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中共唐山地方组织建立的历史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年代,唐山工人阶级壮大,工人运动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唐山传播,与工人群众相结合;五四运动和早熟的唐山工会运动,在唐山产业工人中培养了一批先进分子,从而为唐山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之中国传播研究”主题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召开。论坛共征集了全国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40余篇学术论文,7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传播与理论阐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途径与受众”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进程与观念演变”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体、媒介、渠道、特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地区的早期传播、《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三次论争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等问题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对其主要成果作一归纳梳理和简要评述,并对如何加强该问题的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传播学的理论可以得知:任何一个理论不会自发地传播,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传播环境、传播媒介,理论之间具备某种契合性才能得以传播。无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满足了理论传播的必要条件。从传播环境上,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国内环境,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特定的历史语境;从传媒媒介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刊物的翻译出版,研究团体竞相涌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历史推力;从传媒内在契合性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有异曲同工之妙,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社会,移动互联网正在凭借着自身的诸多优势高速发展,社会各界也都在试图利用这个新鲜的平台,群体性事件也不例外.群体性事件的动员结构直接影响着是群体性事件发生,在最近的一些群体性事件中,群体性事件的动员媒介正在转向移动互联网,尤其使用微博作为事件的动员媒介,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群体性事件传播、动员形式、群体效能等群体性事件前提要素,有助于社会管理者快速、甚至预先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业已成为大众媒介的一个主要传播平台,现今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试以网络媒体做为媒介这个角度去寻找全新的一种传播途径,解决当前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彻底解决人民群众和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由此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普通大众中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作为当代农村的新生力量,对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重要作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最终体现为广大农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认同及践行的程度。从传播学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传播过程,大学生村官应充分运用传播学知识分析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重点从确立其"意见领袖"地位、凝练转换传播内容、优化拓宽传播渠道、提升农民文化水平和媒介素养等方面,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农村传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逻辑。基于跨学科视角,融合传播学等研究方法,从传播的主客体、媒介、过程和内容等方面,可以更全面而立体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际,中国传统文化在起阻碍作用的同时又提供了传播土壤;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选择与诠释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惰性和内容也深刻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媒介融合信息传播优势,实现红色文化有效传播和转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张文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红色文化大众化研究》一书,重点研究媒介融合视角下,如何充分利用视觉符号传播优势实现红色文化大众化的有效传播。本书内容丰富,逻辑严密,  相似文献   

10.
<正>西学东渐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历史前提,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变革,推进了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本土化、中国化的方式对接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维。由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变为中国哲学、中国思想及中国理论。西学东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拥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历史背景,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传播的历史契机。在中西文化视域下,西学东渐则为我国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思想及内涵提供了正确发展方向,使文化形态、历史背景、内在特质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的基本媒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具备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要素与结构。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上,注重发挥群体领袖的作用;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传统文化和群众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实现表述内容的通俗化和多样化;发挥论战与讨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促进作用。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需要借鉴传播学的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媒体的现代化;提高普通民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参与度;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评价理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北京共产党小组和中共北京区委为了团结教育唐山工人群众,先后利用京奉铁路唐山职工学校和创办唐山工人图书馆、林西矿工余补习社、唐山矿大同社、铁路工人补习夜校等形式,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了唐山工人运动的发展,使唐山成为北方近代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19世纪末,西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媒就有零星介绍。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人认同社会主义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的阐释和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打开了中国人的理论视野,虽然他对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变革的关系尚不明确,对马克思主义也有误读,但毕竟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思潮作为一种西学的舶来品传入中国,在它传入后不久,儒法两家的中国学者分别以不同的立场对社会主义思潮给予了关注和回应,开始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通过对1899-1921年间中国学者的社会主义著作译介的梳理发现,社会主义思潮论著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数量和质量总体较低,并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在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主流,它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重要历史条件。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共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作为自身重要职责,深化对内容体系的把握,积极拓展渠道、途径,努力扩大群众基础,坚持与错误思想作斗争,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紧抓"意见领袖",通过它使理论深入人心;应用好"议程设置功能"理论,适时采用"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和"优先顺序模式"三种机制;在传播技巧上,要多一些"两面提示",少一些"一面提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李大钊以其睿智和勇敢,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旗手,他的思想引领时代前行,一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因此走上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的光明大道。李大钊的"根本解决"思想,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提出的改造中国社会的最初方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8.
君子人格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不同时代的人所努力追求的人生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仁者爱人、崇尚道义、自强不息、和而不同、安贫乐道的价值理念是构筑现代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融入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价值观塑造,为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贡献力量,为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滋养。  相似文献   

19.
充分利用大众艺术媒体传播艺术的形式和手段,不搞模式化的硬性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而是利用各种媒体,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以艺术化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手段,达到社会大众全面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目的。艺术化方式,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汇通到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或艺术形态中,以“艺”感人、以“情”动人、以“美”化人、以“乐”育人,将马克思主义推向社会大众,使社会大众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李大钊在文化调和思想的指引下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其探索中国近代文化出路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理解这一问题,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意蕴有着重要意义。文章立足于新文化运动前后李大钊对不同文化的态度与选择、对东西文化调和之路的探索以及其最终的马克思主义转向这一循序渐进过程,管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内在发展逻辑以及马克思主义在这一逻辑链条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