等,都与学生的阅读习惯格格不入,即便是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武陵春》等古典诗词,学生也未必表现出预期的学习热情,更不用说对之细读深品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探讨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轻松愉快高效地阅读品鉴古典诗词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培养学生古典诗词学习中的兴趣。
  文章认为,为了让古典诗词鉴赏真正成为美的享受,让学生真正爱上古典诗词,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扎实可行、切实有效、有章可循、循序渐进的古典诗词阅读兴趣的培养。
  文章认为,培养学生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美化学生的性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根据不同文学体裁、艺术体裁之间的相通性,探索以"画、歌、诗、文"为媒介,帮助学生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地走近高雅的诗词鉴赏殿堂。  相似文献   

10.
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一书中提到诗的感发作用,诗不是教训人,而是在感动人,是"推"、是"化"——道理、意思不足以征服人.语文教学,应当把诗的美妙和道德内涵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学生.本文以《关雎》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品味诗歌语言,带领学生体会《诗经》中的传统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11.
许多优秀的古典诗词,往往以生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难忘的印象。因此,人们历来都爱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古典诗词中画面的组接方法,跟电影中的蒙太奇有不少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篇幅:有流传久远,清新活泼的五言七言短诗;有对仗讲究,格律严谨的绝句律诗。由于古典诗词特殊的表现形式以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时代隔膜,怎样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感情,进而准确地把握诗作的意象和思想,便成了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本文试以律诗《长征》为例,谈谈是怎样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感情的。一、指导预习,粗通诗句,培养自学能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于浅显的古典诗词已具备初步的学习能力。教学《长征》一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要求是通过查字典,尽可能弄懂一些自己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诗词王国。从古到今,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作者以诗来写战争之悲苦、爱国之豪情、情感之幽怨、美食之高雅。诗词与武侠小说的完美结合,不仅展示了金庸浑厚博学的文化修养,更诠释了中国古典诗词在武侠小说中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随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无论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在当时都达到了颠峰,即使到了科技与明相对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读之吟之,诵之歌之,依然口舌生津,回味无穷:另外古典诗词的语言有一种内在的韵律美,一首诗就是一个优美的旋律,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熟读了将会终身不忘,并能在今后的写作和交流中信手拈来,学以致用。笔在多年的语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能力,教师应善于把握吟育、激情、引导三个环节,以下是本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对小学生来说,因为时代久远和语言凝练,古典诗阋的学习难度显然高于其他文体,不少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如何为他们扫除心理障碍,使诗词的学习变得更有意思呢?我想以《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为一个切入点,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诗的补课     
正我这里说的诗,指的是古典旧体诗。想想,除小学在语文课本里学过"床前明月光"和"锄禾日当午"几首有限的古诗之外,第一次读旧体诗的诗集,是读初一的时候。我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千家诗》,是那种清末民初的旧版书,发黄的薄薄马莲纸,竖行排印,每一页的上端,都有一幅木刻古画,它让我对旧体诗着迷。我用一个写作业的田格本,把这本《千家诗》从头到尾抄了一遍。到现在还记  相似文献   

17.
正鉴于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之缘故,也鉴于《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规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必须"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等缘故,苏教版中等职业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古典诗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题材丰富字字玑珠。然而,由于这些精美的古典诗  相似文献   

18.
正在传统的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重分析讲解,轻意境鉴赏;重知识传授,轻情感熏陶。甚至把诗歌的每一细节都贴上标签,求同轻异,不仅使学生难以领会古典诗词应有的美感,而且抹煞学生的个性思维。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歌呢?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谈几种常用的方法。一、读出诗词味《墨子公孟》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古语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形象地说明了古典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古典诗词离我们年代较远,大多有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很难把握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语言魅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支离破碎地分析和指令包办,学生就会兴趣寡然,更谈不上去体味挖掘诗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和色彩美了。  相似文献   

20.
诗词是汉语言文学的精髓,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的主要内容.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诗教"的传统,古典诗词在学生的心目中却成为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如何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如何更好地使学生领悟古典诗词的美韵,一直是语文教师探求的问题.现就教学中的几点尚在实践和探索的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