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种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灵性与智慧的学科。“生成”是语文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即课堂教学不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生成性”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一、尊重本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它的本质是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过程,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活动的生命过程。语文教学尊重本性,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语文…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灵性的学科,它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自主学习,用知识主动探究未知的世界。语文课堂应当充满生命智慧,关爱学生的生命活动,追求智慧教育的价值取向。那么,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到今天,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灵性的学科,它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自主学习,用知识主动探究未知的世界。语文课堂应当充满生命智慧,关爱学生的生命活动,追求智慧教育的价值取向。那么,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到今天,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充满智慧与灵性,充满思想和人文精神,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寻求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生成性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所产生的一个新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看成动态生成的过程,将其上升到生命的高度。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加强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5.
只要教师坚持尊重学习主体,用生命去诠释语文,用生命去呵护学生,课堂便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只要教师坚持尊重学习主体,用生命去诠释语文,用生命去呵护学生,课堂便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唐旭芬 《考试周刊》2009,(43):55-56
课堂是展示生命活动的场所.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情与趣。《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课堂应在有利于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课堂是学生的,应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轻松、愉悦的教与学,使语文课有情有趣、有法有效,让每一个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不仅要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而且要有一种生命意识的体现。这里所说的生命意识,包括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对自我人生价值意义的探寻和思考。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意识不仅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而且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期,这是一个充满青春和活力,梦想和激情的时期,也是一个有着最  相似文献   

9.
陈茜 《现代语文》2005,(12):65-66
语文是一座巍峨而冷峻的文明大厦,更是一座生命的后花园!在语文每一条迷人的雨线下面,都有生命的丰润妩媚以及道不尽的快乐和充满诗意的忧伤.语文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它不仅应该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还应借助它的文学性给学生更多人文关怀.人文教育虽然不等于语文教育,但语文教育应当在人文教育中占有一个相当特殊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力.无论怎样界定语文,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诗意、最富有情感色彩的学科.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是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执行预设的教学方案,而是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灵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让每个学生充分张扬个性,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情境。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让每个学生充分张扬个性,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情境。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灵性的学科,她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自主学习,用知识主动探究未知的世界;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语文教学应当充满生活的气息,生命的灵性。因此,新课堂不仅是知识建筑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活  相似文献   

14.
"月穿潭底水无痕"是高效课堂的诗意追求,语文教学理应成为这一理念践行的重要阵地。就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诉求而言,语文课堂是愉悦师生身心的地方,是开掘学生智慧的阵地,是放飞学生思维的空间。语文课堂的无痕化生成就是让学生充满灵性和生命活力,放飞学生个性,让学生做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和挖掘者,在情境中体验、在互动中生成,犹如羚羊挂角般让语文课堂在春光灿烂生机盎然中闪现出智慧之光。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必须有一种捕捉机遇的敏感,一种灵活处置的智慧。根据学生处境的改变,情绪的波动,适时重组教材,调整教学,使教学与学生的存在处境实现最佳的匹配。抓住最佳的教学时机来运作最适时的教学,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流动的、鲜活的,才是真正触动学生生命的语文教育,学生的学习也才是真正有生命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生成性语文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满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从而构建起自主、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建构、自我生成新的知识呢?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成性呢?一、把握生成性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大胆怀疑,自主生成知识,而不能怕多花时间,只注重结果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思维的过程。要引导学生敢于向老师发难,向教材发难,向权威…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最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所以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语文学习充满勃勃生机,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一、生命语文的提出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是生命的一个泉眼。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个体生命的独特印记。然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让我们充满忧思:那些置身于儿童乐园时充满灵性、神采飞扬、妙语连珠的孩子,进入课堂却变得无精打采、萎  相似文献   

19.
一、新课堂动态生成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新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工具学科,它还充满和人性一样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是最具美和灵性的一门学科。回顾过去的语文教学,我们确实在一定层面上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灵动性。因此我们要畅享"语文之美",呼唤"灵性语文",努力使学生在感受语文美的同时能丰富情感,获得智慧,拥有灵性。让我们的学生的生命在美的灵性语文中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