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乐观,有人悲观。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外在的世界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个人的心境不同罢了。有句话说得好: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悲观者看到的是表面,而乐观者看到了内在,就像乐观者看到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中的小洞。事实上,人们眼睛见到的,往往并非事物的全貌,而只是自己想寻求的东西。这就透露了快乐的本质。乐观者和悲观者各自寻求的东西不同,因而对同样的事物,就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会因一次小测验的失利而愁眉苦脸;有的人却努力…  相似文献   

2.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机会,而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只看到危难。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进行“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漂亮的新玩具给悲观孩子,又把乐观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玩了就会坏的。”孩子仍在哭泣。父亲叹了口气,走进车房,却发现那乐观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着。“告诉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亲宣称,“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乐观者与悲观者之间的差别是,乐观者看到的是…  相似文献   

3.
儿童的归因风格及其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具有乐观的精神。因为悲观者在三个方面不及乐观者:悲观者更容易感到抑郁;悲观者在学校、工作和竞技领域取得的成就比他们天赋所预示的少;悲观者的生理健康水平比乐观者差。对于什么是乐观有很多看法,一种普遍的观点是:看到半杯水时认为它是半满的;或对真实的麻烦习惯性地期盼一个圆满的结局。研究发现:乐观基于个人所想到的解释性的原因。每个人都有解释的思考习惯,即具有所谓的人格特质的“归因风格”。归因风格在儿童期得到发展,若没有明确的干预,这种风格将持续一生。悲观的孩子可能只看到挫折和失败…  相似文献   

4.
1月12日 晴 乐观者看到风说,它是助我前进的动力;悲观者看到风说,它是我的敌人,将把我带入万丈深渊。 这就是两者的不同。 其实乐观与悲观都是从自信开始的。如果一个人拥有了自信,那么就算遇到了再大的困难,他也会告诉自己:我相信自己,我一定能成功!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自信,那么就算遇到了再小的风浪,他也会止步不前,不断地徘徊,而不会留下搏击的身影。  相似文献   

5.
乐观者总是在生活中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却总是在机会中看到危难。有一位父亲,他想对自己的一对孪生儿子作一次"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于悲观。一天,这个  相似文献   

6.
四幕短剧     
第一幕:半块面包。背景:一间小屋里,一张桌子,桌上有半块面包,桌旁围着两个人。A:唉!可惜呀!只存半块面包。(A一脸的无奈。)B:哇噻!老天对我真好,还有半块面包。(B一脸的兴奋。)旁白:乐观和悲观其实是两种生活状态。乐观者看到的永远是希望,而悲观者看到的永远是失望。在人生旅途中,乐观的人永远向前看,前途无量。悲观的人永远向后看,停滞不前。正如乐观的人被父母骂后,依然笑着说:打是疼,骂是爱;而悲观的人则会说:我的人生怎么这么糟,连父母都容不下我。第二幕:情景对话。背景:西餐厅里,一对情侣正在共进晚餐,突然停电了。女:天哪!这个时…  相似文献   

7.
乐观者总是在生活中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却总是在机会中看到危难。 有一位父亲,他想对自己的一对孪生儿子作一次“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于悲观。一天,这个父亲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孩子,又把乐观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里。  相似文献   

8.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然而,悲观者时时感到"秋雨梧桐叶落",乐观者却处处可见"春风桃李花开"。是做悲观的不幸者  相似文献   

9.
笑对烦恼     
人生有无数的烦恼:大至生老病死,小至工作不顺,办事不利……各种人对烦恼有各自的见解和处理方法。而我最推崇大仲马,他对烦恼只平平淡淡地说:“人生是串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懂得人生价值的人会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道出了人生的真谛——笑对烦恼!  相似文献   

10.
《家教世界》2009,(Z1):33-33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了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  相似文献   

11.
快乐的真谛     
我在一家卖甜甜圈的商店前见到一块招牌,上面写着:“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小空洞。”这个短短的幽默句子,透露了快乐的本质。事实上人们眼睛见到的,往往并非事物的全貌,只看见自己想寻求的东西。乐观者和悲观者各自寻求的东西不同,因而对同样的事物,就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态度。有一天,我站在一间珠宝店的柜台前,把一个放着几本书的包裹放在旁边。当一个衣着讲究、仪表堂堂的男子走进来也开始在柜台前看珠宝时,我礼貌地将我的包裹移开,但这个人却愤怒地看着我,他说,他是一个…  相似文献   

12.
笑对失败     
人生有无数的烦恼,各人对烦恼都有各自的见解和处理方法。而我最推崇大仲马对烦恼的见解:人生是串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懂得人生价值的人会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  相似文献   

13.
笑对失败     
人生有无数的烦恼,各人对烦恼都有各自的见解和处理方法.而我最推崇大仲马对烦恼的见解:人生是串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懂得人生价值的人会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笑对烦恼!  相似文献   

14.
大仲马曾经说过:“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总是笑着念完这串念珠的。”  相似文献   

15.
快乐的两面     
一家卖甜甜圈的商店,招牌上写着一段有趣的文字:“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空洞。”这段幽默的话语,事实上包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以及快乐的诠释。人生许多事物本都有两面,你能否看到积极的、也就是快乐的真正一面?  相似文献   

16.
<正>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了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  相似文献   

17.
训练目标一:作文怎样才能写深刻[文题]有人说,乐观者发明了船,悲观者发明了救生圈;乐观者做了玩命的赛车手,悲观者当了外科医生;乐观者说这酒才喝了半瓶,悲观者说这酒只剩半瓶了。在许多问题上,默不做声的往往是悲观者,而乐观者分明是扩音机。对上述观点,或就其中的某一点,你有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吗?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证有理有据;不少于800字。[解题]深刻是议论文成功的关键。要做到深刻,基本的要求是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原因,启发思考;化大为小,以小见大。要注意的是:1.文题给写作者提供的只是几种说法,作文时要善于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在人生旅程中,乐观者永远向前看,向前走,大步流星;悲观者永远向后看,原地停留甚至向后走,惊慌失措。正如:乐观的人在被玫瑰刺伤后仍会说多美的花,悲观的人在看到刺时就会说多糟啊。我选择玫瑰的美丽,因此我选择前者。这篇《四幕剧》,采用了话剧剧本的写法,在紧张的考场上,能想到用话剧这种文体来表现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本身就显出开阔的思路和不凡的胆  相似文献   

19.
告别悲观     
《新作文》2006,(4)
桌上有半杯水——这是事实。桌上只有半杯水——说得没错。桌上还有半杯水——我看到了你的微笑。由此可见,不易改变的是这个世界,可以改变的是你的心态。面对同一扇门,有人悲观于门内的黑暗,有人却乐观于门内的宁静;有人悲观于门外的风雨,有人却乐观于门外的自由。悲观与乐观,不同的心态,我要说:告别悲观。实验失败了,有人说:1000次的惨败,你该收手了吧!爱迪生却告别悲观:1000次的失败起码告诉我1000种材料不能制作灯丝。终于在他的坚持下,灯泡发明成功了!他若没有告别悲观,那人类不知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细胞衰竭老死了,有些人悲观地…  相似文献   

20.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了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