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除去早年上山下乡、参军当兵的8年时间,严格来讲,我就从事过一个职业,那就是出版.是什么促使我37年来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步呢?主要是因为,在我看来出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是那些关于出版价值的名言警句,激励我坚守在出版第一线的岗位上.比如大家都熟知的,有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雨果的"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培根的"读书在于塑造完善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新闻出版交流》2002,(4):36-36
河南人民出版社的李旭同志,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书情》周刊2002年4月26日(总第2839期),刊发了《我看旅游出版》一文,对旅游出版提出了具体意见。看法之一:旅游书刊出版作为旅游产业链上的一个小的单元,必须融入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以旅游策划教材为例,全国现有的24万家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已不仅仅是一种由复旦大学沈祖祥主编的《旅游策划学》综合教材,他们的员工因其所从事的岗位不同,他们需要更细化的有关旅游战略、品牌、形象、广告、公关、服务、节庆等方面的专业策划书籍。我国目前的旅游教材出版,多是…  相似文献   

3.
图书市场音乐书籍出版一瞥小天现在图书市场上音乐类书籍很不少(我这里指的是古典音乐类),在艺术图书中占有不轻的比重。除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专业音乐图书外,从华夏出版社出版《音乐圣经》以来,这类供专业人士以外的音乐爱好者阅读的音乐书籍便开始进入升温状态。...  相似文献   

4.
老三届     
"老三届"一词,流行于上世纪70年代,是指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他们出生于1947——1952年前后,与共和国同龄。老三届作为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群体,他们接受的是文革前的"十七年教育",经历了"文革",当"过红卫兵";参加过"上山下,  相似文献   

5.
“出版”通常的定义是将作品“公布于众”,我们在这里则将“出版”一词限定为:以书籍形式将作品公布于众。为了方便起见,本书将“图书出版”简称为“出版”,当然,“公布于众”的方式有许多,象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送,甚至一个人站在房顶上大喊大叫也可称做“公布于众”。图书出版与之同属一类,但它又是独立的一种,在文化与社会上有其独特而又重要的意义,不能为其它形式所取代。在这里,我不想追溯书籍在人类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也不想单就一本书作过多的评论,我只想谈几句有关图书出版这种特殊形式的优越处:首先,  相似文献   

6.
甄西 《出版参考》2011,(36):47-48
三、放弃"产业梦",走好"事业路",才是重新振兴之希望所在 实际上,与欧美大学出版相比,二战之后的日本大学出版,可以说从来就没有"风光"过,更没有"巅峰"过。在日本大学体制的框架内,日本大学出版仅仅是教学科研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7.
2019年11月,我当选“中国好人榜”之“敬业奉献好人”。敬业与奉献这两个关键词,贯穿了我的新闻生涯。1992年秋天,在做了近四年的大学经济法教师后,我考入济南广播电视台,成为一名记者,先后做过电视和广播的记者、主持人、制片人等工作。但是,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在哪个岗位,我都会把本职岗位工作做好,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职业精神,更需要一份坚守。  相似文献   

8.
毓秀山顶峰是新余市广播电视台发射台所在的位置,这也是值机员邹珠根19年来工作生活的地方。多年来他一个人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曾经做过值机员的我深知值机岗位责任重大、工作内容枯燥,也深深地被邹师傅的精神所感动。当接到要与基层群众过除夕的采访任务后,我第一个就想到了邹师傅。  相似文献   

9.
肖晔 《声屏世界》2014,(4):19-20
毓秀山顶峰是新余市广播电视台发射台所在的位置,这也是值机员邹珠根19年来工作生活的地方。多年来他一个人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曾经做过值机员的我深知值机岗位责任重大、工作内容枯燥,也深深地被邹师傅的精神所感动。当接到要与基层群众过除夕的采访任务后,我第一个就想到了邹师傅。  相似文献   

10.
世界书局1916年成立于上海,与商务、中华同为中国三大老店,出版各类教科书,文史、艺术、翻译、休闲、医学等书籍,是一个综合性出版社.1949年之后辗转迁到台湾,总局设在台北重庆南路的书店街上,除了继续各类书籍的出版外,更专业致力古籍的出版.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总编辑--国学大师杨家骆先生曾经连续多年以"间日一书"的方式,出版了几千种珍贵的中国传统经典.  相似文献   

11.
我是台北远景出版社社长,由于职业关系,常从《出版广角》上了解大陆出版界的信息和动态。最近,由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健康状况的关系,不少读者对他的兴趣愈加浓厚。我作为在台湾最早出版《百年孤独》的出版者,一直在寻找一部有关这位作家的传记作品,恰巧这时我读到《出版广角》2001年第1期上一篇“《百年孤独》出版前后”的节选文章,拜读之余,使我喜出望外。这不仪因为那段摘登文章读来引人入胜,更因为文  相似文献   

12.
王宇鸿是山西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出版",他能荣获第十届韬奋出版奖是大家预料中的事.从大学毕业至今,虽然工作几度调整,身份数次变换,但一直坚守在出版岗位,20多年来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3.
毫无疑问,我们正面临一个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自从王选院士用"激光照排"送走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寄望于技术改变出版产业的思考和努力就没有停止过。在上世纪90年代,电子出版一度光芒耀眼,但终究没有动得了"传统出版"的根基。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联邦1996年共出版书籍36244种,4.22亿册,种数较上年增加7.8%,册数减少11.16%。书籍出版种数,自1990年以来,经历了一个下降后略有回升的过程。发行册数,1991年达最高峰,以后逐年大幅度下降。1996年发行量,仅为1991年的1/4强。据俄罗斯出版者  相似文献   

15.
刘光裕 《出版科学》2008,16(3):83-87
中国古代的出版概念,是复制和发行两要素说。编辑并非出版诞生的标志,它是出版成熟或趋于成熟的标志。没有编辑的出版活动普遍存在于古代。出版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以公众传播为宗旨,以作者为起点、读者为终点的书籍传播。出版史的研究范围大致是历史上书籍传播过程与在这过程中出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影响、制约书籍传播的社会历史环境。  相似文献   

16.
建立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进一步加大职业经理人招聘比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已经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事情。就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与大家交流。一是向改革要制度。我国过去是提倡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出版,发展到今天能有职业经理人参加出版企业管理,确实是一个重大的改革问题。三中全会,中央正式决定在我国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而且决定大型国有企业为主的企业、混合制企业要逐渐增加职业经理人的比例。但是我认为如果没有改革措施、制度保障,企业是搞不好的。在这方面,我  相似文献   

17.
1953年前,我做了约10年的新闻记者工作,从记者调作出版编辑工作,可以说是“半路出家”。迈入华北人民出版社和1954年并入通俗读物出版社时,都是任编辑组长,不但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编辑,还要抓好全编辑组的工作,做好和出版、发行、美术设计等部门的协作工作。——这些对我这个出版岗位上的新兵来说,真不是一个轻松任务。可是我想,在党和上级领导与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加上自我奋斗,边干边学,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从此,就硬着头皮挑起这副担子了。 我到华北人民出版社后,开头是负责编辑三组即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编辑组的工作,打交道的作家是赵树理、王亚平、任桂林等名家,处理的作品是《罗汉钱》、《张羽煮海》等名作。我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半年以后,领导上表示满意。有一天晚间,我正在办公室灯下夜读,领导来和我谈话,说现在社里的工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一年秋天以后,我国许多地方陆续出现了“广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其它革命书籍,出版物上标明的社址为:“广州昌兴马路二十六号”。实际上都是在上海出版的。当时我国处于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控制之下,当政者把马克思主义视为“洪水猛兽”,有些曾出版过进步书刊的民间出版机构,均被反动当局扣上“宣传过激进主义”的罪名而遭查封。  相似文献   

19.
我做出版工作,始于1972年,是年四十三岁,已“人到中年”了;是做了十四年艺术教育工作之后(刨掉“文革”期间六年“无业”),“半路出家”搞出版。而这一做,就没有中断过,迄今三十余年了。这既是我人生中新的工作阶段的开始,又是工作岗位的最后一站。由此,我把自己定位为出版人。可以说是亲历出版三十年。对我国新闻和出版事业都有过重要贡献的我的老领导陈翰伯,生前谈选拔干部时曾说过,宋木文没搞过出版,但让他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为什么说让我这样的人管出版,对出版有好处呢?我理解,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期待。这种信任和期待应该是得之…  相似文献   

20.
在台湾的图书市场,文学书籍始终是引人注目的,且不说有多少家出版社因出文学书而发达,在近年金石堂等大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文学书的上榜率十分可观,几乎年年冲击半数。近几年文学书籍的出版总量,年增长率在50%以上。台湾文学书籍的出版好景,首先得利于一大批作家身份出版发行人的努力。《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女士于1968年创办“纯文学出版社”,一直坚持以出版文学类书籍为主,每年只出十几本,本本求精品,如沉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